第二章
奔赴前線
一
鈴鈴哪里知道,就在她醒來哭鬧的時候,她的父母壓抑著與女兒分離的巨大痛苦,已經大踏步地走在通往抗戰前線的路上。
鈴鈴出生在北平。父親張若松是大學老師,在學生時期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母親高敏是中學老師。盧溝橋事變后,張若松看到侵華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民不聊生。他與大學同學孫谷和趙莊挎著募捐箱,帶領一些愛國學生走出校門、走上街頭,進行募捐活動,以支援前線那些奮勇殺敵的抗日將士。沒想到他們的募捐活動只進行了幾天,北平就淪陷了。
張若松找到孫谷和趙莊,三個人憂心忡忡地聚在一起,趙莊說:“現在,我深刻地體會到杜甫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時的心境了。”
孫谷神色悲戚地說:“日本的軍隊打進來了,老百姓想過太平的日子就難了,我們想平靜地教書育人就更難了。”
“你們倆可有什么打算?”張若松問。
趙莊和孫谷知道張若松不會無緣無故這樣問,他倆相互看了一眼,孫谷說:“別賣關子了,先說說你的打算!”
“我不想教書了,我想去當兵打仗,把侵略者從我們的國土上趕出去。我覺得現在握著一桿槍比握著一支筆更能救國家、救百姓!”
“若松,我們想到一起去了!”孫谷說,“可是,去哪里找我們的隊伍參軍呢?”
“我聽說游擊隊就在石家莊附近,我們不妨去找找。”張若松出主意。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三只有力的大手緊緊握在一起。
張若松回到家,對妻子高敏說:“我和孫谷、趙莊已經商量好,我們一起上前線。你帶著女兒回山東老家住一段時間,怎么樣?”
“我也想和你一塊兒上前線!”高敏說。
“可我們的孩子誰照顧?她還這么小,離不開人!”
“我把她送回老家,托我父母幫著照看。你等我幾天!”高敏說。
張若松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點頭同意了:“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高敏帶著女兒鈴鈴登上了去外婆家的火車,不承想火車走到半路,就不走了。
高敏向列車員打聽,才知道前面的鐵路被炸壞了。高敏抱著鈴鈴,一會兒給她講故事,一會兒給她唱歌……四個多小時過去了,火車并沒有開動的跡象。鈴鈴玩累了,趴在媽媽的肩膀上睡著了。
高敏不由得著急起來,她再一次向列車員打聽:“鐵路什么時候能修好呢?”列車員看著窗外,回答說:“這可說不好,前方正在打仗,也許一兩天,也許十天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也有可能。”
沒辦法,高敏只好帶著鈴鈴返回了北平。
高敏帶著女兒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折騰了一整天,沒有走成,高敏感到又累又餓,正在準備晚飯,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聲。
“誰呀?這么晚了還來串門。”張若松說著,去開門。
門外站著的是張若松在警局工作的一個學生,他神色緊張地朝身后看看,確認沒有被人跟蹤,一閃身進入屋里,焦急地說:“張老師,不好了,您又被列入了特務的黑名單,他們準備明天就逮捕您。您還是趕緊出去避避風頭吧!”
原來,張若松帶著學生上街示威游行時,被特務盯上了,他們準備逮捕張若松。早在 1931 年至 1932 年,張若松在學生時期就因為積極投身革命活動,兩次被捕入獄。一次他與老師范先生一起被捕,后被大學校長保釋。還有一次被捕后,張若松在獄中花一個銀圓買通了一名看守,替他送出一張寫有“因看熱鬧而被捕”的小紙條,一來為了掩人耳目,二來為了給同志們傳送自己被捕的消息。一個月后,他被大學的學生會和“抗救會”聯合保釋。
張若松很感激這名冒著危險前來報信的學生,他拍了拍學生的肩膀,叮囑道:“謝謝你!非常時期,你也多保重!”情況緊急,來不及親自告知孫谷和趙莊,想到此處,張若松接著說,“我還想麻煩你點兒事。”
“您盡管說!”
張若松從本子上撕下一張紙,一分為二,然后寫了兩張字條,遞給這名學生:“請你務必把這兩張字條轉交給孫谷和趙莊。”
當天晚上,張若松和高敏草草收拾了一下,不顧身體的勞累,帶著女兒離開了北平,來到石家莊。
張若松一家到達石家莊的第三天下午,孫谷、趙莊按照字條上的地址找來了。
他們在石家莊住了幾天,才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找到游擊隊,只好乘坐南下的火車,一路輾轉來到古城西安。
他們找了一家便宜的旅店住了下來,高敏在旅店照顧鈴鈴,張若松與孫谷、趙莊一路打聽,找到了八路軍辦事處。
“你們幾個去延安吧!”接待他們的是一個矮個子的年輕人,經過一番交流,他建議,“延安需要有文化的人,你們到那里后可以繼續教書,為革命培養更多的人才。”
他們三個人相互看看,不約而同地搖搖頭。張若松說:“我們離開北平的時候商量好了,就想扛起槍,上前線與敵人真刀真槍地打仗。等趕走了日寇,我們再教書育人。”
“對,我們誓死不當亡國奴!保衛國家,人人有責!”孫谷緊緊握著拳頭,堅定地說。
“您不用再勸我們了!”趙莊也說,“我們主意已定。”
他們正在說話,一個穿著灰色制服的人從外面走了進來。矮個子的年輕人站起來說:“我們領導回來了。”他轉過身對剛進來的人說,“林主任,他們三個人想去前線。”
張若松趕緊糾正:“不,我們是四個人,想一起去前線,還有一位同志……”他略停頓了一下,把已經到嘴邊的那句“在照看孩子”咽了回去,改口說,“臨時有事,沒有一起來!”
那位姓林的領導了解情況后,說:“既然你們已經商量好,我給你們開一封介紹信吧!”他打開抽屜,從里面取出紙和筆,給他們寫了一封介紹信。
拿到介紹信的第二天,孫谷和趙莊來旅店找張若松。他們掩飾不住滿臉的興奮和迫切的心情,一進門孫谷就對張若松說:“若松,我們打算今天就出發去軍區,來跟你告別!”
“咱們不是說好一起出發嗎?等我幾天,好不好?”張若松說著,回頭看了看正坐在床上玩耍的女兒,“我總不能帶著孩子去打仗,得安頓一下。”
“是啊,我們都理解!你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無牽無掛,你拖家帶口,急不得。你還是先安頓好家,再過來與我們會合吧!”趙莊說。
“我們不過是先行一步,到前線等你!”孫谷安慰著張若松,拍了拍他的肩膀。
隨后,孫谷和趙莊高高興興地奔赴抗戰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