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孩子讀懂世界的通識大百科·人文素養第一課5:了不起的中國文學
- 吳吉茜編著 星筠兔繪
- 643字
- 2025-05-16 17:09:26
為什么說上古神話是后世文學的先驅?

上古神話是如何出現的?
神話,顧名思義,就是關于神仙或有神力的英雄的故事。“上古”意為“較早的古代”,一般多指商、周、秦、漢這一時期,有時也兼指史前時代。當時的先民對大自然的認知是極為有限的。天為什么會下雨和打閃?大地為什么會晃動?山為什么會噴火?他們難以理解這些“奇觀”,就會不由自主地對大自然產生一種神秘感和敬畏之情,他們認為一定有一種超人力的神明在操控世間萬物,于是便產生了各種幻想。由此,神話便應運而生了。

上古神話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還沒有系統的神話著述,比如女媧(wā)補天、后羿(yì)射日、共工觸山等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基本都是靠人們口口相傳才得以保存下來的。
當然,圖像也在神話流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仰韶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件奇異的彩陶,有學者就認為它上面繪制了人首蛇身的伏羲(xī)—上古神話中的“三皇”之一。


上古神話對“后輩”的影響
其實,我們熟悉的很多中國文學作品都借鑒(jiàn)了上古神話,比如:《詩經·生民》中關于周部族起源的敘述,就帶有濃厚的上古神話色彩;《莊子》中的鯤鵬之變、黃帝遺玄珠等故事,也都是在上古神話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在《搜神記》《聊齋志異》中也出現了很多關于人與神仙、鬼怪的故事,并且志怪小說這種文學體裁本就承襲自上古神話;《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在開篇就講述了女媧煉石補天這一神話……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足以說明上古神話對后世文學產生的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