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三國學寫作:寫人篇(藏在經典名著里的寫作課)
- 小樹啟智著繪
- 3431字
- 2025-05-16 17:37:30
外貌描寫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劉邦建立的大漢朝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當時的朝廷昏庸無能,根本收拾不了這個爛攤子,只好讓地方官府自行招募義軍解決暴亂。

招兵的榜文張貼到了河北涿縣(今涿州),引來城門口一眾百姓的圍觀,大家都在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忽然有人長嘆一聲,顯得無比傷心。眾人扭頭去看:這不是賣草鞋的“大耳”嗎?

只見這人身高七尺左右,皮膚白皙,面如冠玉,唇若涂脂,長得真是一表人才,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也是個帥哥,就是耳朵太大,耳垂都耷拉到肩上了,兩只胳膊也比正常人長了不少,垂直站立都能摸到膝蓋了。
此人名叫劉備,字玄德,因耳朵實在太大,所以大伙親切地給他取了個外號——大耳。
大耳性子溫和,平常臉上總帶著微笑,怎么忽然大白天的嘆起氣來了?正當大伙疑惑的時候,忽然一個壯漢指著大耳罵了起來:“男子漢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愁眉苦臉地嘆什么氣?”
大伙一看,這不是張飛嗎?他可不好惹!
此人姓張名飛字翼德,生得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豹頭環眼,燕頷虎須,還大嗓門,喊起來就跟打雷似的,平常走路的架勢也是火急火燎,勢如奔馬。
張飛還是個大財主,家中以殺豬賣酒為業,喜歡結交英雄豪杰。劉備見他面相威嚴,勇猛過人,也有心結交,于是解釋道:“我雖然家道中落,但也是大漢宗親,如今天下亂成這樣,怎能不傷心?我有心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可惜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又怎能不嘆氣呢?”

張飛一聽,說:“這算啥,俺老張家里有錢,咱們不如一起干一番大事業!”
劉備高興壞了,難得有這樣志向相同的好漢,這是遇到知己了呀!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于是二人去喝酒慶祝。
這時又走來一個推車賣棗的大漢,長得身高九尺,足有兩米開外!臥蠶眉,丹鳳眼,胡子半米長,面色赤紅,跟他賣的紅棗一樣,威風凜凜,好像天神下凡一般,別提多霸氣了!

劉備一看這人的相貌如此出眾,便也邀請他一起喝酒。那人剛才就聽了劉備和張飛說起心中大志,也很佩服,自我介紹道:“我叫關羽,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人,只因路見不平,打死了鄉里的惡霸,這才流落江湖,已經在外闖蕩五六年了?!?/p>
關羽也是心懷大志的人,不甘心就這么流亡下去,遇到劉備和張飛這樣的英雄人物,也想一起做一番大事業。三個人互相敬佩,簡直相見恨晚。張飛提議道:“我家里有一塊桃園,既然咱們三個如此有緣分,不如一起去我家里,咱們結拜為兄弟吧!”劉備和關羽都非常贊同張飛的這個提議。
此時正值春暖花開,桃園里桃花開得十分茂盛,春風和煦,鳥語花香。他們三個人都穿上整潔講究的衣服,在桃園里擺下香案,禱告天地,約定誓言:“齊心協力,報效國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人中劉備年齡最大,是大哥,關羽次之,排行老二,所以后世人都喊他關二爺,張飛年齡最小,是三弟。

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更何況擁有兩個!劉、關、張三人都胸懷天下,心存仁義,志向一致,意氣相投。結拜以后,不是親兄弟,更勝親兄弟,聯手同心,最后成功建立起了不起的大事業。這就是后世爭相傳頌的“桃園三結義”。

寫作心法
外貌描寫是對一個人外貌的刻畫,是最能夠直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種手法,好的外貌描寫就像一部照相機,能夠還原人物的外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劉、關、張三兄弟出場時的外貌描寫,讓我們印象深刻,作為三國演義開場的“第一回”,三位人物的外貌描寫為整個三國故事的展開打下了基礎。我們也要“拜師學藝”,提煉其中的寫人“武功秘籍”。
1 觀察身材和五官
故事中說關羽“身高九尺,足有兩米開外”,這么高的個兒,在人群中肯定一眼就能認出來。
身材的描繪就像畫人物的輪廓,讀者根據輪廓一下子就認出了人物。比如故事里這一句:“兩只胳膊也比正常人長了不少,垂直站立都能摸到膝蓋了?!边@樣異于常人的身材,還能是誰呢?當然非劉備莫屬。如果人物身材很有特點,就可以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人物的身材。是個子高高還是身材矮小,是胖嘟嘟的還是纖細苗條,是腿特別長,還是脖子特別細呢?描繪出人物的身材,人物的輪廓就確定啦。

介紹一個人的外貌,五官是非常重要的。以上故事中對劉、關、張三人的五官并沒有面面俱到地描述,而是選擇了最有特色的部位進行描寫。比如:“臥蠶眉,丹鳳眼,胡子半米長,面色赤紅,跟他賣的紅棗一樣,威風凜凜,好像天神下凡一般,別提多霸氣了!”瞧這與眾不同的膚色、胡子和眉眼,只能是咱們的關云長關將軍所有,誰想冒充都不行。
你可以對著鏡子觀察自己,你的五官中最特別的或者你最喜歡的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征呢?
在描寫人物外貌的時候,不需要面面俱到地描繪,只需要選取最有特點的部分詳細描寫就可以啦。

2 特點夸張不一般
劉備的耳朵很長,手也很長,這樣的描述就很籠統,到底有多長呢?誰也不清楚。籠統的介紹會讓人物千篇一律,精細的描繪才能讓人物從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作者用夸張的手法,說劉備“耳朵太大,耳垂都耷拉到了肩部,兩只胳膊也比正常人長了不少,垂直站立都能摸到膝蓋了”。怎么樣,是不是一下子就知道有多長啦。
描繪張飛的外貌時,作者連續運用了幾個比喻,四字一個小短句,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噼里啪啦寫出了張飛的外貌特點:“虎背熊腰,豹頭環眼,燕頷虎須?!毕胂笠幌拢匣⒌暮蟊?,是不是非常健壯?熊一樣的腰是不是特別厚實?張飛像獵豹盯著獵物一樣,瞪圓了眼睛,還真是有威懾力呀,難怪敵人都怕他。燕子一樣的下巴(雙下巴)上長滿了老虎那樣的胡須。威風凜凜的老虎,胡須又粗又硬,張飛的英雄氣概就躍然紙上了。這樣寫,比籠統地說張飛的胡子很硬,很有英雄氣概要更加形象。

如果你要寫一個人的眼睛很大,要怎么夸張地描繪呢?眼睛是像锃光瓦亮的燈泡,還是池塘里的青蛙?像黑夜里的貓頭鷹,還是馬路上的紅綠燈?
先找到人物五官的特點,再開動腦筋用夸張的手法把特點放大,你的人物就跟別人不一樣啦。
3 衣著體現個性點
三國演義故事中,有這樣一段話:“劉備見孔明身長八尺,長得風流倜儻,頭戴綸巾,手拿鵝毛扇,有神仙般的氣概?!蹦銈兛?,孔明的第一次正式亮相,甚至連他的五官都沒有介紹,只是重點描繪了他的衣著。諸葛亮總是頭戴綸巾,手里拿著一把鵝毛扇。因此只要一看到鵝毛扇,我們就知道這人是諸葛亮。

說起關羽,我們頭腦中的形象就是他穿著一身綠袍。這是劉備送給他的,即使后來曹操給他送了很多錦衣華服,他還是把這件已經破舊的綠袍穿在最外面,以此來表示他對劉備的忠誠和想念。再比如趙云,給人的印象就是一身白色戰袍,騎著白馬,手里一桿長槍,英姿颯爽。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穿衣風格,比如爸爸去上班總是穿一身黑色的西裝,皮鞋擦得锃亮;奶奶最喜歡穿灰色的毛線馬甲,鼻梁上架著黑色鏡框的老花鏡;體育老師常年穿著寬松的運動服,脖子上掛著一只銀色發亮的哨子,手里還握著一塊秒表……
仔細觀察你要描寫的人物,他(她)是不是有偏愛的穿衣風格?他(她)是不是也會常常拿著什么東西?準確寫出他(她)的穿衣風格,也能讓你的人物與眾不同哦!


秘籍修煉
1 任務發布
對著鏡子觀察一下自己,我們可以用文字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
(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寫作任務:我的“自畫像”)
我們也可以觀察同學,寫出來讓大家猜猜你寫的人到底是誰。
(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猜猜我是誰)
當然還可以寫一寫跟我們朝夕相處的老師。
(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


就拿老師來說吧,學校生活中,老師與我們朝夕相伴,如果要寫一位老師,你想寫哪位?是總愛穿裙子、說話像連珠炮的語文老師,還是整天笑瞇瞇、走路像一陣風的數學老師?想想你的老師外貌上有什么突出的特點,寫一段關于老師外貌描寫的話吧。
2 名家示范
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頭來看看,看見李先生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著整潔的黑布馬褂,露出在講桌上,寬廣得可以走馬的前額,細長的鳳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嚴的表情。扁平而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渦,顯示和愛的表情。這副相貌,用“溫而厲”三個字來描寫,大概差不多了。
——節選自豐子愷《回憶李叔同先生》
作者選擇了額頭、眼睛、鼻梁和嘴巴來描寫,其中描繪李先生的額頭,說馬都可以在上面走。多么寬的額頭才能跑馬呀,這也太夸張了。不過用了夸張手法,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注意到了他的額頭?甚至很多年以后如果有人問你,誰的額頭最寬,可能你還會記得,有一位名字叫李叔同的老先生,他的額頭最寬啦。

你的老師外貌上有什么特點?來說一說吧。
1.他的身材是怎樣的?
2.他最常穿什么樣的衣服?
3.他的五官最有特點的是什么?
4.現在試著用夸張手法來寫一寫老師的外貌吧。
在相應的方框里給自己打上“√”吧。

三國劇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