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加官
書名: 穿越北宋,大官人的逆天科舉路作者名: 海上驚雷本章字數: 2067字更新時間: 2025-06-04 08:00:00
劉美說道:“鄆城有志堂王家已經有字典的雕版,禮部可以直接征用。”
“有志堂?為何我從來沒聽過這個堂號?”,王曾問道。
如果往上捋,王曾的祖上也是太原王氏,全國各地的王氏堂號,都裝在王曾的腦子里。
劉美又把王延睿的楹聯念了一遍。
妖孽啊!
趙禎對這個王延睿提起了興趣。
王曾說道:“陛下,鄆城王敬父子獻此奇書,不能不賞。”
趙禎高興的問道:“怎么賞?”
“臣記得那王敬因為治好了圣人的頑疾而授將仕郎,可再升一級。”
“王延睿呢?”
雖然司馬康貴為殿中侍御史,屬于御史臺的中層之一,但是本身品級不高,只有正七品,所以他沒有資格進大慶殿,只能站在外面。
當殿里的討論傳出來后,司馬康站不住了。
王家竟然要顯貴了?這可不行。
想起司馬雄給他的信,司馬康感覺吃了蒼蠅一樣惡心。
殿中侍御史司馬康忽然高聲喊道:“臣殿中侍御史司馬康有事啟奏。”
得到陳堯佐的同意后,司馬康進了大慶殿。
“臣司馬康,乃是鄆城縣人士,有要事啟奏。”
“奏來。”
“據臣所聞,王延睿此子小小年紀便流連青樓,不學無術,品行不端,如貿然加封王延睿,臣恐貽笑大方。”
“嗯?”,眾人紛紛看向司馬康。
“臣不敢隱瞞,以實情告知諸位大人。”
“流連青樓?不學無術?那王延睿在開封可是素有才名啊,你沒搞錯?”
“臣不會搞錯。”
趙禎忽然哈哈笑了起來,“朕想起來了,王家是不是給朕和大娘娘進獻過兩塊墨?聽說朕和娘娘的詩,正是出自王延睿之手。”
“額……”,司馬康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忽然,司馬康眼珠子一轉,問道:“陛下可知這葵花二字的來歷?”
“還有來歷?”
“葵花樓,便是王延睿經常去的青樓。”
眾人愣了一下,隨后哈哈笑了起來。
“年少輕狂,不好,不好。”,有人笑道。
“咱們年輕的時候,也經常進。”
王曾也笑了起來。
不過一想到王延睿給自己的詠竹,讓自己得了莫大的名聲,怎么著也得幫王家一把。
“陛下,此乃小節,臣以為,王敬可進秘書省秘書郎,王延睿兩兄弟嘛,不易過高,就給個散官,王延睿為承奉郎,王延訓為文林郎,如何?”
秘書省校書郎,正八品上職位,既可以當寄?官,又是差遣官,專門負責國家大圖書館的各種事情。
而承奉郎是從八品下的散官,文林郎則是從九品上,沒俸祿,沒差遣,只享受職事田。
“使相,萬萬不可。”,司馬康繼續說道:“王延睿此子品德敗壞,下官認為,不易給予官身。”
劉美不滿的看著司馬康,“司馬御史,你說王延睿品德敗壞,說說,他怎么品德敗壞了?就因為他去青樓?你沒去過?殿內諸位大人,誰沒去過?舉舉手,讓本侯佩服佩服。”
王曾等人咳嗽起來,這些話能在大朝會上說嗎?讓偏殿的各國賀正旦使笑話。
司馬康臉上紅一塊白一塊。
他確實拿不出王延睿品德敗壞的證據。
又不敢胡說八道,看樣子劉美要力挺王家,司馬康只能暫且退下,再慢慢想辦法。
趙禎見其他人都點頭同意,非常高興。
“既如此,就請使相快快下旨,讓那王家進京。”
“臣遵旨。”
估計王敬一家子都沒想到,一個天大的瓜砸到他們頭上。
有人好奇的問道:“第四人名喚王閻惜,不知道這是何人?”
劉美呼呼呼的咳嗽起來。
“侯爺,是不是王閻惜身份特殊?”
劉美訕訕的笑道:“那王閻惜是王延睿的妾室。”
“哄……”
“胡鬧,怎么能讓女子之名入典?”
“對對,還有,葵花字典不妥,陛下,臣建議改名。”
“取個什么名字好呢?”
最后,還是王曾一錘定音,就叫《大宋字典》,而且,真正官方敕制天下的時候,要把王閻惜的名字去掉。
遠在鄆城的王家一家子,還在愉快的過年。
王家三父子忙著吃透王質給的資料,同時每天還要寫一首詩,一篇賦,每一旬一篇策論。
王延睿逐漸的發現,閻娘惜的水平提高的非常快,到正月底的時候,她在西昆體上的造詣,幾乎已經達到王敬的水平。
如果閻娘惜參加科舉考試,豈不是王家又要多一個進士?
當然,也只是想想罷了。
如果閻娘惜參加了科舉考試,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腦袋。
女駙馬那種選段,只能出現在故事里。
正月初四,王延睿接到了劉美的親筆信。
王延睿心中并沒有多少高興的神色。
原本王延睿和劉美商量的是給王敬提一提級別,最好安排一個差遣官。
等王敬考中進士后,又可以接著提級別,比一般進士的起點更高。
但是劉美卻自作主張,把王家兩兄弟都弄成了官身。
可能劉美覺得這是在幫王家。
但是他不知道,他們爺三個都有中進士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很大很大。
現在好了,爺仨都有官身,都得去參加鎖廳試。
王延睿掐著手指頭算了算,鎖廳試的牛人不少了。
王質就不說了,楊億的子弟。
吳育,吏部侍郎的長子,恩蔭官。
韓琦,右諫議大夫、南陽縣男韓國華的兒子,雖然韓國華早逝,但好像韓琦也恩蔭了一個官身。
趙概的父親趙千,死后追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如果再加上他們爺仨,估計士林要炸了。
王延睿嘆了口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然而,王延睿左等右等,就是沒等到朝廷的圣旨。
難道這事黃了?
黃了就黃了吧,咱不指望這點小官發家致富。
進入二月,乍暖還寒。
父子三人正在集體討論王延睿寫的賦,忽然外面鑼鼓喧天。
王延睿豎起耳朵聽了會,說道:“爹爹,好像往我們家來了。”
“嗯?走,出去看看。”
三人還沒走出內宅,就聽得鄆哥兒的聲音,“大人,大人,天使,天使來你家了。”
“天使?”
王存跑進來,激動的說道:“大人,郎君,天使來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