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二蘇在莘縣
- 穿越北宋,大官人的逆天科舉路
- 海上驚雷
- 2081字
- 2025-05-31 08:00:00
王質(zhì),目前是三槐堂王家最炙手可熱的年輕人物,自從今年春天開始,王質(zhì)便和二三好友一起游歷天下,增加閱歷。
正好進入十二月份回到了莘縣王家。
王質(zhì)接到“有志堂”的請柬看完后,目光渙散,胸膛急劇起伏。
“子野,怎么了?”,蘇渙問道。
程浚也看了過來,“子野兄?”
王質(zhì)一下驚醒過來,苦笑道:“三位兄臺莫怪哈,入神了。”
“看到什么?這么入神。”
王質(zhì)把請柬遞給蘇渙,“公群,你看看,鄆城王家送來的。”
“鄆城王家?莫非是王延睿家?”
“正是。”
蘇渙急不可耐的接過來,程浚也湊了過來。
“好字!”,程浚贊嘆一聲。
“有志堂?”
看到背面的有志堂對聯(lián),蘇渙和程浚兩人只感覺頭皮發(fā)麻,汗毛豎起,片刻之后,又感覺像吃了人參果一樣通暢。
“二哥,你怎么了?”,旁邊拿著狗尾巴草玩的不亦樂乎的蘇洵問道。
蘇洵也湊了過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蘇洵念完之后,無語的看著三人,“一副對聯(lián)而已,值當(dāng)?shù)哪銈兇篌@小怪?”
蘇渙忽然一拍桌子,激動的說道:“此處,當(dāng)有酒。”
王質(zhì)說道:“對,上酒。”
“只有吃過苦的人,才能總結(jié)出這幾句話,當(dāng)真是經(jīng)典。”
蘇洵冷笑一聲,說道:“有志堂?一個將仕郎而已,就敢稱堂?我眉州蘇家都不敢稱堂。”
蘇渙不悅的說道:“三哥,休要胡言亂語。”
蘇洵果斷的閉上嘴。
要是不聽二哥的話,他真的會把自己送回眉州,豈不是虧大了?
“子野兄,你要去鄆城參加有志堂的開堂儀式?”
王質(zhì)遺憾的說道:“估計夠嗆,等祭完了祖,我要回應(yīng)天,年后要回開封。”
蘇渙說道:“反正我們后天要去仙游縣,要不我們一起約一約王延睿?不知道他參不參加下一科考試。”
程浚說道:“如此甚好。”
王質(zhì)想了想,說道:“我來寫請柬,咱們?nèi)齻€一起署名。”
王質(zhì)自動把蘇洵排除在外。
誰讓蘇洵只知道游山玩水,而在學(xué)問上沒有絲毫建樹呢?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fā)奮,讀書籍,此時的蘇洵才十七歲,還沒開始發(fā)奮呢。
王延睿接到王質(zhì)的請柬后,使勁揮舞了一下拳頭。
“事成了!”
閻娘惜疑惑的問道:“郎君,何事成了?”
王延睿捏了捏閻娘惜吹彈可破的小臉蛋,“爺?shù)拇笫鲁闪恕!?
閻娘惜笑道:“奴家恭喜郎君。”
王延睿和王敬商議過后決定,王延睿和王延訓(xùn)兩兄弟去赴約。
他們幾個人都是年輕人,也都算同齡人。
年齡最大的王質(zhì),今年不過二十五,最小的王延訓(xùn),也已經(jīng)十六歲。
如果王延睿知道還有一個蘇洵也在,估計要笑噴了。
“大郎,一會我跟你舅父說一聲,讓虎哥和豹哥兩兄弟陪你們?nèi)ァ!?
“為何?”
“晁家傳來信,張昱和水泊軍師潘尚領(lǐng)跑了。”
王延睿哦了一聲,“應(yīng)該沒事吧?他們還敢在水泊里待著?”
“不好說。”
從鄆城縣到仙游縣,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穿越巨野澤,二是北向繞行梁山。
很多朋友好奇,水泊梁山水泊梁山,現(xiàn)在的梁山附近,除了東平湖以外,哪有大范圍的水面?
實際上,宋朝時期的巨野澤,也叫大野澤,是上古九澤之一,面積大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巨野、鄆城、梁山等包圍起來的那一大塊。
要想去仙游縣,最快的途徑是從巨野澤西岸上船,橫穿巨野澤,從任城縣下船,再走不到百里就到仙游。
如果要走陸路,則需要北上繞過梁山,距離增加兩倍以上。
為了能趕上后天的會面,王延睿也不可能繞行梁山。
晁家得知王延睿要去仙游,專門過來叮囑了一聲,明日濟州府的水軍巡檢司派人護送王延睿兩兄弟過巨野澤。
第二日,王延睿收拾停當(dāng),出了大門。
除了王旭和王韌兩個書童以外,還有李虎和李豹兩兄弟。
“虎哥,豹哥,辛苦兩位了。”
李虎笑道:“能跟你出去游玩一番,我還求之不得呢。”
“就是,我還從沒去過仙游,聽說仙游是圣人老家,必定文風(fēng)鼎盛,咱一介粗鄙武夫,正好去沾沾圣人的文氣。”
王延訓(xùn)一邊打著哈欠,一邊鄙視的看著大哥,尤其是王延睿身后的小廝,俊俏的不成樣子。
閻娘惜小臉一紅,趕緊低下頭鉆進馬車。
閻娘惜一身男裝,身披紅色斗篷,頭戴儒巾,和王延睿一樣,手拿紙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閻娘惜的男裝稍微有點大。
“二郎,上車,咱們走。”,李豹催促道。
王延訓(xùn)哼了一聲,“我不坐車,我騎馬。”
“你會嗎?”
“反正我不坐車。”,王延訓(xùn)說著,讓王韌扶著他上了馬。
王韌在前面給他牽著走,倒是騎的像模像樣。
早起的百姓看到掛著“有志堂”燈籠的馬車過來,紛紛避讓。
如今,有志堂已經(jīng)成了王家的代名詞。
馬車?yán)铮跹宇U碓陂惸锵壬希杌栌?
走了一個多時辰,便抵達濮水和巨野澤的交匯處的碼頭。
濟州府兵馬駐泊都監(jiān)下轄的水軍巡檢司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一艘樓船,王延睿等人登船后,繼續(xù)向巨野澤深處駛?cè)ァ?
一直到下午,才抵達任城縣碼頭。
王延睿一下船,就看到一輛豪華的馬車,車廂頂部還掛著兩盞宮燈,一盞上書“奉禮郎王”,另一盞上書“三槐堂。”
對方也看到了“有志堂”三個字。
四個十幾二十歲的少年,正站在馬車前面,笑盈盈的看著王延睿一行人。
王延睿拉了一下王延訓(xùn),整理了一下衣衫。
“學(xué)生王延睿,見過奉禮郎王大人,見過程兄、蘇兄。”,隨后,王延睿看向了腦袋斜向上看天的少年。
王質(zhì)拉住王延睿的手,笑道:“王兄莫要多禮,來,我給王兄介紹一下。”
程浚主動介紹自己道:“眉山程浚,見過王兄。”
“眉山青神蘇渙,見過王兄,這位是我三弟蘇洵。”
“延睿見過二位蘇兄,這位是我二弟王延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