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未知宇宙生物
- 人在廢土,建設超星系塔防領地
- 貳更羹
- 2083字
- 2025-07-15 00:05:00
“時間過得真快呀,十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一艘方舟戰艦內,李澤目光有些失神地看著面前閃爍著星輝光芒的宇宙。
這已經是他無數次看過的景色,但是每一次,他的心中都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就好似全人類僅剩下他一人,在這茫茫宇宙中漂泊,一種巨大的孤獨感油然而生。
這十年間,艦隊穩定前進著,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
最嚴重的一次,是微流星群的撞擊,但是也只是導致部分護衛艦的外層裝甲輕微受損,自修復涂層很快就修復了損傷。
對于二級文明來說,星際航行,只要不進入宇宙極端環境,或者踏入到別的文明區域,一般不會出現太大危險。
“距離下一次輪班還有一個月。”
李澤將面前的宇宙景色關閉,艦體重新變為不透明狀態。
為了確保在抵達目的地前,居民們都沒有老死,大部分人員都會待在深空冷凍裝置之中。
所有人很長時間才會蘇醒一次,進行必要的輪班,但是也有部分居民選擇一直清醒,準備就這樣在航行的途中慢慢老去。
李澤作為這艘方舟級戰艦暫時的輪班代理艦長,在這一個月內,他必須保證該艘戰艦的穩定運行以及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
“曙光,現在開始檢查生態艙。”
“好的,代理艦長。”
聽到戰艦AI冷漠的回話,李澤頓時臉色一黑,“艦長就艦長,還要加上代理,你要不是AI,絕對要被打死。”
很快,在曙光AI的調取之下,方舟級戰艦內的所有生態艙的狀態畫面都顯露了出來。
十年間,生態艙的閉合循環系統運行穩定,氧氣再生率保持在99.8%,水資源回收率高達99.9%。
廢物通過等離子分解技術轉化為能源與原料,確保了資源的零浪費。
“真是悠閑呀。”
在李澤的面前,一座森林型生態艙中,基因優化的速生樹種已形成郁郁蔥蔥的熱帶雨林。
居民們在人工太陽光譜的照耀下種植果樹、采集野菜,孩子們在林間嬉戲,感受著仿佛源星家鄉的自然氣息。
另一座草原型生態艙中,一些年輕居民駕駛著個人飛行器在天空中歡呼著飛馳而過,底下的動物仰頭看著,發出聲聲低鳴。
還有海洋型生態艙,城市型生態艙等,模塊化建筑讓居民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居住空間,虛擬現實娛樂中心成為緩解壓力的重要場所。
“挺好的,遠離了戰爭的紛紛擾擾,要不是那個宇宙廣播,也不至于要背井離鄉。”
李澤嘆了口氣,長期的星際航行其實也給很多人帶來了心理壓力。
年輕一代他們出生在艦內,從未見過真正的星球,相對來說還好。
但是對于他這種從出生就在星球中長大的人,每一次蘇醒,都會有巨大的不適感。
“馬上就要徹底離開起源星系了。”
李澤在檢查完生態艙后,視線重新放回面前冰冷的各式儀器。
很快,一個源星日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艦群已經接近起源星系邊緣的暗礁區域——一片由稀薄星云與塵埃組成的過渡地帶。
“警告,艦隊外緣檢測到未知物質侵蝕艦體,初步分析為生物性活動。”艦隊總控AI的聲音在戰艦的中央控制室內響起。
“什么?生物活動。”
控制室內,原本有些昏沉疲憊的李澤在聽到警報后頓時有些震驚,要知道,這可是在太空之中,哪里來的生物活動。
傳感器網絡檢測到異常能量波動,隨后,所有的護衛艦的外部裝甲板都報告了有輕微腐蝕跡象。
“分析當前狀況,同時立刻緊急喚醒部分艦隊士兵。”李澤不敢怠慢,立刻將命令下發下去。
很快,沉寂已久的艦隊內,慢慢重新熱鬧起來,一個個艦隊居民被從深空冷凍中喚醒,從昏沉的狀態迅速清醒。
“數據采集中……,分析完畢,一種未知宇宙生物,體型微小,數量龐大,疑似以金屬和能源為食。”
“目前艦隊的裝甲板受到輕微影響,生態艙暫未受威脅。”
“生物特性如何?對艦隊的威脅程度有多大?”李澤繼續詢問。
“這些生物體型在毫米至厘米級,體表為有機硅復合結構,能夠在真空環境中存活。
它們通過分泌強酸性酶分解艦體的納米涂層,吸收能量與金屬離子。
單個生物破壞力有限,但集群規模可能達到數十億,長期接觸可能會破壞艦體表面自修復結構。
它們似乎被艦隊的能量導軌與宇宙能量收集面板吸引,可能是推進器的能量排放引來的。”
曙光AI作為領地踏入二級文明后最新研制的AI系統,已經非常智能,短短時間內,就將艦體外的未知生物分析透徹。
“隔離受影響的護衛艦,艦隊進入低能量模式,減少能量排放。
派遣無人探測器采集樣本,分析弱點,盡快制定應對方案。”
艦隊迅速行動。50艘方舟級戰艦降低聚變反應堆功率,能量導軌的藍光黯淡,艦隊整體進入低能量運行狀態,減少對那些未知生物的吸引力。
護衛艦群調整陣型,同時釋放數百架無人探測器,攜帶高精度掃描儀與捕獲裝置,深入星云區域收集樣本。
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這些生物是一種高度適應真空環境的微型生物,身體由有機硅與金屬元素構成,通過化學反應分解艦體合金,吸收能量。
它們的集群行為類似于地球的蟻群,通過化學信號協調,效率驚人。
很快,這些未知宇宙生物就被捕獲,納入到戰艦內部,交給從深空冷凍中蘇醒的科研人員。
“真是神奇,宇宙間居然還能存在這樣的生物體。”
科研團隊在指揮艦的實驗艙內分析樣本,所有人都嘖嘖稱奇。
很快,他們就得出結論,這些未知宇宙生物的有機硅外殼對高頻電磁波敏感,其代謝依賴的酶在高溫下會失活。
“我們建議結合電磁脈沖與高溫處理。第一步,用高頻電磁波打亂未知生物群的協調性;第二步,加熱艦體表面,破壞酶活性,消滅這些未知生物群。”
“執行計劃,確保操作精準,保護生態艙與艦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