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遠古遺跡
書名: 基因風暴:血色殘陽作者名: 齊書羽本章字數: 4790字更新時間: 2025-05-06 16:55:17
南緯 77°51′,東經 166°40′,羅斯島,麥克默多站。
2031年 1月,南極的盛夏季節。天空呈現出令人心醉的深藍色,氣溫已回升至零下 5攝氏度,幾乎算得上是“溫暖”。國際南極冰芯研究項目的科學家們正忙著為即將開始的深冰鉆探做準備。
李明遠從臨時搭建的指揮帳篷里走出來,瞇起眼睛適應刺眼的陽光。作為這次國際聯合科考隊的物理學副組長,過去六周的緊張工作讓他雙眼布滿血絲。他深吸一口氣,冰冷的空氣刺痛了他的肺部,卻讓他感到異常清醒。
“最后的設備檢查完成了嗎?”他問向正在檢查鉆探機的技術主管亞當斯。
“是的,明天就能開始鉆探?!眮啴斔诡^也不抬地回答,“如果一切順利,兩周內就能到達目標深度?!?
這次任務的目標是提取一根深達 1500米的完整冰芯樣本,用于研究過去 15萬年的氣候變化。李明遠的專長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冰層結構,尋找古氣候的痕跡。這本應是一次常規科考,直到三天前,地雷達掃描發現了異常。
“李,你得看看這個。”首席科學家卡森教授沖他招手。
李明遠走進數據分析帳篷,幾名科學家正圍在一臺顯示器前討論。
“我們在預定鉆探點西南方向約 4公里處發現了這個?!笨ㄉ赶蚱聊簧系牡乩走_成像,“冰層下約 748米處有個異常反射體,密度和形狀都不符合自然形成的地質結構?!?
李明遠研究著圖像——一個近乎完美的六邊形結構,邊長約 7米,埋藏在古老的冰層中。作為物理學家,他立刻認識到這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我們需要改變鉆探計劃嗎?”他問道,明知這將引發爭議。原定的氣候研究經費和時間安排都很緊張,任何變更都意味著風險。
卡森教授嘆了口氣:“我已經聯系了基金會和各國代表,他們同意讓我們先派一個小組過去勘探。如果發現確實值得研究,再考慮調整主項目?!?
“我去?!崩蠲鬟h立刻自告奮勇。
卡森點點頭:“我猜到你會這么說。明天早上出發,帶上簡易鉆探設備和地雷達。記住,這只是初步勘探,別指望有大發現?!?
李明遠知道卡森是在降低期望,但他內心已經翻騰起來。二十年的物理研究生涯,他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人工結構埋在南極冰層之下。
次日清晨,一支五人小組乘坐兩輛雪地車向異常點駛去。除了李明遠,團隊還包括冰川學家索尼婭?科斯特納、設備技師哈維?張、助理研究員邁克爾?歐文斯,以及醫療官兼安全負責人娜塔莎?科爾曼。
“地雷達顯示我們已經接近目標點?!彼男r后,索尼婭盯著便攜設備說道,“還有約 200米。”
李明遠命令車隊停下,團隊開始搭建臨時基地和鉆探設備。南極的天氣變幻莫測,他們必須爭分奪秒。
“熱水鉆已準備就緒?!睆垍R報道,“按照冰層密度,估計需要 36小時才能到達目標深度?!?
“那就開始吧。”李明遠決定道。
熱水鉆開始工作,以每小時約 20米的速度向下鉆進。團隊輪流監控設備,確保一切正常運行。
36小時后,鉆頭到達預定深度,但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可能是雷達數據解讀有誤。”索尼婭沮喪地說。
“不,雷達不會錯?!崩蠲鬟h堅持道,“把鉆頭往西移動 10米再試?!?
第二次嘗試同樣無果而終。團隊士氣開始低落,連李明遠也開始懷疑。在第三次嘗試前,他決定重新進行地雷達掃描,結果令人震驚——異常結構似乎移動了位置,現在在原點東北方向 15米處。
“這不可能?!彼髂釈I盯著新數據,“冰下結構不會移動,除非…”
“除非它不是被動的地質構造?!崩蠲鬟h完成了她的句子,聲音因興奮而微微顫抖。
第三次鉆探很快開始。當鉆頭接近目標深度時,監測設備突然顯示鉆透了某種未知物質,隨后熱水鉆的溫度感應器報告了異?!繕宋矬w表面溫度維持在 15攝氏度,與周圍冰層形成鮮明對比。
“準備下放探測攝像機。”李明遠命令道。
防水攝像機緩緩下降,當它到達鉆孔底部時,傳回的圖像讓整個團隊屏住了呼吸——一個金屬質感的六邊形平臺,表面刻有復雜的幾何圖案和類似文字的符號。這些符號在攝像機燈光照射下似乎微微發光,形成流動的圖案。
“上帝啊…”索尼婭喃喃自語。
“擴大鉆孔直徑,我要親自下去看看?!崩蠲鬟h立刻決定。
“太危險了。”娜塔莎反對,“我們應該先向基地報告,等待專業考古團隊。”
“如果我們報告這個發現,各國政府會立即介入,這里會變成軍事管制區?!崩蠲鬟h說出了大家都明白但沒人敢說的事實,“作為科學家,我們有責任先確認這是什么。”
經過激烈討論,團隊同意李明遠和索尼婭下到冰層底部進行初步勘察,前提是不接觸或干擾那個神秘結構。
擴孔工作又花了 12小時。第二天中午,李明遠和索尼婭穿上全套防護裝備,乘坐特制升降艙緩緩下降到 748米深處。
當他們站在那個金屬平臺前,所有語言都顯得蒼白。平臺呈現出一種不屬于地球的美感——完美的幾何對稱,材質光滑得像液態金屬,表面的符號既像數學公式又像某種未知文字。
“這絕不是人類文明的產物。”索尼婭低聲說,聲音因震驚而發抖。
李明遠靠近平臺,但沒有觸碰它。他拿出多功能分析儀,開始對平臺表面進行非接觸掃描。當掃描光束照射到平臺時,那些符號突然亮起藍色光芒,像漣漪一樣向外擴散。
“它在回應我們?!崩蠲鬟h驚訝地說。
更令人驚異的是,幾分鐘后,平臺中央出現了一個圓形凹槽,大小恰好能放入一個標準取樣管。
“這…這是在邀請我們取樣嗎?”索尼婭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明遠接通無線電:“哈維,給我準備一個空的無菌取樣管,我要取一個金屬樣本?!?
地面團隊急忙送下取樣設備。李明遠小心地從平臺邊緣刮下一小片金屬,放入取樣管。當樣本與取樣管接觸的瞬間,整個平臺開始發出脈動的藍光,地面輕微震動。
“我們該上去了?!彼髂釈I警惕地說。
他們迅速回到升降艙,命令地面團隊拉他們上去。當升降艙上升到一半時,他們聽到下方傳來機械運動的聲音。通過艙底的攝像頭,他們驚訝地看到那個六邊形平臺的中央正在緩緩開啟,露出一個向下的螺旋通道。
消息無法保密。三天后,麥克默多站聚集了來自六個國家的科學家和安全人員。原本安靜的科考站現在人聲鼎沸,直升機不斷往返,運送設備和人員。
李明遠和他的小組被分別隔離,接受長達 12小時的詢問。他們所取的金屬樣本被帶往臨時實驗室進行分析。
“初步分析顯示,這種金屬含有周期表上不存在的元素構型。”材料科學家安妮卡?德爾加多向一群高級官員匯報,“它的分子結構顯示出量子糾纏特性,這完全超出了當前材料科學的認知框架?!?
“這是外星科技嗎?”一位政府代表直接問道。
“我們無法確定,”安妮卡謹慎地回答,“但這絕對不是地球上任何已知文明能夠制造的材料?!?
會議室陷入沉默。隨后,決策層宣布成立國際聯合考察團,由各國頂尖科學家組成,開始對這個被命名為“異點”的地下結構進行系統性研究。
李明遠被允許加入新的研究團隊,但他敏銳地注意到,科學家們正逐漸被軍方和情報人員包圍??茖W探索的單純氛圍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緊張的保密氣氛和政治角力。
一周后,擴展鉆孔完成,專業探査隊下降到冰層底部,進入了那個神秘的螺旋通道。李明遠作為發現者之一,獲準參與首次探索。
通道內壁由同樣的未知金屬構成,散發出微弱的藍光,照亮前進的道路。通道呈螺旋狀向下延伸約 100米,最終通向一個令人窒息的景象——一個半球形空間,直徑約 120米,被分割成同心環形區域,每個區域都包含著完好無損的未知裝置。
“這是一個研究站?!崩蠲鬟h環顧四周,直覺告訴他,“一個被刻意保存的科研設施?!?
團隊分成小組,開始初步勘察。李明遠被分配到中央區域,那里有一個環形工作臺,周圍排列著精密的設備和數百個密封容器。每個容器都標有復雜的符號,通過特殊材質可以看到內部保存的各種樣本。
“李博士,你需要看看這個。”語言學家格雷森指向工作臺中央的一個特殊容器,內含一種半透明的藍色膠體溶液,溶液中懸浮著微小顆粒,在工作臺自發的柔光下呈現出脈動的熒光模式。
更引人注目的是,容器上的標記與人類 DNA雙螺旋結構有著驚人的視覺相似性。
“拿 DNA測序儀來?!崩蠲鬟h要求道。
初級基因研究員金燕立即操作便攜式測序設備,對容器內的物質進行非接觸掃描。當結果顯示在屏幕上時,她的表情從困惑變成驚訝,最后凝固為難以置信。
“這不可能…”她重新校準設備,又掃描了一次。結果完全一致。
“有什么發現?”李明遠緊張地問。
金燕調整顯示屏:“這種物質含有能與人類特定基因序列產生量子共振的分子結構。更具體地說,它能與我們基因組中被稱為‘非編碼區域’的部分形成完美的互補配對?!?
“你是指所謂的‘垃圾 DNA’?”李明遠問道,盡管他知道這個術語在現代遺傳學中已不再準確。
“是的,但現在我們知道那些區域并非真正的‘垃圾’,”金燕解釋道,“它們包含大量調控元件和非編碼 RNA,控制著基因表達和細胞功能。人類基因組只有約 2%直接編碼蛋白質,而這種物質似乎能與剩余 98%中的特定序列互動。”
“如果這種物質與人類 DNA接觸,會發生什么?”李明遠問出了關鍵問題。
金燕搖頭:“理論上,它可能激活那些休眠的基因調控網絡。但具體會產生什么效果,完全無法預測。這就像是發現計算機源代碼中的隱藏功能,在運行前無法知道它的作用。”
李明遠感到一陣寒意,不是因為南極的低溫,而是認識到他們可能發現了改變人類物種定義的鑰匙。
“所有人注意,”他立即通過通訊系統宣布,“啟動 A級生物安全協議,任何樣本都不得直接接觸。重復,任何樣本都不得直接接觸?!?
但他心里清楚,這樣的發現不可能長期保持在純科學研究的范疇內。當涉及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能力的技術時,權力的介入只是時間問題。
三周后,“異點”研究已經初見成效。國際團隊確認了這個設施的基本功能:它是一個綜合性的生物研究站,包含基因庫、數據中心和實驗區,年代至少在 8萬年前。
數據中心的結晶存儲裝置包含了地球生物完整的進化序列,包括許多從未在化石記錄中出現的中間形態。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記錄顯示,生命演化中的某些關鍵躍遷并非完全隨機,而是遵循某種難以辨識的數學模式。
實驗區的設備明顯用于分子級精準基因編輯,其精度遠超人類當前技術。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被標記為“基因序列激活器”的容器,每個都對應不同的物種 DNA。
李明遠和一小組核心科學家對那些藍色溶液進行了深入研究,謹慎地避免直接接觸。初步實驗表明,這種物質確實能與人類 DNA特定區域產生共振,激活長期休眠的基因序列。在體外培養的細胞實驗中,接觸過溶液的細胞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再生能力和能量利用效率。
“這些發現可能徹底改變醫學實踐,”李明遠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從根本上治愈遺傳疾病,延長人類壽命,甚至增強人類能力。但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潛在風險——如果使用不當,這種技術可能導致不可預測的基因突變或生態災難?!?
然而,當這份報告提交給聯合指揮部時,科學家們震驚地發現,風險評估部分被大幅刪減,只保留了關于潛在收益的描述。
“這是科學不端行為?!崩蠲鬟h在緊急會議上抗議,“我們不能只強調收益而忽視風險?!?
“李博士,請理解,”國家安全代表平靜地回應,“完整報告已經提交給有關部門。但在當前階段,我們需要確保項目能獲得持續支持。過度強調未經證實的風險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恐慌和項目延遲。”
李明遠環顧四周,發現大多數科學家都低著頭,避免直視他的眼睛。他意識到,科學誠信已經開始讓位于政治需求和軍事價值。
一周后,各國政府聯合宣布成立“永恒科技聯合體”,官方使命是研究“異點”技術在醫療和長壽領域的應用。表面上,這是一個科學合作項目;實質上,它已成為一場爭奪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技術的競賽。
李明遠被任命為聯合研究組的副組長,但他清楚自己的主要價值在于作為發現者的象征性地位。真正的決策權已轉移到各國政府代表手中。
“我們正在打開一扇無法關閉的門?!彼谒饺巳沼浿袑懙?,“如果這項技術真能如初步實驗顯示的那樣激活人類 DNA中的休眠潛能,那么我們可能即將創造一個新的人類亞種。問題是,我們準備好面對這樣的進化躍遷了嗎?更重要的是,誰有權決定哪些人將受益于這項技術?”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疑問將在三年后得到殘酷的答案——當被命名為“基因催化劑”的藍色溶液在一場災難性事故中泄露,引發全球性基因重組事件,永遠改變人類文明的軌跡。
此刻,災變的倒計時已經靜默啟動——距離人類歷史的分水嶺,還有 1095天。
玄鑒仙族
陸江仙熬夜猝死,殘魂卻附在了一面滿是裂痕的青灰色銅鏡上,飄落到了浩瀚無垠的修仙世界。兇險難測的大黎山,眉尺河旁小小的村落,一個小家族拾到了這枚鏡子,于是傳仙道授仙法,開啟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家族修仙,不圣母,種田,無系統,群像文)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藭置蹲屇汶疵毼?,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斗羅:謫仙臨塵,酒劍弒神
李謫仙被塵心領進七寶琉璃宗。覺醒武魂那天,一柄青蓮劍出世,劍氣縱橫,先天滿魂力。他被寧風致譽為千年難遇的天才,并敲定與寧榮榮的姻緣。但不成想。六年時間過去,李謫仙魂力沒有寸進!寧榮榮:“謫仙哥哥,七寶琉璃塔是大陸第一輔助武魂,與強大的戰魂師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強威力。”“雖然……我很不想這么說,但你的確跟不上我的腳步了?!蹦没貎簳r互換的信物。李謫仙:“各自安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謫仙并不氣餒,他堅信自己絕非庸才。明月下。他仰頭飲酒,醉里舞劍?;炅υ诓恢挥X中,飆漲到二十級。李謫仙這才明白。他乃雙生武魂——劍與酒?!皸壩胰フ撸蛉罩詹豢闪簦 睆钠邔毩鹆ё诓晦o而別。李謫仙手握劍、腰別酒,獨自一人游歷大陸。他喝了最香醇的酒,結識最好看的女子,挑戰最厲害的劍客。多年后。他在全國魂師大賽,與寧榮榮相遇??粗机L鶯燕燕包圍的李謫仙,一劍橫掃所有天才,寧榮榮淚眼婆陀?!爸喯筛绺?,榮榮每天都想你……”“多年未見,你還可好?”李謫仙風輕云淡,長劍遙指?!俺稣邪??!敝喯芍憦卮箨?。這一次,他看向神界。“天上神祇有三千,見我也須盡低眉!”(多女主,不跟團,虐唐三,虐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