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如約而至
- 華娛從北電校草開始
- 落不落拓
- 2308字
- 2025-06-13 18:25:15
劉煜抱著吉他,正對著陳都琳而坐。
琴弦輕輕撥動,聲線溫柔繾綣,如同夜風吹拂心湖,輕輕地,在她心里蕩起了漣漪。
“過去、當下、未來未必確有其界限?!?
“或許愛能穿越時間抵達永遠。”
“等到秋葉終于金黃,等到華發悄然蒼蒼,我們相約老地方?!?
“等到人已不再奔忙,等到心也不再輕狂,我們相約老地方?!?
“等到記憶只剩精華,等到笑容不摻偽裝,我們相約老地方。”
“等到釋懷所有悲傷,等到體諒世事無常,我們相約老地方?!?
......
她靜靜聆聽,眼神像是蒙上了一層細雨,仿佛這首歌喚醒了沉睡的思緒。
小耳朵對仇恨的釋懷,對許弋的遺憾,趕海夜晚的風、沙、星光,還有那些關于未知未來的念想,一幕幕在她腦海交織浮現。
《左耳》殺青后,我們還能再見嗎?
老地方,還會存在嗎?
我們會如約而至,還是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漸行漸遠?
這一切仿佛沒有刻意的約定,卻又像命運的巧妙編排,將所有人聚集于此,演繹一場成長的序章。
陳都琳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這首《如約而至》從發行后一直作為許松演唱會的壓軸曲,在每一個畢業季流傳不息。
它的歌詞仿佛是一封寫給未來的信,訴說著期待、重逢與不舍。
“這首歌寫得真好......”
蘇有鵬低聲喃喃,嗓音有些啞。
他眼眶微紅,不著痕跡地揉了揉眼角。
自從執導《左耳》以來,他哭過、笑過,也在壓力與苛求中怒吼過。
他為每一個角色傾注情感,親自打磨每一場戲。
可以說,他幾乎親歷了《左耳》所有角色的青春與遺憾。
而這首《如約而至》,恰如一枚印章,為這段青春物語蓋上了溫柔的句點。
這首歌似乎印證著許弋在結局中如約而至重返高中校園的結果,它見證所有人的釋懷和成長。
當劉煜的歌聲漸漸落下,現場一片寂靜,緊接著便是雷鳴般的掌聲。
蘇有鵬接過麥克風,微笑著,語氣輕緩:
“謝謝大家這段時間的照顧,希望下次,我們還能——如約而至?!?
......
兩天后。
清晨,天剛蒙蒙亮,《左耳》劇組的一部分人先登上了前往夏門機場的大巴。
準備飛往京都,進入下一階段的宣傳與制作。
陳都琳坐在車窗旁,耳邊似乎還回蕩著昨晚劉煜彈唱的旋律,像一段揮之不去的夢。
此時已是七月底,暑假正濃。
學生們或宅在家,或外出旅游,城市顯得格外燦爛。
原本,她計劃與媽媽前往歐洲,繼續那場因拍戲而中斷的旅行。
但馬緦純一番盛情邀請,改了她的行程。
“先來我家玩幾天吧!等咱們看完周董的演唱會再飛歐洲,行不行?”
她想了想,最終點頭。
京都不僅有她這個好姐妹,還有一個——壞壞的家伙。
......
飛機上。
馬緦純把三三辦了寵物托運,自己則和陳都琳并排坐下,開始悄聲謀劃起接下來的行程。
“咱們先去南鑼鼓巷逛逛,那邊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店。”
“晚上可以去后海,氛圍超好,坐在湖邊喝點小酒,聽聽live?!?
“還有!周董的演唱會,我已經安排好了妝造,到時候我們直接去就行了!”
......
陳都琳聽得眼睛都亮了,連連點頭,有緦純姐真好,有種被照顧的感覺呢。
而此時,飛機的另一位置,劉煜正與蘇有鵬并肩而坐,低聲交流著正事。
蘇有鵬此行的主要任務是敲定《左耳》的宣傳資源、剪輯進度以及上映安排。
此外,劉煜為電影創作的三首原聲歌曲,也即將進入正式制作階段。
“這幾首歌,有沒有熟悉的制作人?”
蘇有鵬問。
“鄭楠怎么樣?他的編曲非常有層次感,挺適合我們的?!?
劉煜想了想,回道。
“我跟制片聊聊,只要預算允許,就定他?!?
蘇有鵬點頭。
劉煜在心里想著,或許自己將來自己的個人專輯,也可以考慮找鄭楠合作。
尤其是上次那首《手寫的從前》,雖然沒有用實錄樂器,但整體聽感干凈飽滿,毫無廉價感。
聊著聊著,蘇有鵬提起了片酬。
“你的片酬是六十萬,幾天內就能到賬。不過稅后就沒那么多了?!?
他建議道:“你可以注冊個工作室,這樣能省下一大筆稅。”
劉煜聽完,若有所思:六十萬稅后縮水嚴重,如果走自然人報稅路徑,成本非常高。
“合法避稅不是逃稅,誰愿意當大冤種啊......”
他心里嘀咕著。
蘇有鵬隨后又談到了簽約經紀公司的話題。
“簽約的好處,是你能借助他們的資源和渠道,拿到好的角色、綜藝、代言。”
“但壞處你也知道,自由度低,很多時候你只是個被動的執行者?!?
劉煜沉默片刻,腦海中回想起這段時間收到的簽約邀請。
包括天譽、一心這樣的大型經紀公司都曾拋出橄欖枝。
畢竟他如今已是1400萬粉絲的大V,外貌優越、唱作俱佳、演技尚佳,具備稀缺的全能型藝人潛質,市場稀罕的潛力股。
但越是熱度在身,他越要慎重。
簽約意味著——
受制于公司資源分配,到手的錢將大打折扣;不得不接演一些平庸甚至低智的劇本;創作自由被嚴格限定。
而成立工作室則代表另一種可能:
自由掌控節奏,自己當老板,不用看誰臉色行事。雖面臨資源獲取難、公關宣傳弱的問題,但若能闖出一條路來,那就是自己的天地。
他想到鹿含。
當年鹿含在一心娛樂手握頂流資源,《盜墓筆記》《擇天記》《奔跑吧兄弟》樣樣大熱,音樂和代言全面開花。
但自從成立個人工作室后,《上海堡壘》的失敗幾乎斬斷了他的影視之路,靠之前攢下的人氣支撐。
“我不一樣?!?
劉煜暗想。
他是重生者,知道哪些是坑,哪些是路。
他可以精準地避開鹿含踩過的坑,選擇更優解。
所以簽約公司,對他來說是桎梏。工作室,才是他的未來。
參考楊蜜的發展路徑——明星的最終歸宿都是工作室。
賺錢只是手段,他的志不在此。
只要攢下第一桶金,再精準地投入比特幣與房地產市場,在最高點退出——他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投資人,反向主導影視作品。
他隨手查了下比特幣的實時價格。
當前還在500美元左右徘徊,距離年底的大崩盤還有幾個月。
“不急,年底抄底剛好。”
他合上手機屏幕,眼神篤定。
在娛樂圈,他要的不是掙快錢,而是主打一——隨心所欲。
現在,第一步就是成立屬于自己的工作室,減輕稅負,保持自由。
靠爆款劇打響名氣,吸納代言,擴大曝光,再借資本之力完成從演員到出品人的躍遷。
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獨立投資爆款劇,或者和各種大廠合作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