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氣運加持項上水
- 氣運王朝:從里正證道人皇
- 嬴不了啊
- 2037字
- 2025-06-21 09:00:00
金烏墜地,應著黃昏,各鄉(xiāng)的稅糧陸續(xù)抵達觀陽縣。
由戶曹官員接應,核對各鄉(xiāng)的稅糧數(shù)目。
“八里鄉(xiāng),七千三百石。”
負責八里鄉(xiāng)的稅吏將這次的稅糧數(shù)目匯報上去。
戶曹稅官提筆在書冊上勾勾畫畫,道:
“還差四萬石。”
“全鄉(xiāng)都搜完了,再無一粒糧食。”
聞言,稅官這才微微頷首,道:
“送去糧倉吧。”
“走。”
在稅吏的引路下,馬車駛進糧倉,項上水也看見了堆砌如小山一般的糧山。
“這比鄉(xiāng)里的糧食都要多好多。”項上水震驚道。
稅吏見項上水被糧倉里的糧食驚到,笑著解釋道:
“全縣的稅糧都匯聚于此,目前大概有六十多萬石,但卻不足朝廷定下的一半。”
“六十萬石還不足一半?”項上水驚訝道。
這么多糧食,足夠他們?yōu)査l(xiāng)的百姓吃幾十年吧?
他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糧食。
“若是在以前,六十萬石糧食肯定足夠了,但這兩年來,稅收一年比一年高,這六十萬石可遠遠不夠。”
“那差的糧食怎么辦?”項上水又問。
“不知。”稅吏搖搖頭,聳肩道:
“那是上面的人該苦惱的事,咱就一個稅吏,按要求把糧收下來就好,其他的管不著,也不用我管。”
項上水點點頭,隨即告辭帶著人回去了灃水鄉(xiāng)。
…………
他先去向李總計匯報完情況后,又去了李承民家。
將縣里糧倉一事說了一遍。
“六十萬石糧食。”李承民若有所思。
觀陽縣現(xiàn)在征搜的糧食還完全達不到朝廷定下的數(shù)額,所以短時間內應該不會送往郡內。
就算送,以目前觀陽縣的兵力,六十萬石糧食也不是一次性押送,而是分批次。
這所需花費的時間不少。
“這些糧食,后面大概率會便宜給起義軍。”李承民心中暗道。
“卻是不知何大元幾人現(xiàn)在如何了,這么久了一封書信也不曾送回來。”
想到去其他山寨尋找三平門的何大元等人,李承民不禁露出擔憂之色,起身走到院落,抬頭望著明亮的圓月。
想著這段時間他接手上灃鄉(xiāng)后,將灃水鄉(xiāng)多余的部分人口遷往那邊,補充了那邊的人力。
同時也統(tǒng)計出了那邊的田地,農田有兩萬畝,桑田三千二百畝。
【姓名:李承民】
【境界:凝氣六階(氣運加持(一))】
【功法:《衍氣訣》】
【法術:《兵卒基礎槍技》《三十六路槍法》】
【領土:灃水鄉(xiāng)、上灃鄉(xiāng)】
【氣運:十八】
【人口:一千一百三十二/四千五百七十二人(氣運八)】
【經(jīng)濟:農田/四萬六千畝,桑田/七千畝(氣運十)】
【軍事:灃西軍營/五十五人(氣運一)】
【氣運加持對象:灃水鄉(xiāng)耕田(十),稷神(三)灃水軍(一)李承民(一)靈田(一)】
【氣運結余:二】
隨著李承民上任上灃鄉(xiāng)鄉(xiāng)嗇夫,人口和經(jīng)濟所產出的氣運大漲,但經(jīng)濟氣運主要源自田地,李承民為了糧倉產量的充足,自然要將這部分的氣運重新加持回田地。
不過盡管如此,他目前依舊有二縷氣運的結余。
“哎,可惜大溪里的軍營控制器不在我手中,不然這八百人,又能給我提供不少氣運。”李承民略感遺憾道。
這二縷氣運怎么用?這是一個問題。
加持稷神?
明年戰(zhàn)亂四起,能有多少地方可以安穩(wěn)種地?
李承民都在琢磨著把稷神身上的氣運收回,更別說再加幾縷了。
其實,現(xiàn)在應該將氣運運用在軍事上。
但問題是,現(xiàn)在的軍營不在李承民的掌控中,他不太可能接手軍營的控制權。
畢竟他屬于文官。
想罷,李承民轉身看向身后的項上水,心中思忖道:
“還是得靠你啊,上水。”
坐在椅子上,喝著酒,吃著臘肉的項上水,看見嗇夫大人突然看向自己,頓時一愣。
“這肉……我沒吃完。”
“沒事,你全部吃完吧,本來就是給你準備的。”
李承民面色嚴肅,緩緩走近項上水,沉聲道:
“上水,我賜你一件好東西。”
項上水見李承民如此嚴肅,連忙站起身,疑惑道:
“嗇夫大人,你要給我什么東西?”
李承民將手搭在項上水肩頭上,緩緩吐出兩個字:
“氣運。”
項上水腦子仿佛炸了一般,霎時間,他就感受到一股溫熱的氣流從脈絡流轉全身。
這股感覺,就像當初在東營,被派去清剿山賊之前,被氣運加持了那般。
“這是氣運之力,嗇夫大人你怎么……”
項上水瞳孔睜大,在觀陽縣能夠操控氣運的只有三人,分別是縣令陸沉,縣尉張機以及縣丞李儒林。
其中,張機只能控制軍事部分的氣運,李儒林也會受到陸沉限制。
而李承民一個鄉(xiāng)嗇夫,怎可能控制氣運?
李承民淡然一笑,指著云臺山道:
“不然你以為大溪里的田地為什么能產出那么多糧食?為什么我們能夠像縣衙那般祭祀神明?”
“這一切的背后,都有氣運的加持。”
李承民將部分秘密告訴了項上水。
畢竟項上水斷然不會背叛他。
“嗇夫大人,但你沒有承載氣運的寶物啊,你是怎么操控氣運的?”項上水不解道。
氣運玄之又玄,能操控氣運的便是朝廷發(fā)放的官印。
最低級別是銅印黃綬,最高則是金印紫綬。
而在這些之上的,便是皇帝才擁有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也是天下第一氣運寶物,鎮(zhèn)壓著大周王朝的氣運。
“我沒有官印。”李承民搖了搖頭。
“上水,如今朝廷腐敗,皇帝昏庸,天下百姓怨聲載道,我預計明年開春就會出現(xiàn)起義軍。”
“起義軍?這不可能。”項上水搖頭道。
大周王朝不同于以前的王朝,朝廷或者說是皇帝,對天下的節(jié)制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厲害。
農民起義,難,很難!
“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李承民也不愿過多解釋,吩咐道:
“我現(xiàn)在氣運加持與你,目的是要你盡快提升實力,最好能夠掌握軍營這八百人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