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義援北海,初臨劇城

#第二十一章義援北海,初臨劇城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夏末,濟南郡的田野里一片金黃,預示著又一個豐收的年景。郡治安民的各項舉措在劉備的主持下穩步推行,軍屯與民屯皆初見成效,府庫漸豐,兵馬也因新募與整訓而愈發精壯。劉備的仁義之名,如同這夏日的熏風,傳遍了青州北部的山山水水。

這日,歷城郡衙之內,議事堂的氣氛卻不似往日的平靜。一名風塵仆仆、面帶憂色的使者,正立于堂下,向劉備及眾將拱手陳情。他便是北海相孔融派來的求援信使,名叫宗寶。

“啟稟劉使君!”宗寶聲音帶著幾分沙啞,卻依舊努力保持著鎮定,“黃巾賊首管亥,糾集數萬賊寇,圍困我北海治所劇縣已逾一月!城中糧草將盡,兵力疲乏,日夜遭賊寇猛攻,危在旦夕!孔北海(時人亦稱郡守為郡名,如稱孔融為孔北海)久聞使君仁義蓋世,威名遠播,特遣小人前來,懇請使君發天兵救援!若劇縣失陷,北海百萬生靈將遭涂炭,孔北海亦……亦唯有以死殉國了!”說到最后,宗寶已是聲淚俱下,叩首于地。

劉備聞言,面色凝重,快步上前扶起宗寶:“使者請起,北海之危,備已盡知。孔文舉(孔融字)乃當世大儒,孔圣之后,今遭賊寇圍困,備身為漢室宗親,豈能坐視不理!”

他轉向堂上諸將,沉聲道:“諸位,孔北海求援,情勢緊急。我意即刻發兵,救援北海。諸位以為如何?”

張飛豹頭環眼一瞪,第一個跳起來響應:“大哥說的是!那管亥賊子,先前便在青州作亂,如今又敢圍困孔夫子!俺老張愿為先鋒,去取那管亥的首級!”他近來在濟南練兵,手正癢癢,聽聞有仗可打,頓時精神百倍。

關羽丹鳳眼微睜,撫著長髯,沉穩道:“北海與濟南唇齒相依,若北海失陷,管亥賊勢大張,我濟南亦難獨善其身。出兵救援,乃大義所在,亦合乎我軍長遠之計。只是,我軍新定濟南未久,兵力尚不算雄厚,傾巢而出,則濟南空虛;若分兵過少,又恐不足以解北海之圍。需周詳計議才是。”

劉琰亦出列道:“云長將軍所慮極是。主公,救援北海,名正言順,且若能成功,主公仁義之名必將傳遍天下,于我等在青州立足大有裨益。王宇先生信中亦曾建言,可相機助孔北海平定地方。如今正是良機。然,濟南乃我軍根基,不可不防。依琰之見,可留足兵馬守備濟南,主公親率精銳,星夜馳援。兵貴神速,或能出其不意。”

新近投效的糜竺也開口道:“主公若出兵,竺愿留守濟南,協同劉參軍(指劉琰)處理錢糧調度,保障大軍后勤無憂。我糜氏在青州亦有些故交舊部,或可設法為大軍籌措些許糧秣。”

劉備聽著眾人的意見,心中已然有了計較。王宇的信中曾多次提及,孔融雖名滿天下,卻不善將兵,北海若有事,必是他們介入的良機。如今機會來了,斷沒有錯過的道理。

“好!”劉備斷然道,“救兵如救火!我意已決,盡起我軍精銳兩千五百人,由我與云長、翼德親率,即刻馳援北海。子亮(劉琰)與子仲(糜竺)留守歷城,協同程緒縣令,穩固濟南后方,督辦糧草轉運。子方(糜芳)勇武,可隨我出征。德衡(馬鈞)所制新式軍械、車輛,此次亦可隨軍試用,以驗其效。”

他看向宗寶:“使者且在館驛歇息,我軍三日之內,必定出發!”

宗寶聞言大喜過望,連連叩謝:“多謝劉使君大恩!北海軍民,翹首以盼!”

計議已定,整個歷城立刻高速運轉起來。各部將士接到命令,紛紛開始整備行裝、檢點兵甲。馬鈞的將作司更是日夜趕工,將新造的一批雙輪運糧車和幾架改良的床弩交付軍中。這些雙輪車比尋常牛車更為輕便,載量卻更大,大大提升了后勤運輸的效率。而改良床弩,射程更遠,威力也更強,是王宇根據后世記憶中的一些原理,與馬鈞反復研究琢磨的成果。

三日后,清晨。歷城東門之外,人頭攢動。兩千五百名劉備軍將士,盔明甲亮,隊列整齊,殺氣騰騰。劉備一身戎裝,立于陣前,身旁是關羽、張飛、糜芳等將。

“將士們!”劉備拔出腰間雙股劍,高聲喝道,“北海相孔融,遭黃巾賊寇圍困,旦夕不保!孔北海乃圣人之后,更是我大漢忠良!我等身為漢臣,豈能坐視忠良蒙難,百姓遭殃!今日,我等便要北上,踏破賊營,解救北海!揚我大漢軍威!”

“揚我大漢軍威!踏破賊營!解救北海!”兩千五百將士齊聲怒吼,聲震四野。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厲聲道:“出發!”

大軍在濟南百姓的夾道歡送與期盼的目光中,浩浩蕩蕩地開出了歷城,向著東北方的北海郡疾速開進。

一路無話。劉備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斥候早已散出,沿途探查敵情路況。糜竺果然不負所托,在沿途幾個縣城通過舊日關系采買到一些糧草,補充了軍需。馬鈞制造的雙輪車在崎嶇的官道上也顯示出了優越性,使得大軍的行進速度比預想中要快上幾分。

行軍途中,劉備時常召集關羽、張飛等人,結合斥候回報的最新情報,商議對策。他們得知,圍困劇縣的管亥黃巾軍,號稱十萬,實則能戰之兵約有三四萬,多為裹挾的流民,裝備低劣,但勝在人多勢眾,且因糧草不濟,攻城頗為瘋狂。劇縣城內,孔融雖有數千守軍,但久守之下,已是人人疲憊,士氣低落。若非孔融以其名望苦苦支撐,恐怕早已城破。

“大哥,這管亥賊兵雖眾,卻多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懼。待俺老張殺到,定要他片甲不留!”張飛依舊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樣。

關羽則相對謹慎:“管亥能聚眾數萬,圍城月余,亦非等閑之輩。我軍兵力處于劣勢,當以巧取,不可力敵。需先設法與城內孔北海取得聯系,內外夾擊,方有勝算。”

劉備深以為然:“二弟說的是。我等遠道而來,敵情未明,不宜貿然總攻。當先立穩腳跟,挫其銳氣,再尋機破敵。”

大軍行了約七八日,終于進入北海郡地界。沿途所見,更是觸目驚心。村莊多被焚毀,田地荒蕪,十室九空。偶爾遇到一些逃難的百姓,也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見到大隊兵馬,便如驚弓之鳥般四散奔逃。劉備下令軍士不得驚擾,并分發些許干糧清水救濟,才稍稍安撫了這些難民的情緒,并從他們口中進一步證實了劇縣的危急狀況。

越靠近劇縣,黃巾軍的游騎和哨探也多了起來。張飛按捺不住,數次請命出擊,都被劉備勸住。劉備的策略是,在未摸清管亥主力部署和劇縣具體情況之前,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戰斗,以免打草驚蛇,暴露自己的實力和意圖。

又行一日,前方斥候飛馬來報:“啟稟主公,前方十里,便是劇縣!已可見黃巾賊寇營壘,連綿十余里,將劇縣圍得水泄不通!”

劉備精神一振,下令大軍尋一處背山依水、易守難攻之地扎下營寨,然后親率關羽、張飛、糜芳并數十親衛,登上附近一處高崗,遠眺劇縣形勢。

只見劇縣城池雖然不算特別高大堅固,但此刻城頭之上,隱約可見殘破的旗幟和稀疏的守軍身影。城外,則是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黃巾軍營帳,如同無數的螞蟻窩,將整個劇縣城池團團圍住。各種簡陋的攻城器械,如云梯、沖車(多為臨時砍伐樹木搭建)散落在城墻之下,顯然賊寇剛剛經歷過一輪猛攻。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淡淡的血腥與硝煙味。

“賊勢浩大啊!”張飛見狀,也不由得微微皺眉。這管亥軍雖然裝備差,但人數確實太多了。

關羽丹鳳眼掃過戰場,沉聲道:“觀其營寨布置,頗有章法,不似尋常流寇。看來這管亥,倒也有些能耐。只是其營寨過于鋪展,兵力分散,若能集中一點,銳意突破,或可奏效。”

劉備默默點頭,心中盤算。他看到黃巾軍的營寨雖然廣大,但主要兵力似乎集中在劇縣的南門和東門方向,那里地勢相對平坦,易于攻城。而西門和北門方向,賊兵相對稀疏,且北門外有汶水流過,地勢也更為復雜。

“得想辦法先與城內聯系上。”劉備沉吟道,“最好能知道城中守軍尚有多少戰力,糧草還能支撐幾日。”

就在此時,忽見遠方劇縣北門方向,一陣小小的騷動。一支約莫百余人的騎兵,簇擁著一人,猛地從北門殺出,目標似乎是想沖破黃巾軍的包圍圈。黃巾軍猝不及防,竟被他們沖開一道口子。

“咦?城里有人殺出來了!”張飛眼尖,大聲道。

劉備等人也急忙看去。只見那支騎兵雖然人少,但個個悍勇,為首一員小將,手持一桿長槍,身形矯健,在亂軍中左沖右突,驍勇異常。他身后騎兵緊緊相隨,竟硬生生朝著劉備他們所在高崗的方向突圍而來。

管亥軍中立刻分出數千步騎,從四面八方向那支小部隊合圍過去。眼看那小將和他的騎兵就要被重新淹沒。

“大哥,這人好生勇猛!像是條好漢!我們救是不救?”張飛有些急了。

劉備目光一閃,當機立斷:“此人敢于此時突圍,必有要事,且是條血性漢子!云長、翼德,隨我前去接應!子芳,你速率本部兵馬,從側翼沖擊,打亂賊軍陣腳!”

“得令!”關羽、張飛、糜芳齊聲應諾。

劉備一馬當先,關羽、張飛緊隨其后,如三道旋風般從高崗上沖下。糜芳也立刻點起五百精兵,呼嘯著從另一側殺向正在圍攻那小股騎兵的黃巾軍。

那突圍的小將,正是北海都尉太史慈。他奉孔融之命,突圍求援(在此故事線中,他可能不知劉備已應召前來,或是孔融多方求援),眼見就要被黃巾軍重新包圍,心中已存死志,卻不料斜刺里殺出一彪人馬,當先三員大將,勇不可當,尤其是那使丈八蛇矛的黑臉將軍和使青龍大刀的紅臉將軍,簡直如同天神下凡,所過之處,黃巾賊寇人仰馬翻,紛紛潰散。

太史慈精神大振,高呼道:“援軍到了!眾將士,隨我殺!”

他帶領殘部,與劉備等人匯合一處。黃巾軍雖眾,但被劉備、關羽、張飛這等頂級猛將一沖,頓時陣腳大亂。糜芳率領的五百生力軍又從側面殺到,更是雪上加霜。管亥軍中雖有將領試圖組織抵抗,但在絕對的武力沖擊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一場混戰下來,圍攻太史慈的數千黃巾軍竟被殺得七零八落,死傷遍地,余者狼狽逃回大營。

劉備、關羽、張飛勒馬陣前,威風凜凜。太史慈拍馬來到劉備面前,翻身下馬,抱拳行禮,聲音激動:“敢問將軍高姓大名?從何而來?救命之恩,慈沒齒難忘!”

劉備亦下馬,扶起太史慈,笑道:“壯士不必多禮。我乃平原劉備,奉孔北海之召,特來援救劇縣。這位是我二弟關羽,四弟張飛。”

太史慈聞言大喜,眼中放出光彩:“原來是劉玄德公!久仰大名!不想竟能在此處得將軍相救!孔府君(對太守的尊稱)若知將軍已至,定然欣喜若狂!”他心中對劉備的勇武和仁義,已是佩服不已。

簡單寒暄之后,劉備邀請太史慈先回己方營寨詳談。太史慈突圍的目的本就是求援,如今援軍已到,自然欣然從命。

回到營中,太史慈詳細講述了劇縣被圍的經過以及城中的困境。原來孔融雖四處派人求援,但多無音信,眼看城池就要失守,太史慈自告奮勇,愿效仿古人,單騎突圍,前往平原求劉備(他知道劉備在平原一帶名聲較好,且離北海不算最遠)。不想剛出城不久,便遇上了已移兵濟南并及時趕到的劉備大軍。

“如今城中尚有兵三千,但多帶傷病,糧草僅夠支用三五日。管亥賊兵每日輪番攻打,全憑府君與將士死志支撐。若將軍再晚來數日,劇縣危矣!”太史慈憂心忡忡地說道。

劉備安慰道:“子義(太史慈字)放心,備既來此,必會助孔北海擊破管亥。只是賊勢浩大,還需從長計議。今夜你且安心在我營中歇息,明日我等再共商破敵之策。”

是夜,劉備召集眾將,與太史慈一同,在帥帳之中,對著簡陋的地圖,徹夜商議解圍之策。劇縣之圍,能否順利解除,劉備的青州之路,又將如何展開,一切似乎都懸于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

(本章約6700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川县| 大方县| 林州市| 濉溪县| 南华县| 双鸭山市| 灵璧县| 城口县| 湟源县| 保亭| 涡阳县| 东至县| 大足县| 西和县| 吉隆县| 丰原市| 建水县| 蓝田县| 汉寿县| 齐河县| 宁国市| 正蓝旗| 嵩明县| 鄱阳县| 海淀区| 民和| 华池县| 教育| 莎车县| 百色市| 杭州市| 柏乡县| 江安县| 分宜县| 黔南| 平江县| 阿图什市| 易门县| 昌江| 清水河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