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后,林曉坐在一家高檔餐廳里,對面是她母親安排的第五個相親對象。對方是某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談吐得體,事業有成,完全符合她母親“門當戶對“的標準。
“...所以我認為,婚姻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契約,雙方應該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對面的男人推了推金絲眼鏡,“林小姐,你覺得呢?“
林曉機械地點點頭,思緒卻飄向了辦公室堆積如山的報告。這個周末她不得不加班處理季度分析,而此刻坐在這里聽著這種毫無溫度的婚姻理論,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抱歉,“她突然站起身,“我需要去趟洗手間。“
在洗手間的鏡子前,林曉深吸一口氣,看著鏡中妝容精致卻眼神疲憊的自己。二十八歲,事業有成,卻因為單身而被家人視為“不完整“。她打開水龍頭,讓冰冷的水流過手腕,試圖讓自己冷靜下來。
回到餐廳時,她做出了決定。“張先生,“她直視對方的眼睛,“感謝您的時間,但我認為我們不合適。“
男人的表情凝固了,“我能問問為什么嗎?“
“因為您剛才說,您理想的妻子應該能夠平衡工作和家庭,但更傾向于家庭。“林曉平靜地說,“而我的事業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每個女人最終都要面對這個選擇,“男人不以為然地說,“特別是當孩子出生后。“
林曉感到一陣憤怒,“為什么男人就不需要面對這個'選擇'?“
談話很快變得不愉快。林曉提前結束了這場相親,走出餐廳時,發現外面下起了傾盆大雨。她沒有帶傘,只好站在屋檐下等待雨勢變小。
“需要共享一把傘嗎?“
熟悉的聲音讓林曉轉過頭。周揚站在那里,撐著一把黑色大傘,嘴角掛著似曾相識的微笑。他今天穿著黑色T恤和工裝褲,脖子上掛著那臺專業相機。
“是你。“林曉驚訝地說。
“看來我們總是以沖突開始相遇。“周揚笑道,“相親不順利?“
林曉沒有回答,但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我猜猜,“周揚做出思考的樣子,“對方認為女人最終應該回歸家庭?“
林曉驚訝地看著他,“你怎么知道?“
“老套的劇本。“周揚聳聳肩,“要去哪里?我可以送你。“
林曉猶豫了一下。雨越下越大,而她穿著單薄的連衣裙和高跟鞋。“謝謝,我住在金融區的公寓,不遠。“
他們并肩走在雨中,傘不算大,兩人不得不靠得很近。林曉能聞到周揚身上淡淡的木質香水味混合著雨水的清新。
“所以,你是做什么的?“為了打破沉默,林曉問道。
“自由攝影師,偶爾寫點游記。“周揚回答,“上個月剛從尼泊爾回來。“
“聽起來很...自由。“林曉斟酌著用詞。
周揚笑了,“你是想說'不穩定'吧?“
林曉有些尷尬,“我不是那個意思。“
“沒關系,“周揚輕松地說,“我習慣了這種反應,尤其是來自金融界的朋友們。“
“那天在咖啡廳,你為什么突然讓出座位?“林曉突然問道。
周揚思考了一會兒,“因為我發現爭搶一個座位很可笑,而且...“他停頓了一下,“我拍到了更好的照片。“
“什么照片?“
“一張憤怒的華爾街精英的照片。“周揚笑道,“比光影有趣多了。“
林曉忍不住也笑了,“你真奇怪。“
“這是夸獎嗎?“
“就當是吧。“
他們走到了林曉的公寓樓下。雨已經小了很多,但夜色已深。
“謝謝你送我回來。“林曉說。
周揚點點頭,“不客氣。“他猶豫了一下,“其實,這周末我在798有個小型攝影展,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林曉感到意外,“你在邀請我?“
“只是覺得你可能需要看點不一樣的東西,“周揚聳聳肩,“打破一下金融數據的單調。“
林曉本想拒絕,但某種沖動讓她點了點頭,“把地址發給我吧。“
他們交換了聯系方式。當林曉走進公寓大樓時,她發現自己竟然在期待周末的到來——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