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堪破迷霧,博望之劫
- 三國:我在曹魏當細作
- 暮夜沉雪
- 2248字
- 2025-05-09 00:10:32
被徐庶一首短歌行震驚后,曹操自以為是多了一位知己,便要留在徐庶府中飲酒。
也不知道這一家子會不會有同樣的毛病,喝多了要拉著人拜把子。
徐庶吩咐下人去準備飯菜,自己躺在那搖椅上聽著曹操講述著近期朝堂的瑣事。
首先便是鬼兵借糧的托詞已被證實為假,糧草已經被運出堵陽,路線則是到了博望坡外便不知去向。
糧草輜重可不是大軍,所留車轍深入道路,只需要安排人細細排查,快馬之下來回不過五日便能將消息傳回。
這也便令朝中的世家們松了口氣,但為何宛城卻沒發現大軍運糧的蹤跡,便也不得而知了。
“元直,我在想啊,那劉備莫非是真龍能上天入地不成?”
“怎么可能!若是他能上天入地,這些年也不至于抱頭鼠竄。”
曹操自顧自言間,侍從將燒制好的飯菜端上,見那飯食曹操驚詫。
吃慣了燉煮或是烤乃至生片,也便是古人所謂的膾,見這些炒菜奇特的樣子,曹操也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見識。
漢時并非是沒有炒菜,只是貴族們還是習慣鐘鳴鼎食,不屑于其它烹飪手段,而民間別說炒菜了,能胡亂燉點東西果腹就不錯了。
徐庶手中握的是什么,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老餮嘔心瀝血總結的美食巔峰!又豈會忍得了這個時代的飯食?
但也得感謝老祖張騫,不是他出塞帶回多種蔬菜瓜果以及香料,徐庶也難為無米之炊。
蔥姜蒜這類基礎的香料是有的,動物油脂卻只能以羊油為主,勉勉強強湊了一桌子炒菜,曹操配著胡餅吃的是不亦樂乎。
至于酒水,近日南方大戰在即,便也作罷,這點自律曹操還是有的。
見曹操身后有一魁梧的漢子,喉結正隨著曹操的吞咽不斷滾動,徐庶便問道:“不知這位將軍是?”
“許褚!”
那漢子抱拳回道,便又握緊腰間的長劍,立在曹操身后宛若一尊鐵塔。
曹操似此刻才發覺許褚跟在自己身邊一樣,右手雙指并攏,指著面前的飯菜道。
“許褚!這些菜肴美味無比,你也坐下一起品嘗!”
得令的許褚便瞬間便化作一只乖寶寶,沖著曹操嘿嘿一笑,甩著屁股擠在一邊,粗大的雙手拿起四張餅便往嘴里塞。
面前幾盤炒菜在他眼中好似是零嘴一般,幾筷子下來便去了大半,惹的曹操橫鼻豎眼,卻在許褚一次次傻笑中消散。
“元直勿怪,許褚乃是我的貼身護將,號稱虎癡勇將!”
自古忠義者,誰人可小覷?況徐庶也知這大魏虎癡之勇,乃是萬人敵也!
“丞相說笑了,許將軍乃是行伍之人,自是當豪邁!”
花花轎子人人臺,徐庶這一招是借著夸許褚來獲得曹操的好感,曹操也的確因此心中對徐庶多了些別的看法。
文人多不喜武將,而許褚力大如虎,但并不聰明,也是因此,不少文人對他的態度便只當是曹操的親衛,并不重視。
但曹操深知這跟隨自己身邊的許褚的好,亦如當年跟隨他左右的典韋,兩人何其相似,可典韋卻......
想起往日,曹操不免悲懷,但也只是一瞬便收斂起來,望著被許褚霍霍的飯菜,已是吃飽的曹操便向徐庶問道。
“我聞元直還在尋思巢,可是那益州商人販賣的并非元直所需?”
這個問題曹操一直憋在心中,畢竟他也偷偷去搞了兩只,放飛后便沒有飛回。
徐庶早就知道這老小子會問,便也可惜的感嘆道:“那商人所販確為思巢,奈何圈養未熟,失了一只,便未撤了那告示。”
“若能讓百姓尋來換些錢財換些糧食,倒也算是一番好事......”
此話說的有些冠冕堂皇了,曹操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他沒辦法繼續這個話題。
果然,提及糧食曹操便沒了興致,反倒是將話題引到了徐庶飯前所作的那首詩上。
作為建安文風的奠基者,曹操的文學造詣算是漢末雙雄中最高的。
什么?你問為啥不是三雄?因為東吳杰瑞不配!
可能是由于曹操才是那原作者,這首詩詞鑒賞起來,很多解讀都與徐庶在后世所學的不同。
要不說是原作者來考自己的詩詞都拿不到滿分呢?徐庶只是稍稍將后世語文課本上的扯淡拿出來,曹操便驚為天人。
恍然大悟中不免細細考量著徐庶的解釋,雖然說的很對,但總覺的是故意在拓展些有的沒的。
許褚聽不懂這些,將僅剩的一張胡餅拿到手里掰成兩半,將菜碟中的汁水榨干才滿意的喂到腹中。
見許褚的吃相,兩人也便笑了起來,許褚見曹操笑便也跟著笑。
“癡貨,你笑什么?”
“丞相高興俺就高興!”
見君臣這般,徐庶也知曹操對這許褚是何等的信任,能毫無顧及的打趣,這大漢上下也恐怕只有許褚一人了。
曹操本想再說說那首詩,庭院外卻傳來了程昱的聲音。
“丞相!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向外望去,發冠傾斜的程昱手提襦裙,腳下還是被門檻絆了一下,卻也不在意,朝著曹操奔來。
見這般急切的程昱,曹操心中微微一頓,他似乎知道程昱要說的事。
“丞相!我們都被騙了,那糧草根本沒有運出博望坡!”
“博望坡之左有一山,名曰豫山,右側有林名曰安林!”
程昱氣喘吁吁,卻仍未曾停下,繼續說著自己這些天思索的猜測。
“其道寬處可達百十丈,逼仄之處僅有幾丈。”
“若是那劉備故意以車馬壓出車轍,而后將糧草藏于豫山、安林中,靜待夏侯將軍而來......”
說到這里,程昱無法將后續的結果說出,曹操聽聞突感不妙,急聲問道。
“夏侯惇現在行于何處?”
程昱深呼一口氣,坦言道:“而今已至堵陽,今夜便可入博望坡而至宛城......”
堵陽糧草被毀,夏侯惇必然不會過多停留,況宛城距離博望坡不遠,急行軍前往宛城倒也不算是昏招。
指尖不斷敲擊著桌面,曹操望向徐庶問道:“那劉玄德現有多少人馬?”
這個倒不是什么秘密,徐庶便也如實回答道:“應在萬余人左右!”
萬余人!這個數量還在承受范圍內,曹操思索著方才程昱的猜測,心中估算著最壞的打算。
即便是夏侯惇遇襲,應當不至于損兵折將,程昱自然是看出了曹操的想法,悲聲道。
“丞相!那劉玄德所劫糧草可正在博望坡!”
“若是大軍行至逼仄之處,以火燃糧草加突襲其后輜重,大軍......必亂......”
曹操懸著的心,終于是死了,徐庶也終于在這兩位的猜測中,想明白了諸葛亮所設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