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禹啟的本命飛劍正式出現過,禹啟也正式成為了一名劍修。他甚至是天玄界有史以來第一位劍修。醒過來之后的禹啟迫不及待地亮出了自己的本命飛劍,果然如同夢老所說,與自己心意想通。令人驚奇的是,自己的本命飛劍似乎還有自身的意識,不停得給禹啟反饋一些它的想法,雖然很模模糊糊,但卻是真實存在。
禹啟感受著自己的本命飛劍傳遞而來的想法,原來自己的本命飛劍還有一項特殊能力,那就是可以一分為二?;蛘哒f自己其實是有著兩把本命飛劍,但其中一把,永遠隱匿在一把之下,所以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能發現??墒钦f,這是殺人越貨,背后偷襲的絕佳手段。
而禹啟也給自己的本命飛劍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天下。沒有什么特別意義,就是覺得天下這個名字夠霸氣!
夢老看著面前和自己的本命飛劍玩得不亦樂乎的禹啟,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因為前世那個淡然的小伙子,今生終于不同了。但他也不忘和禹啟說了如何溫養本命飛劍的方法。其實也簡單,就是把它放在丹田之中,運轉劍經就可以了。隨著禹啟自身實力的增強,天下的實力也會隨之加強,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成長。
離開了天夢界之后,禹啟回到了現實世界,迫不及待地召喚了天下出現,果不其然,在禹啟念頭一動之后,天下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圍繞著他開心地轉圈圈,在他又一個念頭之后,天下就消失在她面前,出現在了他的丹田之中。就這樣,禹啟滿意地點了點頭,出了自己的房間,開始一天的修行了。
不過作為禹家的繼承人,天天修行也不是一回事。這不,趁著禹父休沐,打算帶著自己的妻子還有禹啟禹青去郊外踏青去。畢竟作為吏部尚書的禹父,可以說是整個天玄帝朝最為忙碌的幾人之一,上得完成圣皇的指令,下得安撫群臣,支撐起整個帝國的運轉,想要照顧到自己的兩個孩子,基本上是沒有時間的。
因此,在這難得的休沐時節,他也想陪一下自己的孩子們。而聽到這一消息的禹啟和禹青也是異常興奮,小孩子么,總是想要出門去看看,而且有了上次禹啟帶著禹青偷溜出門而產生的糗事,和禹啟那一個月才養好的屁股。禹啟已經不敢再偷溜出門了,所以這次和父親母親一道出門的機會,他就覺得更加興奮。
作為天玄界超級豪門的禹家,雖然在正式出門的時候有一套繁瑣的禮儀,但帶著自己家人出門踏青之時,卻沒有那么多的規矩。坐一輛馬車,再帶上幾個守衛就可以了。唯一讓禹啟覺得不開心的是,禹父在出門時,將夫子也請了過來。說什么夫子在家教導禹啟,屬實辛苦,這次想著一起出門游玩。
夫子看著極力邀請自己的大弟子,笑了笑也就答應了,因為的確很久沒出門了。于是幾人各種上了馬車,禹啟,禹父,夫子一輛。禹母和禹青一輛,共同朝著郊外而去。
禹啟坐在馬車里面,看著馬車在京都寬闊的街道上穿行著。也是很興奮的。雖然他的甚至已經可以覆蓋整個京都,只要他愿意,除了一些特殊的地方,他可以隨時隨刻知道他想知道得一切。但這個跟用自己的眼睛親自看到,自己的耳朵親自聽到感受到的還是有區別的。因此,禹啟對外面的一切還是非常好奇的,碰到有什么不懂的,也會立馬詢問禹父和夫子,禹父和夫子也會欣然回答。
這種和諧的畫面,知道禹啟看到了一幢樓,上面的牌匾上寫著春花樓的時候,情況變了。
作為好奇寶寶的禹啟,看到這個春花樓,就覺得奇怪,因為這個樓名字取得很大,春花樓。那它夏天要怎么辦,秋冬的時候是不是都得改呀。于是詢問禹父,這是干什么的呀。
聽到春花樓這三個字,禹父那欣然的表情一下子疆了,這春花樓,他當然知道是干什么的,但這個不能跟禹啟說呀,最起碼不能跟這個年紀的禹啟說,不然被自己夫人知道了,那指不定是什么后果吶,于是,禹父輕咳了兩聲就說:我學識尚淺,不太懂這個春花樓的用途,啟兒的這個問題,不如讓夫子來作答吧。哈哈哈哈,夫子,你來回答一下啟兒吧。
禹父笑得很尷尬地看向了夫子,夫子沒好氣地看著這個自己曾經的弟子,現在的朝廷重臣,對著禹啟說:就是個普通的樓,以后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現在不許問,也不能讓別人知道。如果以后讓我知道了你跟別人討論著這個事情,我就讓你知道一下老夫的浩然正氣的厚重。
聽到了夫子的話,禹啟一下子安靜了。雖然還是好奇,但這點好奇心跟夫子的浩然正氣比起來,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好奇的種子也埋下了。心里想著,下次一定要來看看這個春花樓里面到底是干什么的。
馬車平穩且迅速地行駛著,不久之后便來到了郊外踏青之處。正處于風和日麗,春暖花開的時節,因此郊外踏青之人也繁多,不過大多都是達官貴人或者富甲一方的人,畢竟真正的百姓是沒有時間。也回來來踏青。雖然天玄朝可以說是國泰民安,但百姓依舊清貧。
看了這郊外的美景,禹啟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就撒潑去玩了,順道還帶上了自己的妹妹,畢竟自己的妹妹要自己寵,帶著她一起玩,雖然平時她經常跟父母告狀。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跑著跑著。禹啟和禹青就沒了身影,不過禹父禹母也不擔心,禹啟自身的實力已經在那里了,況且還有暗衛在暗中保護著,而且還在京都,還能翻天不成。哪怕這個天真的翻了,他這個吏部尚書也有辦法把這個天給再翻回來,這是他的底氣,也是作為禹家后人,禹王朝繼承者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