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掐脖子就斷氣,松一松就曬臉
- 抗清:讓大明再次偉大!
- 聽風煮雨夜
- 2034字
- 2025-05-22 08:49:37
白銀五萬兩,糧食兩萬石。
這個數字是朱肅淮昨夜和王赦研究了一夜,所得出的蕭縣士紳大戶所能接受的極限。
蕭縣地處中原,臨近徐州,距離大運河也不遠,乃是富庶之地。
這個數字聽起來雖多,但士紳們最多肉疼一下,不至于到要和小袁營玩命的地步。
語罷,不管士紳們的反應,朱肅淮接著說道。
“王赦,你來給諸位士紳分配一下具體份額。”
他身邊的王赦聞言,站出來領命。
“小人明白!”
“何家為蕭縣最大的大戶,就多出點,五千兩白銀,二千石糧食。”
“王家出四千兩白銀,一千六百石糧食。”
“宋家出三千五百兩白銀……”
說話間,王赦將列好的明細單子拿給堂內的士紳們。
看著手上的單子,士紳們紛紛叫苦不迭。
“將軍,這……這數額是不是太大了些?”
“是啊將軍,我等士紳家大業大,雖有進項,但每天一睜眼也是許多人等著吃飯,這么大的數額,我等只怕是拿不出來……”
“還望將軍寬恕一二。”
“……”
朱肅淮聞言,只是面無表情的看著他們。
冷笑一聲道。
“少廢話,就這個數字,我給你們三天時間,把銀子和糧食湊齊。”
“如果湊不齊,那本都統親自派人抄家!”
朱肅淮此言一出,原本還吵吵嚷嚷的士紳們瞬間沉默了。
朱肅淮接著道。
“闖賊在河南是怎么對待大明的士紳宗室的,我想諸位應該也有所了解。”
“本將軍心善,故而不想將諸位士紳逼上絕路。”
“但諸位也別以為本將軍好欺負。”
“諸位配合本將軍,募捐助餉還好說,可若是不配合,就別怪我效仿闖賊,給諸位上夾棍了!”
朱肅淮可太了解這些士紳了。
掐脖子就斷氣,松松就曬臉。
想讓他們配合工作,就不能給他們好臉。
對士紳來說,刀槍是他們唯一能聽得懂的好言相勸。
否則,這幫人也不至于甲申國難,滿清入關,屠刀砍到腦袋上了,這才想起來要抗清。
但凡他們能多交點稅,大明也不至于亡國。
說罷這些,朱肅淮沒有再和士紳們繼續啰嗦的想法,轉身走出縣衙大堂。
剛出大堂,便見朱恭榆迎了上來。
“都統,縣內的糧倉,縣庫,武庫的物資統計出來了。”
說話間,他將一個賬本遞給了朱肅淮。
朱肅淮接過賬本,就開始翻閱。
蕭縣之戰繳獲物資詳情:
白銀三千四百兩,糧食七千石,長槍二百桿,大刀三百把,鳥銃40支,開元弓60張,棉甲20領,布面甲三領,佛郎機炮一門,虎蹲炮一門……
此戰他們之所以能在縣庫中繳獲這么多糧草銀兩,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秋稅剛剛收完,還沒來得及運走,收上來的糧食白銀都存放于縣庫內。
故而,小袁營此戰才能有這么大的收獲。
簡單翻閱了一下繳獲清單,朱肅淮有些驚喜,竟還有火炮。
雖然都只是小炮,質量也不見得有多好,但火炮就是火炮,這玩意在戰場上的作用是決定性的。
即便實際殺傷力不行,可光是火炮開火的威勢,也能對己方大軍的士氣有極大的鼓舞。
想著這些,開口吩咐跟在自己身邊的何大。
“何大,你去調集人手,征召民夫,先運三千兩白銀,五千石糧食去往徐州,增援徐州戰事。”
何大點頭應下。
朱肅淮又轉頭將目光看向朱恭榆。
“文順,你這邊著手準備利用剩下的物資,在蕭縣內外進行施粥,賑濟災民。”
“并準備從災民中甄選兵員,募集成軍!”
這年頭,到處都在鬧饑荒,有糧食就不怕沒兵。
朱恭榆點頭表示明白。
在何大離開后,朱肅淮又刻意對朱恭榆做出交代。
“募兵的時候,如果遇到好苗子,盡量留在咱們老營……”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徐州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攻下來的,朱肅淮接下來大概率得在蕭縣待一段時間。
故而,他準備要借著這段時間,對歸于自己統領的老營進行一下整訓。
不求短時間內將麾下部隊練成精銳,最起碼要讓他們上了戰場能夠聽得懂鼓號,看得懂旗令。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稱得上一句合格的士兵!
當然,整訓的同時,擴兵也是必須的。
現如今小袁營的后勤錢糧都在他手上握著,募兵的事情也是交由他負責。
這么大的權力在手,不趁機從中給自己撈點好處,朱肅淮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隨后,朱肅淮又帶著剛剛招降的劉勝,陳旺等前往了戰俘營,準備著手收編那些蕭縣之戰被俘的明軍。
如今的小袁營中并沒有會操炮的炮手,好不容易繳獲的火炮想用起來,還是得打明軍俘虜的主意。
除此之外,他還命人在蕭縣收攏工匠,郎中等專業人才,準備要著手組建為大軍制造兵甲器械的匠營,組建傷兵為傷兵提供治療的醫務營。
等這些工作完成,小袁營的戰斗力絕對可以提升一個檔次。
說話間,一名傳令兵飛馬來報。
“報,啟稟都統,我軍老營主力到蕭縣城外了!”
朱肅淮抬頭應了一聲。
“好,立即安排我軍老營于蕭縣城外扎營。”
小袁營這次打蕭縣,是為了從蕭縣獲取糧草物資,然后好攻打徐州。
可糧草物資需要人來運輸。
靠騎兵來運輸糧草,顯然是有些大材小用。
故而,在朱肅淮帶兵對蕭縣發起突襲的同時,老營也是被從徐州調來蕭縣。
主要任務是駐扎蕭縣的同時,也肩負起轉運糧草物資的重任。
而騎兵,則是會在老營步卒抵達蕭縣后,被調回徐州城下。
朱肅淮帶來突襲蕭縣的三百騎兵,是袁時中的親兵營,這次只是暫時歸他統領,而不是直接調給他了。
說白了,目前朱肅淮手底下的軍隊,只有老營的一千余人。
還都不是什么精銳!
這也是朱肅淮決心要借著便利,對老營進行整訓和擴軍的原因。
朱肅淮飛身上馬,帶人向城外行去,準備要去親自安排部隊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