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第七盞狐火

暮色似祖母綠的綢緞披在松針編織的穹頂,七團幽綠的磷火在林間跳起古老的圓舞曲。

老者在石臺上燃起松枝,煙霧中茶香與松脂味交織,裊裊縈繞在他布滿褶皺的臉上,仿佛每一寸年輪都在訴說著過往。

“昨夜王嬸家的貍貓叼著塊金箔進了梅林,今早張福叔在泉邊撿到一枚銅錢,上面沾著古怪的紅銹。”年輕人攥緊手里的木鐮,指甲深深嵌進掌心,眼神閃爍著驚恐與好奇。

老者輕咳著敲了敲鍋沿,水汽中浮現出時光的殘影:“貪多嚼不爛。”他的聲音如同松木斷裂,每一道年輪都承載著祖輩的訓誡,“這火苗是祖輩留下的試煉,每年都會出現,但真正的寶藏從來不在山林,而在人心。”

當深藍色夜幕覆蓋群山時,七團磷火突然躍動出不同的色澤。最西邊的那團漸次泛紅,化作蜷曲的赤色光暈,輕巧掠過巖壁。古老的符文在青石上復蘇,金色線條流淌出溫潤光澤,恰似祖先刻下的智慧箴言。

人群自發圍成圓陣,將發光的石臺護在中央。他們將懷里的舊物輕輕放在符文中:褪色的布偶、缺口的陶罐、銹跡斑斑的魚鉤。隨著祭品的擺放,符文緩慢拼湊出一扇斑駁的木門,門上浮現出七顆水晶般剔透的凹槽。

“這是考驗,不是饋贈。”老者的聲音在夜風中擴散,“祖先早有箴言:當貪念化作七色之火,唯有同心才能守護家園。”

當第一縷光從門縫溢出時,最西邊的那團狐火突然裂開。鮮紅的觸須試圖侵入符文,卻被人們伸展的雙掌截斷。青年們用身體圍成防護圈,孩子們將螢火蟲裝進罐子照亮,老人們吟唱著世代相傳的歌謠。赤色光暈在眾人的守護下慢慢褪去,最終化作七顆晶瑩的水珠融入門扉。

黎明時分,殘月低懸。那扇由眾人守護的木門上,符文已變成繁茂的青藤。門后傳來潺潺溪流與鳥鳴,卻無人急于推開。年輕人將懷里的干糧分成小塊分給老人,孩子們把采集的野果倒進公共的陶罐,婦女們將布偶上的線頭織成溫暖的手套。

巡山隊的火把照亮林間時,只見數十人圍坐成圈,正將各自的祭品重新分發給需要的人。老者的掌心托著最后一顆水珠,里面浮動著七色微光:“第七盞狐火熄滅之時,便是我們學會分享之日。”

當秋收祭典再次舉行時,林間多了一座石碑。碑文上鐫刻著每人的名字,以及七顆深淺不一的凹槽。每年這一天,人們都會將收獲的糧食倒入槽中混合,再分給每個家庭。

多年后,當外地商隊經過此地,看到村民們用共同磨坊加工的面粉、共享果園的果脯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里的每個人都在守護著第七盞永不熄滅的狐火——那是一盞用信任與分享點燃的永恒之光,映照著人間最樸素的真諦。

老者在茶香中輕聲自語:“當人們學會用雙手守護彼此,七色之火終將化作滋養萬物的清泉。”

而那夜林間未熄的第七盞狐火,在晨曦中化作七顆露珠,悄然融入村民的掌心,成為他們血脈里世代流淌的溫暖記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昌县| 浦东新区| 汾阳市| 广南县| 竹北市| 晋州市| 积石山| 石柱| 基隆市| 广西| 旬阳县| 德格县| 县级市| 台山市| 盐边县| 美姑县| 巨野县| 兴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禹城市| 集安市| 九寨沟县| 南丰县| 明星| 龙山县| 右玉县| 揭西县| 壶关县| 济阳县| 施秉县| 探索| 武乡县| 永吉县| 土默特右旗| 临沧市| 油尖旺区| 福鼎市| 西平县| 旺苍县| 古浪县|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