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戴曉軒召集了全體隊員,在會議室開了一次碰頭會。周圍的警員們神情嚴肅,只有桌上的咖啡杯冒著熱氣,為這個寒冷的冬日帶來一絲溫暖。
“各位,現在我們來匯總一下目前掌握的信息。“戴曉軒站在投影屏前,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位隊員,“陳宏,你先匯報一下尸檢結果。“
法醫陳宏推了推眼鏡,拿出一份報告。“吳悅,21歲,死亡原因是頸部動脈被切斷導致失血性休克。致命傷是一道貫穿頸部的刀傷,刀口整齊,說明兇器非常鋒利,刀身寬約2.5厘米,符合西式牛刀的特征。“
他點擊遙控器,屏幕上顯示出清晰的傷口照片。“關鍵是,死者背部還有三道刀傷,傷口方向一致,是死后造成的。根據尸體僵硬程度和冰凍環境下的尸體變化,我推斷死亡時間在昨晚八點到十點之間。“
戴曉軒點點頭:“痕檢科的范晨,你這邊有什么發現?“
范晨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站起身來。“除了陳剛的指紋和鞋印,在現場只發現了嫌疑犯的一組鞋印,42碼,應該是一雙運動鞋。從腳印的壓力分布來看,嫌疑人體重約在75公斤左右。“
范晨調出幾張鞋印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從腳印的分布可以看出,兇手的步伐平穩有序,這說明他很可能是有預謀的,而且對自己的行為很有把握。“
戴曉軒眉頭緊鎖,問道:“冷凍庫內有沒有發現兇器?“
“沒有,“范晨搖頭,“兇手很可能帶走了兇器。我們在現場沒有發現任何兇手的指紋或DNA樣本,兇手很謹慎,可能戴了手套。“
戴曉軒轉向胡陽:“監控錄像分析得怎么樣了?“
胡陽擺弄了一下電腦,投影屏幕上顯示出幾段監控畫面。“這是我們從商場監控中提取的關鍵畫面。吳悅下班后,于19:10分離開了化妝品柜臺。“
畫面切換,胡陽指著屏幕上模糊的身影:“在19:25分,有一個穿深藍色外套的男性出現在商場后區走廊,他戴著口罩,帽子拉得很低,基本看不清面容。從體態來看,身高約180厘米左右,體格健壯。“
他按下播放鍵,畫面中吳悅走向冷凍庫方向,而那個神秘男子則在不遠處尾隨。“問題在于,冷凍庫門口的監控壞了,所以我們無法確認兩人是否一起進入了冷凍庫。更糟的是,我翻遍了所有監控,也沒找到這個男子離開商場的畫面。“
“這就奇怪了,“韓小美皺眉道,“他總不能憑空消失吧?“
胡陽聳聳肩:“商場的監控覆蓋并不完善,有不少死角。他可能利用這些死角離開。“
劉一凡接過話:“我負責調查冷凍庫的值班人員陳剛。經過詢問和核實,昨晚七點到十點期間,陳剛一直在市中心的KTV與朋友聚會,有多名證人可以證明。而且KTV的監控也證實了他的不在場證明。“
“那么冷凍庫是如何被打開的?“戴曉軒追問。
韓小美回答:“陳剛的鑰匙確實存放在保安室。我們詢問了昨晚值班的保安,他聲稱鑰匙一直鎖在保安室的抽屜里,沒有人來借過。不過保安室內并沒有監控,無法確認他的說法。“
秦若霜補充道:“我詳細詢問了商場的管理層和保安。商場有兩名管理人員昨天值班,但他們下午兩點就下班了。至于保安,昨晚只有一個人值班。我已經逐一核查了他們的背景,暫時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
戴曉軒問道:“秦隊,從犯罪心理學角度,你對這個案子有什么看法?“
副隊長秦若霜在警校期間副修犯罪心理學,精通犯罪心理分析與犯罪嫌疑人審訊技巧。
秦若霜深吸一口氣,開始分析:“根據現有證據,我認為兇手是20歲至50歲之間的男性,單親家庭或已經離異。因為戴了口罩和手套,可以判斷他有反偵察意識。然后他在監控壞了的情況下作案,甚至可以在作案后避開監控離開,他很可能是商場員工,或者是經常出入商場的人。”
“兇手在死者死后,在她背后劃了三刀,我相信這是兇手的簽名。基于以上幾點,我傾向于認為這是一起連環兇殺案,所以我初步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
戴曉軒:“是不是連環兇殺案,先不下定論,在現階段,我們確實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但你是怎樣得出,排除熟人作案這個結論的?”
秦若霜解釋道:“我的理由有以下幾點:第一,兇手選擇冷凍庫作為作案地點,這本身就增加了作案的風險。如果兇手是死者的熟人,他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更加隱蔽、更容易控制的地點。如果是熟人作案,往往會帶有情感因素,沖動犯罪的可能性更強,未必會選擇增加犯罪難度的環境。”
“第二,兇手從背后偷襲。雖然這不能完全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但通常來說,熟人作案更容易發展成面對面的沖突。背后偷襲,更符合陌生人作案的特征,且為了減少受害者的反抗,追求一擊斃命。”
“當然,也不排除熟人之間存在極深的矛盾,導致兇手選擇這種方式。但結合第一點,兇手在如此周密的計劃下,選擇背后偷襲并追求一擊致命,更像是陌生人作案,為了避免任何不確定因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兇手在死者死后,還在她背部劃了三刀。這種儀式性行為在連環殺手中比較常見,通常被稱為兇手的'簽名'。我懷疑這不是他第一次殺人。另外,他選擇在死者背后劃刀,而不是面部,說明他可能不是出于個人仇恨,而是某種強迫性的行為模式驅使。”
范晨皺眉:“可是你明明說,嫌疑犯對萬隆商場十分熟悉,所以死者也可能認識他啊。他有可能剛巧利用了自己熟悉的環境,更好地實施犯罪。”
秦若霜看著范晨:“你說的有道理,嫌疑人對萬隆商場熟悉,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但是,熟悉商場并不代表死者就一定認識他。萬隆商場里有三十多間門店,死者吳悅只是其中一間化妝品店的柜姐。即便她在商場見過嫌疑犯,也極有可能只是擦肩而過,根本不會認識對方。退一步說,就算他們認識,也可能只是點頭之交,不足以構成熟人作案的條件。”
“死者被安置在冷凍庫的角落,并非隨意丟棄,而是經過精心擺放。這種行為表明兇手對死者有著某種扭曲的'珍視'。冷凍環境可以減緩尸體腐爛的速度,兇手很可能希望死者保持這種'完美'狀態。這種保存的欲望,結合那種端坐的姿勢,暗示著兇手可能將死者視為某種'紀念品'或'藝術品'。“
范晨皺眉:“你的意思是,他殺人不僅是為了殺人,還為了……“
“為了創造。“秦若霜接過話,“在他扭曲的心理世界里,他可能把自己視為一個藝術家,而死者就是他的作品。死者的端坐姿勢,加上被安置在那個被食品圍繞形成的'舞臺'中央,就像是被展示的藝術品。“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沉默,秦若霜的分析讓大家感到不寒而栗。
戴曉軒打破沉默:“好,接下來我們分頭行動。小韓,你負責深入調查死者吳悅的背景,看看能否找到其他線索。胡陽繼續分析那個神秘男子的體貌特征。范晨和小劉,你們去排查商場所有能接觸到冷凍庫鑰匙的人員。“
刑警隊又開始為新一輪的調查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