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塵世篇序幕

  • 虛構世學
  • 堂吉訶德二世
  • 8135字
  • 2025-08-23 01:54:01

三相三源三性力,蓮花綻開再創世(塵世篇序幕一)

三位一體再次顯化為創世之蓮,在寂護蓮花心再次創造“人”之后,這七個以上不同階級的人沒有可以用來“生活”的地方,他們只能飄在濁氣中、漂在清水中、浮沉在清濁交織之間。

雖然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見到、聽到、感受到三神,但是這種生活仍然還是非常難受的和苦惱的。他們的禮贊聲、苦惱聲和祈愿聲傳到三神的耳中、心里和冥想,三神于是決定要給眾生一個可以用來“生活”的地方——寂護蓮花生復制了手中的蓮花,飄在濁氣中,濁氣中的眾生全都飄到蓮花上;庇舍夫顯浮復制了手上的妙界神輪,漂在清水中,清水中的眾生全都漂到妙界神輪上;林迦魯樓羅復制了身邊放著的滅世三叉戟,首三叉連接上蓮花,尾三叉套在妙界神輪上,浮沉在清濁交織之間的眾生全都待在滅世三叉戟上。隨著三件神器的連接、合三為一,它開始發生變化,逐漸變成了一朵蓮花,妙界神輪化作為根、滅世三叉戟化作為莖、蓮花長在根莖之上。

緊接著,三神分別施展偉力在那朵蓮花上,而當創造—維持—裁決的三相之力合為一體,那朵蓮花便形成了具備海陸空的世界/塵世。于是,眾生便可以生活在世界/塵世上了。這是夢宇宙中的一次夢鄉的顯化,也是心動論時的一個小世界跳動,更是大業力內的一絲情緒的起伏,總之,都是空(清濁同流)的大世界(大宇宙)的無窮小變化。

這個時候的塵世上的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意志,他們在寂護蓮花心的八相指導下,會有各種各樣的成長形象——嬰兒、小孩、男女、俊杰、老頭等,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限制他們的壽命和分化為三性與異同,于是,絕大部分人既不追求“飲食男女”、“權利與富貴”和“無量壽光”,也不需要“求真理、重歸于空”“求偉大、無上權勢”“求圓滿、解離苦海”。只有小一部分人或去追求真理,重逢三神與歸于空,或去聽取黑矮人的“引誘”,開始對塵世間的一切進行“詆毀”“破壞”和“控制”。

創造神寂護蓮花生去詢問一下維持神庇舍夫顯浮“接著有什么問題嗎”,庇舍夫顯浮則認為是因為毀滅神林迦魯樓羅的裁決意志太過于“決絕”了,于是,二神一起去勸勸林迦魯樓羅,林迦魯樓羅同意了。隨后,他便將“宇宙之莖”——滅世三叉戟尾三叉上的三源性,結合一部分首三叉上“小三神之力”,開始分化出“三性之力”——陰平陽(女/雌~平衡/交合~男/雄),三性力注入塵世之后,塵世便開始產生“女/雌~平衡/交合~男/雄”的性別分化,塵世間的眾生開始飲食男女。

在這個時候,寂護蓮花生看著“三性之力”的產生,不由自主回憶起在至高相三神合一時,自己似乎是用頭創造了第一等人,用嘴創造了第二等人,用手創造了第三等人,用肚子創造了第四等人,用大腿創造了第五等人,用腳創造了第六等人,身體上的濁垢在清水中洗凈后創造了最下等人。于是,他用腦海連接第一等人——“你們繼承了‘我’(至高相是三神合一,故亦稱為“我們”,但主導意志是寂護,故自稱是“我”)的智慧和能力,因此,你們是‘眾神’吧,然后就按照你們繼承的多少來確定地位和責任。”

緊接著,他用言語召來第二等人——“你們繼承了‘我’的才華和言論,因此,你們是負責與‘我’或者是與諸神溝通的塵世間的職責與任務吧,然后就按照你們得到的才能去傳播知識?!蓖粫r間,他用掌聲傳喚第三等人——“你們擁有了‘我’雙手上各種不同的力量和領袖智慧,因此,你們是塵世間的統御者吧,然后就去找適合的地方成為統御者?!?

隨后,他略微停頓了一下,黑矮人“不滅于世”的靈魂又在地獄里向自己祈愿了。他不再想回應了,但是還是在塵世間的最外圍——最窮苦、最黑暗、最先受難的地方復活了極小一部分想不明白的黑矮人,消去了他們的無量壽命(比當時的塵世間的眾生短了許多,但是沒有“內斗”和“戰爭”而免于再次縮短壽命,反而是比后續的人高)、大大減少大世界級的欲望和能力、并且施加“詛咒”——他們不能繼續不滅于世,而是靈魂會得到裁決的結果與圓滿的判定。這件事情也可以說是神——人——魔的故事起源原因了。

在解決問題后,寂護蓮花心繼續思考前一個事情,他用肚子產生“咕咕”聲傳達到塵世間的第四等人,而第四等人的肚子里也發出了“咕咕”聲,于是第四等人自然而然就開始在第三等人的領導下,圍起區域和資源,向更下等的人收取稅務、供奉和獻禮。而塵世間的更下等人的肚子里也發出了“咕咕”聲,他們只能在第三等人的統御下、第四等人的催促和指揮下,開始了農作、畜牲和漁獵,也有一部分更下等人開始了種植、織造、修理、建造等工作,這些大部分都是由腿生的第五等人在承受。

塵世間的生活分層就算是基本形成了,眾生便開始了“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權利與富貴”在這前后一段時間內其實仍然還是不太明顯的。

滅世三小劫,顯化三世身(塵世篇序幕二)

塵世間的構造和狀態基本固定好后,維持之神庇舍夫顯浮慵懶地躺平在源流清水之海上,隨心漂流,在閉目養神(沉睡)中用心識遍觀世界的萬事萬物、因果輪回,用心動論隨時隨地預備著解決和平息任何非正法的、非正確的、非正常的顯現出來的現象。而毀滅之神林迦魯樓羅端坐在清濁交織著的無限遠處,閉目冥想著。創造之神寂護蓮花生又開始沉浸在自己的夢鄉中,沒有繼續給塵世間的某些事物分配責任或意識。

很久很久以后,在諸神、祭司、圣賢、領袖等指揮下,人類已經建成了第一個巨大而統一的神仙~神權~王權的遠古國家,他們在無量壽光中進行祭神、頌經、傳道、王權統治、飲食男女等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這個時代在后世被稱為“哈拉帕王國”時代(傳說中的王國,在不同的塵世篇釋義中有不同的說法和故事情節)。而在這樣長的時間里,住在塵世間最外圍的黑矮人一直都不甘心于窮苦、平庸無用和活在塵世與化作亡靈之間的壽命輪回,于是,不斷地利用“欲望”去“引誘”當初在塵世未現時已經被“引誘”的人替他們去不停地“詆毀”諸神與祭司、圣賢,“破壞”正常的國家政治與社會生活和嘗試“控制”或統治這個王國與塵世。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雖然黑矮人的行為因為不是他們直接的行為,而且那些被“引誘”的人也是如此“愚蠢無知”,做的事情幾乎就是如同隔靴搔癢,基本都是沒有任何波瀾,所以沒有引來三神的審判,但是還是有那么一兩件可以說是引發了些許波瀾,甚至是崩塌的:

第一件事是國王和其皇族、以及一些第三等人的后裔(即血緣貴族)被黑矮人的智者老頭傳授過知識的人蠱惑。他們首先不滿足于塵世間的萬物眾生都是無窮壽命,認為這是讓他們失去了權力和領袖的意義;其次,祭司和圣賢被分配了才華與言語,卻不愿意分享所有的知識與智慧給所有人,認為這是特權和自私;最后,諸神明明只是與他們源出一處的“兄弟姐妹”,卻可以天生擁有智慧和神力,而且不需要參與祭祀、領導、傳頌、生活等就可以享受福報,這是絕對的不公平和罪惡!在這樣的思想下,第三等人和更下等人直接選擇暫時團結一致,他們逼迫著第二等人要么分享所有的知識和智慧,要么詆毀、破壞和推翻“高高在上”的諸神。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等人放棄了一切,逃離了哈拉帕王國,有的卸下一切融入其他人中,有的拋棄一切逃進荒野高山深林中,有的將自己刮骨削肉,將自己的身體既不祭供給諸神,也不贈予其他人,而是奉獻給了三神(由于沒有壽命限制,這樣的人并不會死亡,而是以泥土人、樹葉人之類的狀態存活著),還有的更加直接,召集了信任自己的人,開辟新的國家“理想諸國”或者是直接逃到塵世最外圍去當人的“難民”或者當魔的“老師”。

諸神在失去人的信仰后失去了大量的神力,因而十分生氣,發動了一次“神人大戰”,小威力的神雖然一開始仍然占據著小規模的絕對優勢,軍隊直搗黃龍,幾乎是一路平推,差點打敗人們,但是在哈拉帕王國諸位領袖和“理想諸國”的參戰,諸神的隊伍瞬時之間就被打垮,本來就是小神、弱神的那些甚至是一哄而散,幾乎是完全沒有相持之力的。戰后,諸神狼狽逃回老家。哈拉帕王國似乎是贏下諸神,他們舉杯暢飲,通宵慶祝,完全失去了防備心理。

三神清晰明白這一切的發生,他們并不會去太過偏愛“誰”,因為“誰”即他們,他們即“空(清濁同流)”,這不過是“空”的一剎那罷了,是完全沒有達到需要他們去干涉的程度。

在戰后不久,黑矮人知道了人神大戰的結果后,十分興奮。他們組織了一支大軍浩浩蕩蕩地沖殺哈拉帕王國的境內,人們不會死,但能感受到痛苦和恐懼,黑矮人不費多少氣力就打敗了先前打敗諸神的強大力量。他們開始散發起更大的妄念來,甚至已經計劃好打敗諸神和統治塵世。

這樣的情況下,“理想諸國”回收了殘余力量,這讓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只能在怒火中出逃,哈拉帕王國各地方至此只能各自為戰。

黑矮人的軍隊開始進攻“理想諸國”,“理想諸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戰斗和損失,又在祭司和圣賢的指揮下,對諸神進行祭祀,諸神的力量逐漸增加、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一下子就加入了戰斗中。黑矮人軍隊“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攻勢瞬時被打破了,“理想諸國”和哈拉帕王國的部隊全部合到一起,圍攻黑矮人軍隊,黑矮人的美夢一下子就醒來了,黑矮人灰溜溜地逃回了塵世的最外圍。而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又再借用“三神讓我們成為領導者是正確的,你們可不能破壞這個正法?。 敝T神和“理想諸國”都表達出無所謂的態度,戰斗結束就各回各家了。哈拉帕王國的人雖然接受了他們的無能回歸,但是已經產生的嫌隙真的是十分難以縫合的。

又過去了許多時間,第二件大事發生了:諸神中出現了一個自稱為“了解一切、包容一切、救贖一切、三位一體”的、擁有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親自蓋章認證、以及“理想諸國”和哈拉帕王國的最多信仰者的“唯一者”——自稱“天啟”的神。他的神力幾乎是塵世間的創~維~毀的顯化一般(只是強于塵世間的所有人,并不能超越塵世之蓮的力量)。就連黑矮人中的各層次間也有大量自詡為祂的信仰者,這讓諸神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于對其都是敬畏的。

某天,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又想要統一塵世間的所有地方——回到“神人大戰”之前的那個狀態,仍是“第三等人”,但至少是塵世間的第一人,沒有那么多的“理想諸國”,于是,在沒有祭祀、圣賢和眾人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神問”祂——天啟之神——此時能否問于您——許且能。非正法,當罪;信即愛,包容;有問愿,許而答。——我能否統一塵世?~許且能。源即如此,回歸于“我(自詡為“空”,以下非“清濁同流”或非三神所指的“空”,皆是妄語)”,有何不可?——以后能否只祭祀您?~許且能。我即天啟,天啟生空,空生三神,我亦三神。——未來能否得無上信之愛?~許且能。我生塵世,我為眾生,復歸于空,本源回我。

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在自以為是得到了天啟之神的眷顧后,暗中召集自己的人馬過來,同時還向“理想諸國”派了許多的間諜,還想要欺騙逃到“最外圍”的“難民”和已經成為了“黑矮人老師”的人支持他。

不久,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首先率領自己的近衛軍打敗了國內的反對者,國內的祭司和圣賢不斷地祭祀祈求,諸神雖然都有心思協力,但是由于天啟之神在一旁“阻撓”,諸神最后還是沒有任何行動。最后在哈拉帕王國內的眾人祈禱下,天啟之神以“神圣”的姿態顯現出來,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停下了進攻行為,眾人被天啟之神勸服了——統一于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下是自己的旨意,這樣眾人才再無所畏懼、無處不在、沒有限制地崇拜天啟,不需要任何人的勸導,不需要任何物的奉獻,不需要任何事的限制,“只要信我,我便愛你”。哈拉帕王國的戰爭結束了,眾生統一崇拜天啟,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也得到了第一步的滿足。

“理想諸國”的眾人聽說了這一切,對天啟崇拜愈發兩極分化,隨后在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的軍隊的步步逼近和其無所畏懼、戰無不克的態勢下,“理想諸國”先是希望諸神的協力,諸神也終于是“害怕自己再不出力就要失去一切了”,不顧天啟之神的威脅,協力擊退了好多次攻擊態勢?!袄硐胫T國”中的眾人欣然,有的天啟之神信徒也逐漸回到原來的信仰中。

趁著這個機會,天啟之神借著保護信徒和引領“理想諸國”走向正道的名義,在戰場上顯現了偉大的姿態,連續擊敗了諸神的合擊,隨后,祂待在天空中,用“神言”傳達了自己的意志和旨意,而這樣的“神言”只會出現在天啟之神的信徒心中,這樣的情況直接使得“理想諸國”中的天啟之神信徒倒戈卸甲,以禮膜拜。

哈拉帕王國的軍隊借此直接與“理想諸國”合解并再一次統一為哈拉帕王國,只不過,這個時候的哈拉帕王國已經不再是那個“舊日的統一國家”,而是一個“再次統一的王國”。諸神和祭司、圣賢中極少數成為了天啟之神的使者、信徒,而哈拉帕王國也是這樣的唯一信仰的、統一治理的塵世王國,第一等人和第二等人大部分都選擇隱去自己的表現。

黑矮人們一開始就“勸導”“信仰”天啟(外圍神明,被黑矮人的老師“蠱惑‘信愛’”,自以為黑矮人被自己“勸從善,信而愛”了,于是,觸發了第二大事),在祂確確實實成為“唯一”后,紛紛亢奮地表示“塵世必將且即將‘崩潰’”,隨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許“我們不應該像上次一樣主動進攻,那是‘愚蠢的、不懂變通的’,明明上次已經開始有‘詆毀’和‘破壞’,差點就可以‘無為而控制’,唉!”——他們于是不再繼續干擾、入侵塵世,而是等待“變”。

在天啟之神的旨意下,哈拉帕王國的領導者們陷入“不祭祀、不治理、不供奉”的狀態中,他們每天都只想著“飲食男女、好大喜功、浪費一切”,但是天啟為了自己的信仰,包容了這一切。官員們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狀態——“交合生育、泛用權力、浪費資源”。底下的人們只能“陷入情欲深淵來忘卻壓迫、剝削和苦惱”,他們在天啟的“信愛”教義下,得到了無窮無盡的欲望,卻只有“縱情欲”。

這樣下去,哈拉帕王國在人們的無量壽命和縱情繁殖下,一下子就接近了塵世的承載極限,痛苦也幾乎翻了數倍,可是,在天啟之神的神力和不可思議的信仰下,人們如同“一面放血一面吸血”的機器一般。塵世之蓮,在這樣下去,逐漸被黑色同化。三神終于有所動容,首先是維持神庇舍夫顯浮,他全面限制了自己的“三相之力及無上維持之偉力”,形成了一個心動論小化身——“庇舍夫顯浮”。

他進入塵世之后,首先嘗試勸導天啟之神——天啟認為“信愛”無罪;隨后嘗試勸醒信眾——眾人皆知現實苦惱,但之后還是選擇信仰天啟之神;最后嘗試給第一等人、第二等人的“隱藏者”顯身并加持神力——依然還是被天啟之神“輕取”。他只有無奈地搖了搖頭,待在塵世的海面上躺平閉眼。

隨后,創造之神寂護蓮花生,他簡單限制了自己的“三相之力及無上創造之偉力”就顯化夢生世小化身——“寂護蓮花生(心)”。

他進入塵世之后,首先繼續增強第一等人和第二等人的神力——結果他們仍然是一群“酒囊飯袋”,被天啟之神聯合哈拉帕王國的眾生打敗了;隨后取締了眾生(包含第一等人)的無量壽光,同時詛咒除了三神的化身之外的一切塵世之蓮內的神人事物都要經歷痛苦和苦惱,不能通過塵世之蓮內容完整、完善、完美,還而外增加了第三等人及更下等人的痛苦和苦惱——結果他們更加不再在乎了,連對“三神、天啟之類的信仰”都已經是一時興起了;他最后還是去看了一下天啟之神——結果天啟之神的現狀居然還有些許道理和有些與寂護的想法類似,于是他就不直接出手了,而是“拭目以待”。他也就一臉無所謂地靜靜待在塵世的天空之上進入夢鄉。

在塵世間的神人事物達到塵世之蓮的承載極限之后,死亡與生育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默契”——死生只是一種平衡,但是亡靈的哀嚎卻讓天啟之神無法理解、無能為力。最終,天啟之神的思想和力量也逐漸被生死平衡打破,亡靈的“無以倫比”的“無”之痛苦與苦惱,皆化為哀嚎,這使眾生皆開始“反思”天啟之神的恩典——最終還是導致了最壞的結果——神與神之間爆發了大戰,人與人之間爆發了大戰,黑矮人早就“拋棄了”天啟之神的“信仰”,天啟愈發無能為力,塵世之蓮也越來越“黑化”了!

終于,毀滅之神林迦魯樓羅不再“姑息遷就”,創造之神寂護蓮花生也不再“眷戀留手”,維持之神庇舍夫顯浮也不再勸阻二神的旨意、等待著“奇跡再現”,直接預備好了“塵世的小重生”。

毀滅之神林迦魯樓羅幾乎完全復制了“三相之力及無上毀滅之偉力”展現出了另一個“自己”——化身“林迦魯樓羅”(以下三神同名者若無三相之力的前綴均是化身之名,如無特別解釋,化身與三神的形象與力量基本類似,只是在塵世之蓮中有“位格”和力量限制的不同)。

他進入塵世之后,首先讓天上的寂護蓮花心從手中之蓮中傾倒出“無窮重之源流清水”——三小災(三小劫,并非是原本中的補充設定所指的大小三劫)之滅世水劫由此開始,水流將地面上的一切卷入洪流之中,這是一場滅世大洪水。

這場水災,使得海中充斥著混濁,最后在陸地被完完全全吞噬后,大海也被稱為了“乳海”(死亡與生機之海、吞噬萬物之海等)。庇舍夫顯浮看著乳海,心中五味雜陳的,表露出來難以言語的神情。

諸神飛在青云端,看著地上發生的一切事情,有的竟然在那“幸災樂禍”。

林迦魯樓羅隨后讓海上的庇舍夫顯浮轉動妙界神輪產生了“不可思議之大風”——三小災之滅神風劫由此開始了,天地被吹得昏昏沉沉、顛鸞倒鳳,大風吹落了一眾“幸災樂禍”的諸神,他們在洪荒和乳海中掙扎,最后還是融入了乳海,還將天啟之神吹得無處可去、顯象還形。天啟看著三神的力量,心里充滿了痛苦和期盼——他何嘗不是“三神的造物”,他何嘗不愛“三神的造物”,他何嘗不想有機會認知和回歸于“三神的造物”。寂護蓮花生親眼觀察到這一切的發生,腦海中浮現出眾多的“夢生宇宙”的始終,仍然是有了些許波動。

黑矮人在塵世最外圍知曉這些事兒,自以為是“其智弗若與”,甚至有的不顧“老師的勸導”,要親眼看見“勝利與先知”,他們在塵世邊緣瘋狂嘲弄。

林迦魯樓羅看著“滅世之機”時刻到了之后,高舉首尾三叉戟,首尾連接到塵世邊緣(塵世最外圍最近的一處),輕松轉動一周后,無盡業火雄雄燃燒起來(本應該是從最外圍燒起來,但是這一次并非“真滅世”,所以才如此)——三小災之滅世火劫由此開始了,天地剎那間燈火通明,看熱鬧的黑矮人被瞬間摧毀,諸神也終于得到了真正的裁決。天啟之神看著這一切,最后虔誠地禮贊、頂禮膜拜三神,在三個化身合力一處之后,祂將塵世之蓮的“黑化”全部包容,隨后便化為一朵“黑蓮”。至此,滅世三小劫自然而然地停息了。

之后,林迦魯樓羅將尾三叉折斷,化為天地之山(與復制之蓮莖干融合后成為了四大洲島之黏合處、塵世之蓮之最高山脈),種上“黑蓮”。一部分幸存的神與人拼盡全力爬到了山腳下。

庇舍夫顯浮用四支手從乳海撐出四塊巨大的島洲(東西南北),一部分幸存的乳海上的神與人拼盡全力登陸了這里。

寂護蓮花生復制了手中之蓮,復制之蓮頭頂天、根立地,重新撐起塵世之蓮。

庇舍夫顯浮用妙界神輪切割了塵世之蓮形成了“三界六道”(此為縱三界底六道輪回,即“天~海陸~冥界~六道輪回=縱三界×六道”,另有橫三界頂六道輪回版本,即“六道輪回=東~中~西×過去~現在~未來=橫三界”,縱橫版本與其他版本均為妙界神輪所切)——梵凈界(塵世之蓮的花心所化、寂護蓮花生所居,至高無上,再向上可以重歸于三神,即“空(清濁同流)”)、圣天界(塵世之蓮的花所化、庇舍夫顯浮所居,覺者境界,乳海最終流入地)、色欲界(塵世之蓮的莖根所化、林迦魯樓羅所居,普世之地,包含了塵世最外圍、海陸空、山脈、冥界和六道輪回,六道輪回為最低層),六道:又稱為六證道:四生道:天神(因陀羅、天神所在)道、人間(大世界中的人)道、畜牲(大世界中的非人之物,可以是圣物、惡物等)道、修羅(阿修羅,即黑矮人住在黑暗界,即最外圍,不修行、不止欲、不求真等)道、二死道:噩鬼(塵世間未盡因緣的靈魂)道、地獄(分為冥界和地獄、因緣歸一而死的靈魂)道。又分為三圣緣(天、人、修)、三神懲(畜、鬼、獄)。

寂護蓮花心左右雙臂生出四圣形——神猴、神象、天馬、天牛(指神牛,并不是“天牛”),按照東南西北各撐著一塊島洲,隨后創造了七仙人、七仙女,由七仙人教導幸存的除去幸存的幾個神外的六種等級的人,由七仙女嫁給七個仙人或神人魔等開啟塵世因緣,林迦魯樓羅借此開啟了裁決神的功能——六道輪回至此正式融入了塵世之蓮。

而七仙人(幾乎無量壽,仍然會死,但是直接回歸寂護)有后裔者,基本都是各派圣賢和修書著傳者,七仙女(同上)有后裔者,基本都是各派先驅、重要人物等。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天镇县| 靖安县| 祁东县| 泰和县| 磐安县| 澄城县| 鄂州市| 云梦县| 舞钢市| 鄂尔多斯市| 即墨市| 桐乡市| 延吉市| 潍坊市| 兰溪市| 汨罗市| 霍山县| 林芝县| 曲麻莱县| 三都| 大名县| 抚顺市| 翼城县| 沾益县| 新绛县| 白沙| 尚义县| 大庆市| 大竹县| 温州市| 颍上县| 中卫市| 彭州市| 攀枝花市| 社旗县| 罗江县| 茶陵县| 洪洞县| 法库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