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重金屬足球的戰術魅力(上)【求追讀求收藏】
- 超級經紀人:從簽下內馬爾開始
- 脆皮鹽水鴨
- 2292字
- 2025-06-24 19:00:00
美因茨。
克洛普的家里。
外邊很安靜,里邊已經熱火朝天著。
徐行已經好久沒有這么痛快的喝著德國啤酒了,克洛普和朗尼克也是,憋了一個賽季,現在休賽期終于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了。
氣氛到位了。
克洛普順手就抄起了放在沙發上的戰術板。
“來吧,兩位老師,下賽季我第一次帶領美因茨隊沖擊德甲聯賽,我不確定現在的戰術體系能夠立足德甲。我需要你們的建議。”
徐行抿了一口啤酒,問道,“這個賽季,你在美因茨用的是什么陣型,還是上次我說的高位逼搶戰術?”
克洛普點點頭,開始比劃著戰術板,“沒錯,上次咱們說完之后,我和老師(朗尼克)又進行了討論,上賽季我慣用的442陣型,但是我的442陣型并不是傳統站位的442陣型,而是雙后腰加雙邊前衛。”
“你上次說的433陣型給了我靈感,但是可惜美因茨隊并不能滿足433陣型的要求,我們沒有可以控制皮球的球員,所以只能要求在對方半場進行全場緊逼和快速轉換,用我們的體能去拉爆他們。”
克洛普說的沒錯。
克洛普的戰術體系轉變和完善經歷了三個階段,跟他執教的三個俱樂部息息相關。
美因茨的“金屬足球”到多特蒙德的“重金屬足球”再到利物浦的“實用主義重金屬足球”。
上次見面,也是他們三個人,那是徐行正在計劃開始南美洲計劃的時候。
徐行利用前世的記憶,把克洛普和朗尼克的戰術體系和戰術風格簡單的說了一下,尋求克洛普和朗尼克的共鳴,結果一說出來,果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朗尼克這時候說話了,今天酒喝的很少,看上去有心事,“你的442陣型一旦需要沖擊力強的球隊或者防守能力極強的球隊,就會現出原形。我認為高位壓迫戰術的精華在于前鋒線。如果是我的話,高位壓迫戰術要求丟球后立即反搶,通過前場多人協同壓迫,將對手壓制在后場,迫使對方失誤或長傳。前鋒作為第一道防線,中場球員迅速收縮包圍持球人,邊鋒內收封鎖橫向傳球線路,形成局部人數優勢的“壓迫陷阱”。還有攻防轉換的極致速度。
“速度?”
朗尼克點點頭,“我之前曾去現場看過美因茨的比賽,尤爾根,你的由守轉攻在我看來太慢了!我所強調的是由守轉攻的瞬間提速。一旦斷球,通過邊路快速推進或直塞肋部空間,利用前鋒與中場的前插制造威脅,形成多層次的進攻體系。”
朗尼克和克洛普說了這么多,該輪到徐行“發揮”了。
“妙極了。朗尼克先生,你的戰術讓我有了靈感。你的這個戰術要求完美符合了422陣型,但是在我看來,這442陣型的門道在于后衛站位和由攻轉守和由守轉攻的陣型變化。”
朗尼克眼前一亮,“說下去,徐!”
2004年,德國足壇仍普遍采用三后衛+自由人(如貝肯鮑爾時代的352體系),朗尼克率先在沙爾克推行四后衛平行站位與區域聯防,摒棄自由人角色。這一變革提升了防線整體性和造越位效率,但要求邊后衛具備極強的上下往返能力。
“我有一個大膽的設想,422陣型與4222陣型的轉換!”
“4222陣型!”說完,克洛普和朗尼克的眼睛同時亮了,異口同聲的說道,“你說下去!徐!”
“高位壓迫戰術,最大特點的剛才兩位老師都說清楚了,前場壓迫和快速轉換,我們以4-4-2或4-2-2-2為基礎陣型。”
“進攻時,邊后衛前壓形成三中衛,中場前插變陣3-5-2;防守時:邊鋒回撤收緊邊路,形成4-5-1的密集防線。在整個高位壓迫戰術體系中,最大程度的在中場壓迫對手,使得中場擁有更多的人數,對邊后衛的助攻能力要求非常強。至少在要有兩名鋒線球員頂在前邊,而這兩名前鋒在進攻和防守時分別要承擔不同的作用。”
“我曾經深入研究過薩基時期的AC米蘭,薩基的戰術思想,其中區域防守理念以及防守時壓縮空間的打法非常符合高位壓迫戰術。”
徐行越說越起勁,在酒精的催化下,腦海里的前世記憶一股腦地往外涌,比劃著戰術板,“當我們控球的時候,球隊要盡快的向對手施壓,會以高球快速通過中場,快速過渡到進攻,盡可能的利用對手的混亂,或許可以在中場設一個小陷阱,誘惑對方的中場中路球員拿球,然后以人數優勢來進行包夾防守,這樣我們原本就在中場人數有優勢,可以用更多的人數形成包圍圈,對對手實施逼搶。
克洛普聽的入神,幾乎是隨口問出,“那如果在對手控球的時候呢?”
徐行笑笑,“那就是咱們的邊鋒或者邊前衛開始主動逼搶對手將拿球的中后衛,這時候中后衛通常只有兩種選擇。”
克洛普立馬說道,“一種是盲目的向前場輸送。”
朗尼克附和道,“另一種情況是將球回傳給隊友。”
徐行打了個響指,“沒錯!這時候,我們右后衛的位置要跟隨球隊向前提升,而左后衛要悄無聲息的走到中路,加強中路的防守力度。這就是剛才朗尼克現在所說的前鋒在防守中的作用,他們需要成為第一道屏障,需要不惜體力的去拼搶。”
朗尼克摘下眼鏡,不禁鼓起掌來,“徐,我真的很佩服你,你的年紀卻有與年紀不相符的思想,如果你是一名主教練,會比這個世界的所有主教練都有厲害。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
徐行問道,“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結論?”
“防守反擊究竟能有多快。”
這時,徐行和克洛普都默契的不再回答,而是看著朗尼克趁著月色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那是1983年的事情了。我那時候還在維克多利亞·巴克南隊,那場比賽是對陣基輔迪納摩。我記得很清楚,在一次死球期間,我特意數了一下基輔迪那摩隊的在場人數,因為基輔迪納摩逼搶實在太兇,這讓我產生了對手多打一人的錯覺。就是這場比賽結束之后,這種壓迫感像一顆種子一樣埋進了我的心中。當時基輔迪納摩一直選擇來我們那里作為他們的冬訓地點,我也就一直在場邊研究著這支前蘇聯球隊。”
這個故事,徐行還真的不知道。
朗尼克繼續說著,“最后,我在漢諾威96執教的時候,終于感悟到了高位壓迫的精髓,就是快速。”
“可惜,漢諾威96無法實現我的戰術思想,我的訓練他們根本不適應,我所灌輸的時間概念,他們根本聽不懂。”
“時間概念?”
朗尼克點點頭,“8秒完成反搶,10秒完成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