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講價
- 重回1982,分田到戶我先富
- 泡泡干子
- 2071字
- 2025-05-08 12:01:00
當天晚上,一碗只有四片薄薄肥肉,剩下全是瘦肉的野豬肉燉筍干。
王菊梅給陳東昇、劉小魚還有陳幼樹以及陳幼風四人各夾了一片肥肉,自己則吃著筍干。
陳東昇一看這怎么行?
雖然回來快一個月,也沒沾什么油水,但本能還是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
“我不愛吃肥肉,膩?!标悥|昇把肥肉夾回王菊梅的碗里,然后在菜碗中夾了一筷子瘦肉。
“哎喲!一點好東西都在這里面了,你夾給我這個老太婆干什么,那不是浪費嗎!”
“那你給爺爺。”
“那更浪費了?!?
王菊梅想著把那片肥肉夾給陳幼樹,可是他連頭都埋進碗里了,肥肉壓根伸不進去。
一旁的陳幼風也是一樣。
劉小魚看她想夾給自己,立即把碗端起來側身坐著。
陳道河都望眼欲穿了,那片肥肉最終還是回到了菜碗的邊邊上。
肥肉雖薄,但煉出來的油還是可以炒一兩盤菜的。
陳東昇見狀沒有說什么,老一輩節儉慣了,讓她吃掉那塊肥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非天天能有肉吃。
飯后,陳東昇一家人陪著兩位老人聊了一會就回到家中。
第二天天還沒亮,陳東昇沒有挑水桶,而是挑著兩個吊簍進城。
這一次的頭繩很多,之前買的材料除了毛線和縫紉棉線,其他的材料幾乎全部用完,所以陳東昇打算購買更多的碎布和鐵絲,如果用水桶,壓根裝不下。
進城后,陳東昇直接去了北門。
西門巷那邊賣得差不多了,酒廠職工宿舍區又有保衛科的人,所以陳東昇干脆來到北門那邊。
“人不多啊...”
陳東昇看著北門這邊最繁華的那條路,因為時間關系,行人很少。
于是他干脆選了一個巷口一頭鉆了進去。
“同志,買頭繩嗎?”
“六毛一個?!?
“你看看這做工和材料,六毛一點都不貴?!?
“當然可以挑,價格都一樣!”
陳東昇一路走街串巷,一個小時的功夫就賣了快三十塊錢。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陳東昇回到北門那條最繁華的路上。
臨近中午,不少婦女都帶著孩子出來買菜。
距離縣城最近的一些村民一早就挑著菜過來賣,上午九點左右則是距離稍遠的菜農。
所以早上那批沒趕上的,基本都會在午飯前出來買菜。
這會的菜雖然沒有化肥,但有機肥也同樣沒多少。
畢竟能出來賣菜的,家里的豬再怎么拉也不夠。
“同志,看看頭繩嗎?”
“便宜,你先挑?!?
“這個戴你頭上肯定好看!”
陳東昇吆喝幾聲,就有一些挎著菜籃子的婦女圍了過來。
后面就不用他繼續吆喝了。
圍著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廣告效應。
于是,場面又亂了起來。
但早就有了經驗的陳東昇直接跨在吊簍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至于挑?
你要不看看這火爆的場面?
而且這種頭繩不知道甩了百貨大樓里面的頭繩多少條街,買到就是賺到!
一個小時不到,剩下的頭繩全部銷售一空,到了后面,一群婦女拉著陳東昇的衣服不讓走。
“各位!真的賣完了!”
“別扯!誰他媽拽我褲子?!”
“過兩天!過兩天還有!”
陳東昇被十幾個女的圍在一起,這會想走都走不了。
“不行!我今天必須買到!”
“對!我錢都伸你臉上去了,最后那個為什么不給我?!”
“沒有頭繩別想走!”
一群女人指著陳東昇,大有今天見不到頭繩,就要扒了他的舉動。
不要以為八十年代的女人就保守,那只能說很多人沒見識過。
“真的沒有了!這樣,我過幾天還來,下次多弄點頭繩過來,保證人人都有份!”
陳東昇好說歹說,這才將圍著他的女人勸走。
因為場面火爆,看熱鬧的人也特別多。
陳東昇不敢停留,挑著吊簍飛快的朝縣城中心跑去。
有心之人肯定看到他賣東西了,說不定就有一些想“借錢”的人冒出來。
縣政府門口的圍墻旁邊。
陳東昇正靠坐在圍墻的角落里盯著遠處。
這地方雖然沒有公安局門口安全,但也沒幾個人有膽子過來搞事情。
“還好沒什么人,不過得找個幫手才行啊...”
陳東昇將兜里的錢全部倒進吊簍里,然后一邊用余光注意旁邊,一邊數著錢。
“一百零四塊一毛,美滋滋!”
“一斤碎布可以出17個蝴蝶頭繩,加上普通頭繩30-40個,縫紉線倒是消耗得比較少,毛線也還行,橡皮筋差不多也是一包的量?!?
“這樣的話...”
陳東昇將錢分成兩份放好,決定先去把材料買好再說。
一百多塊錢放在身上有些不放心。
陳東昇來到春柳巷的黑市時,錢大偉正準備收攤回家。
看著他背的布包癟癟的就知道他今天的生意不錯。
“錢老板!”
錢大偉轉過身,看到陳東昇后臉上就笑開了花。
“陳百強?上回的碎布賣完了?”
“賣完了,這回運氣不錯,跑的第二個村子就賣完了,還有些不夠?!?
“那肯定的,我那些雖然是碎布,但質量沒的說!你這是...?”
“錢老板,我這次想多買點,價格上最好也能給點優惠。”
“不好辦啊...之前給你的價格已經是最低了,我也得賺點不是?”
“我這次要買二十斤!”
“嗯,嗯??。。《??!”
“對,二十斤!所以還請錢老板便宜一點,我跑一趟山里也不容易呀!”
錢大偉看著陳東昇,思考要不要給他便宜一點。
他老婆是縣紡織廠的,廠里的碎布雖然會回收回去做回紡布,但誰不從廠里抓點碎布出去偷偷賣?
只是買的人少,后來大家就慢慢留著自己用了。
畢竟賣不出去,家里拿著做抹布,或者做個拖把也可以。
所以他手里的碎布壓根不要成本。
錢大偉看出來陳東昇是做二道販子的,平時他雖然出來賣碎布,但也得防著老婆廠里的領導。
如果陳東昇以后的需求量大,那他還冒著風險賣什么碎布?
想到這,錢大偉直接開口:“想便宜點也不是不行,但我有個條件?!?
“什么條件?”
“你每個月至少要從我這里買...五十斤碎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