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深秋,寒風裹挾著枯葉在街巷間打著旋兒。林羽摩挲著案頭未干的墨跡,孫策的回信還溫熱,墨跡卻已暈染出幾分詭譎。結盟的墨跡未干,袁紹突襲陳留的消息便如驚雷炸響,讓整個局勢愈發混沌難測。就在此時,一道加急軍報如雪片般飛入丞相府。
“報!”一名斥候渾身浴血,跌跌撞撞闖入大堂,“雍州急報!韓遂麾下大將閻行率兩萬鐵騎突襲陳倉,駐守將領拼死抵抗,城防岌岌可危!”
林羽手中的竹簡“啪”地墜地。他早料到西涼內亂會生變故,卻沒料到韓遂竟會在此時突然發難。陳倉乃長安西大門,一旦失守,韓遂的鐵騎便能長驅直入,與袁紹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立刻召集眾將!”林羽沉聲道,目光掃過阿福,“派人快馬加鞭,告知駐守潼關的文聘,命他分出三千精兵馳援陳倉。再傳信給冀州,探聽袁紹出兵陳留的真實意圖!”
半個時辰后,未央宮議事廳內氣氛凝重。文聘、陳群等將領神色嚴峻,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記將局勢襯得愈發兇險。
“韓遂突然出兵,恐怕與袁紹有關。”陳群展開一卷密報,“據暗樁傳來的消息,袁紹早與韓遂有書信往來,承諾事成之后將雍州西部劃給他。”
林羽一拳砸在案幾上:“果然如此!袁紹這是要斷我右臂,讓我首尾難顧!”他盯著地圖上陳倉的位置,沉思良久,“文聘將軍,你即刻率領本部人馬前往陳倉,務必守住城池。衛宏,你留守長安,加強城防,同時征調民夫加固城墻。”
“大人,那與孫策的結盟...”阿福忍不住問道。
“按計劃進行!”林羽目光如炬,“曹操雖暫緩南征,但遲早會卷土重來。我們必須盡快與江東達成盟約,形成掎角之勢。”
就在文聘率軍馳援陳倉的同時,林羽派往江東的使者也抵達了建業。建業城內,戰船林立,旌旗蔽日,孫策正親自操練水軍。聽聞長安使者到來,孫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在點將臺召見了使者。
“林羽當真愿助我統一江南?”孫策把玩著手中的佩劍,目光如鷹隼般銳利。
使者恭敬行禮:“回稟孫將軍,丞相所言句句屬實。如今曹操勢大,唯有我等聯手,方能與之抗衡。戰后,丞相愿以漢室之名,承認江東自治。”
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深知,與林羽結盟雖能抵御曹操,但也意味著要放棄吞并荊州的大好時機。就在這時,一名親衛匆匆趕來,在孫策耳邊低語幾句。孫策臉色驟變,揮退眾人。
原來,就在林羽使者抵達建業的同時,曹操的密使也悄然來到江東。曹操許諾,只要孫策按兵不動,戰后便將荊州南部三郡劃歸江東,還可封孫策為吳王。這條件不可謂不誘人,讓孫策陷入了兩難境地。
“告訴林羽,盟約之事,容我再做考慮。”孫策冷冷地對使者說道,“三日后,我自會給你們答復。”
使者離開后,孫策獨自站在江邊,望著滔滔江水,陷入了沉思。他想起父親孫堅的遺言,想起自己多年來南征北戰的艱辛,心中矛盾不已。一邊是曹操的利誘,一邊是林羽的承諾,究竟該如何抉擇?
與此同時,陳倉城外,一場慘烈的廝殺正在上演。閻行率領的西涼鐵騎如潮水般沖擊著城墻,箭矢如雨,喊殺聲震天。文聘身先士卒,手持長槍,在城頭來回奔走,鼓舞士氣。
“放箭!投石!”文聘聲嘶力竭地喊道。城墻上的士兵們奮力還擊,滾木礌石如雨點般砸向敵軍。然而,西涼軍攻勢太猛,陳倉城墻多處出現裂縫,守軍傷亡慘重。
“將軍,西北角城墻快守不住了!”一名校尉焦急地喊道。
文聘抹了把臉上的血污,大喝一聲:“隨我來!”他帶領一隊精銳士兵,沖向西北角。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一支援軍如神兵天降般殺來。原來是林羽派來的三千精兵及時趕到。
“殺!”文聘振臂高呼,率軍從城內殺出。閻行見勢不妙,急忙下令撤軍。陳倉保衛戰雖然取得勝利,但守軍也傷亡過半,城池損毀嚴重。
陳倉的捷報傳來,林羽卻并未感到輕松。他深知,韓遂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醞釀。更讓他憂心的是,江東那邊遲遲沒有消息,不知孫策究竟作何打算。
就在林羽焦急等待時,許昌傳來密報,曹操已平定陳留之亂,正親率大軍返回許昌。與此同時,袁紹的軍隊也開始后撤,似乎在等待著什么。林羽敏銳地察覺到,這看似平靜的背后,實則暗流涌動。
“大人,江東使者回來了!”阿福匆匆跑來,手中拿著一封信。
林羽迫不及待地拆開信件,臉色卻瞬間陰沉下來。原來,孫策最終選擇了與曹操結盟,條件是曹操南下時,江東按兵不動,戰后將荊州南部劃歸江東。更過分的是,孫策還在信中要求林羽放棄雍州,以表誠意。
“欺人太甚!”林羽怒不可遏,將信件狠狠摔在地上,“孫策背信棄義,與曹操狼狽為奸!傳令下去,立刻召回所有在江東的使者,斷絕一切往來!”
局勢急轉直下,林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曹操、袁紹、孫策三方勢力形成微妙的平衡,而他卻成了眾矢之的。就在這時,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韓遂聯合馬騰,集結五萬大軍,再次向陳倉發起進攻。
“大人,陳倉恐怕撐不了多久了。”陳群神色憂慮,“我們的兵力分散在各處,短時間內難以集結足夠的援軍。”
林羽沉思良久,突然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傳令下去,放棄陳倉!讓文聘將軍率軍退守散關,利用地形優勢,阻敵西進。”
“放棄陳倉?”眾將聞言,紛紛露出震驚之色。
“不錯!”林羽目光堅定,“陳倉已成孤城,死守只會白白消耗兵力。散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要守住散關,韓遂便難以西進。同時,我們可借此機會,重新部署兵力,尋找破局之機。”
就在林羽調整戰略的同時,長安城內卻出現了新的危機。由于戰亂不斷,糧食短缺,物價飛漲,百姓怨聲載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煽動百姓鬧事,長安城人心惶惶。
“大人,再不想辦法,恐怕會出大亂子。”阿福焦急地說道。
林羽眉頭緊皺,深知糧食問題若不解決,不僅會動搖民心,還會影響軍心。他當即下令,從府庫中調撥所有存糧,優先供應軍隊和百姓中的老弱病殘。同時,派人前往益州,向劉璋借糧。
“大人,劉璋與我們素來不和,豈會輕易借糧?”陳群擔憂道。
“我自有辦法。”林羽微微一笑,“派人告訴劉璋,只要他肯借糧,戰后我愿將漢中東部的幾個縣劃給他。”
在林羽的努力下,益州終于同意借糧。糧食的到來,暫時緩解了長安的危機,民心也逐漸穩定下來。然而,軍事上的壓力卻絲毫沒有減輕。韓遂的大軍已經逼近散關,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散關之上,文聘望著遠處塵土飛揚的敵軍,心中五味雜陳。陳倉的失守,讓他倍感愧疚。他暗暗發誓,這次一定要守住散關,為長安爭取時間。
“將士們!”文聘站在城頭,大聲喊道,“散關是長安最后的屏障,我們身后就是家園,就是百姓!今日,我們唯有死戰,方能不負丞相重托!”
士兵們群情激昂,齊聲高呼:“死戰!死戰!”
韓遂的軍隊很快兵臨城下。他望著高聳的散關,冷笑一聲:“文聘,我勸你還是趁早投降,免得白白送死!”
文聘回應道:“韓遂,你助紂為虐,與袁紹狼狽為奸,天理難容!有本事,就來攻城!”
韓遂大怒,當即下令攻城。一時間,箭矢如蝗,攻城車隆隆作響。散關守軍拼死抵抗,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
就在散關激戰正酣時,林羽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親自率領一萬精兵,繞道子午谷,準備奇襲韓遂的后方。子午谷道路崎嶇,行軍艱難,但林羽深知,唯有出其不意,方能扭轉戰局。
“大人,此去兇險萬分,還請三思。”陳群勸阻道。
林羽神色堅定:“如今局勢危急,若不冒險一試,必敗無疑。你留守長安,替我穩住大局。我若成功,韓遂必退;若失敗...”他頓了頓,“長安就交給你了。”
就這樣,林羽率領大軍,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兇險的道路。長安城的百姓們望著遠去的軍隊,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丞相能平安歸來,力挽狂瀾。
夜幕降臨,子午谷內漆黑一片,只有零星的火把在黑暗中閃爍。林羽騎著戰馬,走在隊伍最前方,眼神堅定而又充滿憂慮。他知道,這一戰不僅關乎自己的生死,更關乎漢室的存亡,關乎天下百姓的命運。
而在千里之外的江東,孫策望著北方,心中也充滿了矛盾。他知道,與曹操結盟雖然能獲得一時的利益,但也將自己推向了風口浪尖。一旦曹操統一北方,下一個目標必然是江東。可如今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許昌城內,曹操望著地圖,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袁紹、孫策、韓遂,各方勢力都在他的算計之中。在他看來,林羽已是強弩之末,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亂世之中,風云變幻莫測。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為了權力、地盤和利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博弈。而林羽,這位一心想要復興漢室的丞相,正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面臨著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他能否力挽狂瀾,打破這困局?又能否實現自己的理想,還天下一個太平?一切都還是未知數,唯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