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今我見天地(二)
- 我以靈寶鑄長生
- 星疏豹
- 2009字
- 2025-06-17 21:56:12
閉關之所,最是清凈。
偶有來去之人,也皆舉止沉著,不敢攪擾此地,因而,小道童總能醉心書中。
不過,今日卻是不巧。
一位懷抱拂塵的中年道人,走入靜篤洞,便見道童頭也不抬伏在案上。
他輕哼了一聲,倒過拂塵便是一敲。
“哎呀!”
道童驚叫一聲,捂著腦門抬起頭來,見是道人當面,連忙起身行禮:“陳師,您回來了!”
道童不是道院弟子,但也可以學習道書經(jīng)藏,日后年紀長了,積累足夠,便可入門。
因此對于院中道師,是與弟子一般稱呼。
“嗯。”
陳院師點了點頭,也沒太過責怪,只是朝著石壁之后一望,沉吟片刻,便道:“在乾位第三間洞室閉關的是何人?”
“乾位……”
道童怔了一怔,馬上便想起來:“是位名喚應闡的師兄,十日前入關的。”
陳院師等了片刻,未聞下言,沒好氣道:“只有名姓?”
“哦,哦!”
道童連忙翻開冊子,“這位師兄是去年夏入道院……”
“等等。”陳院師的面色古怪起來:“去年夏入道院?”
“是,入院至今,應是四百余日。”
道童接著念道:“去年,這位師兄在都考院得到上考,俞院師也予他嘉許……”
這都是都考院錄于弟子憑證中的訊息,道童為應闡登記時,也一并寫了進去。
陳院師聽著,卻不由搖了搖頭。
他繞過桌案,落座下來,靜靜等道童講完,才道:“我知曉了。”
道童松了口氣,把冊子合起收好,卻忽然間想起什么。
陳師雖然職司在靜篤洞,卻沒怎么過問過此間之事。
少有的幾次,都是因為閉關的弟子,在靜篤洞中修成了玄光……
他瞧了瞧手中的冊子,眼神有些發(fā)愣。
這位名喚應闡的師兄,難道也修成了玄光?不是去年夏入道院,開九竅得都考院上考么?
道童頓時心癢難耐起來。
以至于接下去的幾日,他到靜篤洞點卯的時辰,都早了些,看道書之時,也始終有些分心,留意著靜室的方向。
可一連三日,竟都不見有人出關。
于是第四日,道童來到靜篤洞中,便不禁道:“陳師,這位應師兄可是修成玄光了?”
陳院師這幾日,都未離開過靜篤洞,此時正自閉目養(yǎng)神。
聞道童言,他也不睜開眼,只淡淡道:“你不是猜到了么?”
道童瞪大了眼:“煉開三十六竅,修成玄光,是只要四百日就能做到的事么?”
陳院師又淡淡道:“世間修道之才何其多也?”
“莫說四百日修成玄光,一載修成玄光,乃至旬月修成玄光者,亦有人在。”
“煉氣一境,一時快慢并不代表什么,還要看根基打的如何。”
“哦……”道童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但又過了幾日,道童便又按捺不住了,問道:“陳師,這位應師兄七日了還未出關,是否代表根基打得極好?”
他在靜篤洞呆了快一年了,跟著陳院師,也見識過幾次院中弟子修成玄光,知道這出關的快慢,某種意義上便能代表根基打得如何。
按道書上所說,則是因為修士的內天地,與外天地首次交匯之時,能夠得到莫大好處。
這好處與修士修煉的功法品第高低,自身的根基穩(wěn)固與否,道法的造詣感悟如何……等等,都息息相關。
但也能夠通過簡單的方式判斷,即初次與外天地交匯維持的越久,得到的好處就越大。
陳院師沉默了會,才道:“不錯。”
“看來這位應師兄果然是修道天才。”道童有些艷羨,“也不知道要第幾日,這位師兄才會出關?”
“九為數(shù)之極。”
陳院師罕見的話多了些:“玄光修士初次感悟天地,最多維持九日。”
這句話立即成了道童心中的一炷香。
接下來的兩天,他都緊張無比,生怕應闡出關,直到第九日早上開靜,他才松了口氣:“真的第九天了!”
陳院師也微微一頷首,道:“能有這等成就的,本宗之中也不算多見了。”
“那豈不是說,這位師兄的根基,在本宗弟子中也算屬上乘?”
道童奇道:“是否日后極有可能成為真?zhèn)鳎俊?
“你還知道真?zhèn)鳌!?
陳院師啞然一笑,過后才道:“切記,永遠勿以一時的成就去做衡量。”
“須知大道至公恒常,煉氣一關做好了,并不代表日后便能走得更遠;煉氣一關做的差,日后也有可能彌補回來……”
“當然,前者步步領先的可能更大一些就是了。”
“原來如此……”
道童似懂非懂。
時間慢慢流逝,直到日將西斜,石壁之后才有腳步傳來。
陳院師眉目微動,緩緩起了身來,道童也忙趨至其身后立定。
等待石壁之后那人轉出,便聞陳院師道:“賀,弟子應闡得見天地,修成玄光。”
道童也隨之一禮:“小童恭賀應闡師兄,得見天地,修成玄光。”
應闡自石壁后轉出,散開的發(fā)髻已重新簪起,從靜篤洞的大門外重見天宇,面上露出些許恍然。
隨后,才見兩人當前,又聞恭賀之聲,不由微微一笑。
他駐下足,正式回了一禮,應道:“謝院師之賀,承童子之賀。”
陳院師微微點頭,放下了手,才道:“爾玄光初成,我為院師,照理當有訓勉予你。”
“但你能夠有此成就,想來也不需要我再多贅言了。”
“時候不早,趁著還沒止靜,趕緊謁見院主師伯去吧。”
“院主?”
應闡微微一怔。
他知道道院中有一位院主,但從沒有見過,自然也不知道該去何處謁見,于是便拱手道:“還請院師示下。”
陳院師微微一笑,竟道:“院主師伯,爾入道院之時,應當早已見過了吧?”
“啊!”
應闡這才恍然:“弟子謝院師開點。”
“且自去吧。”陳院師帶著童子回到案后坐下,才淡淡道:“道途長明。”
應闡又恭敬一禮,這才出了靜篤洞去,走入晚照的黃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