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云笈閣

院師只講法而不傳法。

因此想要挑選功法,還要再往云笈閣去。

云笈閣,即是道院藏經、藏書之處。

當然,除此之外,各類卷宗、名冊,也多藏于云笈閣中,不過那便不是尋常弟子能夠借閱、翻閱的了。

應闡還未到過云笈閣,但他神往已久,也識得路。

下了松風壇后,他便馬不停蹄而來,遠遠便見半山腰上,有座云樓聳立。

其位處山腰,卻是幾與山頭等高,遠望拔地插天,云繚霧繞,近看神工鬼斧,精美巧絕,乃是道院之中,最為雄偉的幾座建筑之一。

也可見其中藏書之巨。

這還只是道院藏書,應闡聽聞本宗,即玄都門中,有一藏書之所號稱‘滄溟’,以無垠大海為名,不知又是何等氣象。

應闡遐思片刻,便回過神,沿著筆直的山道攀往云笈閣。

此處由下而上,更顯云樓崔巍,襯得出入大門的道院弟子,皆似焦僥一般。

進入其中更甚,望去只見八面書墻拔地而起,直至穹頂,每面書墻之上,都有數層木臺交錯懸挑,不知多少道院弟子來來去去,又借爬梯上下書墻,尋找心儀的藏書……

應闡恍然發覺,這恐怕是他入道院以來,見過同硯最多之處。

可見這一座龐然‘書海’,多么使人沉浸其中。

沿著八面書墻,有兩條木梯螺旋往上,也連結著各層懸挑木臺。

應闡隨意選了一條,拾級而上,走過幾層,漸漸對其有了概念。

木臺的存在,既是供弟子落腳,也是把龐大的書墻,又分成了幾個完整的面,每一面的藏書都各不同。

有經藏,功法,法術,丹道……許多大類,而大類之中,又有許多細分。

比如經藏便分有‘原書’,‘善本’,‘注解’等數個小類,分別收錄,井然有序。

應闡一路向上,瞧哪一類都極眼饞,恨不能分出七八個‘我’來,在這書海之中肆意遨游一番。

可惜,他尚沒有這等神通,只能按捺下來,先尋功訣。

他一面走,一面留意,終于在快到最高層時,找到功法一類。

功法一類又分‘本宗’,‘旁門’,‘雜家’等等,單這一面書架,便有三四丈高,不知藏書幾何。

而且置于高處的藏書,根本就瞧不見真容。

好在下方設有一張方桌,案面擺了一本厚厚冊子,內里收錄了此處所有功法的名目、簡述和藏書位置。

應闡翻開冊子,很是找了一陣,才找到了《五行合氣訣》,默默記下藏書位置,接著再覓《六氣感應法》……

這時倒是簡單起來了,因為應闡發覺,齊院師所說的這幾門功訣,都是‘本宗’之屬,而本宗的功法數量,則是遠比旁門雜家要少。

想來也是,道院弟子,理論上都是將來的玄都門人,除非情況極其特殊,當然是要修行本宗功法。

至于為什么收錄了這么多旁門、雜家的功訣,許是借鑒、參考所用吧。

應闡記下幾門功訣的位置,便搬來爬梯,攀上書架,一一找全。

云笈閣一層擺有許多長桌,可供弟子讀書。

但應闡已求知若渴,取下了功訣,再難按捺,索性席地坐了下來,背靠書架一一翻閱起來。

只是他并不能通讀全本。

云笈閣中,允許隨意借讀、翻閱的,只有各種經書道論。

除此外,便是初學煉氣之時,可以任擇一門功訣妙法。

其余的,即使是經書道論的注解,也要有‘道功’才能借閱,乃至抄錄。

道院對院中弟子,僅象征性地收取束脩,便傳授道法、修行,還有院師講課、解惑,這已經是廣開方便之門。

若連院中珍藏的各種功訣、法術也可隨意借閱,那法不輕傳之言,恐怕也無從說起了。

而且‘道功’之物,亦非珍寶、錢財。

院中弟子,只需到都務院中領些雜事,完成之后便能記筆道功;又或者,能在都考院得到上考、佳考,也有道功嘉獎……

總而言之,合乎情理。

所以應闡能看的,不過是這些功訣的簡述和部分內容。

當然,這也足夠了。

本來齊院師便已將這些功訣的特點,講的十分詳細,自己再認真讀過部分內容,怎么也該有了決斷。

但是應闡一一讀罷,卻仍陷入苦惱之中。

“《萬歸藏氣法》,還是《一元煉炁經》?”

若是穩妥之見,《萬歸藏氣法》無疑是他最佳之選。

此法兼容并蓄,除少數特殊靈機之外都可煉化,而且還有一個獨門之妙——

修煉此法,開辟‘玄竅’,遠易于其他法門。

須知煉氣境界的修煉,有多半便落在‘玄竅’這二字上,易于開辟玄竅,便是易于修行。

由此觀之,《萬歸藏氣法》優勢昭然。

與其相比,《五行合氣訣》的延年益壽之能,《六氣感應法》的厲害法術,對于應闡而言,都算不上什么長處。

但是《一元煉炁經》……

此經確如齊院師所說,晦澀非常。

應闡仔細讀了一遍,也只大致推測出來兩點。

一則,與《萬歸藏氣法》相似,其受靈機所限極小,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靈機之限。

用《一元煉炁經》的原話說,即‘總攝一元之內,具乎無物’。

二則,這門功訣修成的法力十分強橫。

這與其說是優勢,不如說是利弊參半。

強橫的法力自然有其好處,想來也不需要過多贅言,但其弊端也極明顯。

依應闡的推測,這種法力控制起來,可能尤為艱難,這意味著在行功、修煉之時,都需耗費更多苦功,甚至可能起到負面影響。

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即使其修成的法力再強,若于修行有礙,對于應闡而言也是無用。

但是問題就在于此……

《一元煉炁經》的簡述之中,竟是分明寫著:此經大成,即就玄光。

言下之意,《一元煉炁經》修煉起來雖難,但若真能有所成效,突破玄光只是順其自然。

甚至也可推斷得出,往后大道,定也平坦得多。

而齊院師最后之言,又何嘗不是在說,應闡若有把握,可以嘗試《一元煉炁經》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偏关县| 渑池县| 沙田区| 邮箱| 治多县| 汝城县| 开鲁县| 思茅市| 苏尼特右旗| 陵水| 宁远县| 昌吉市| 东至县| 于田县| 彭泽县| 礼泉县| 鄂托克旗| 南康市| 新密市| 廉江市| 嘉黎县| 潞城市| 平顺县| 丰原市| 应城市| 武定县| 勐海县| 吉隆县| 美姑县| 姚安县| 巨野县| 敖汉旗| 华亭县| 谢通门县| 八宿县| 盱眙县| 布尔津县| 龙里县| 海安县| 湘乡市|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