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要人
- 抗戰(zhàn):重整山河
- 長風
- 2796字
- 2025-05-16 10:00:00
姚子卿認真詢問羅四海一聲道:“四海,那這個竹內(nèi)敏介,我們該如何處置?”
“讓人看好他,不要讓他跟其他人接觸,另外,我建議匯報上去,讓上面來處置。”羅四海想了一下道。
涉及日本間諜,不上報的話,將來肯定有麻煩的。
“嗯,這個竹內(nèi)敏介級別這么高,其價值一定高過普通間諜,上報的話,咱們得送出去。”姚子卿點了點頭。
眼下三營兵力有限,還要分出有限的的兵力……
上峰的尿性他太清楚不過了。
這個顧慮羅四海可不知道。
“姚營,竹內(nèi)敏介把情報發(fā)出去了,說明鬼子進攻在即,咱們得抓緊針對部署了。”
“我知道,我已經(jīng)著手針對性的調(diào)整了,四海,你過來幫我參謀一下……”姚子卿說道,他已經(jīng)沒有把羅四海當成一個單純的黃埔學(xué)弟和下級了!
他的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他的認可。
羅四海沒有拒絕,這可不是低調(diào)謙遜的時候,關(guān)系城內(nèi)六百官兵和數(shù)萬百姓的性命呢!
他義不容辭。
作戰(zhàn)沙盤前,姚子卿親自給羅四海講述自己關(guān)于下一步寶山城工事防御的部署,詳細到每一處火力點的布置,完全是爛熟于胸。
顯然這一切都是在他的腦海里。
這份記憶力,羅四海也是佩服不已。
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將領(lǐng),居然沒能活下來,真是國家和民族的損失。
若是自己能活下來,盡可能一起吧。
羅四海雖然不擅長陣地戰(zhàn),可他畢竟有一顆來自后世的靈魂,見識的也多,想法更加大膽靈活。
而姚子卿也是一個不喜歡被條條框框束縛的指揮官,想法的碰撞之下,兩人不僅對對方多了一層了解,更有一絲知音的惺惺相惜的感覺。
羅四海今年二十二歲,姚子卿二十九歲,年齡相差不大,大家都是同年人。
于是在姚子卿的堅持下,私下沒人的時候,羅四海直接喊姚子卿“姚哥”了。
“南邊有護城河,北邊靠近長江,鬼子的進攻方向集中在東西兩個方向,我們的兵力也主要用于這兩個方向,我們沒有火力,硬守,就是拿人命拼消耗,可炮彈還是愛人命便宜,這里土質(zhì)松軟,無法直接挖坑道,修水泥工事也來不及,拆,只有拆民房取材……”
“四海,你這太大膽了,不怕被人向上面告你嗎?”
“告,寶山城丟了,他向誰告,日本人嗎?”羅四海冷笑一聲,“保住寶山城,日后還能建新的,寶山城都沒了,還管這些壇壇罐罐?”
現(xiàn)在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guān)系,城破了,百姓就有好日子過嗎?
“有道理,就是現(xiàn)在拆來得及嗎?”
“來不及也得拆,我們可沒有足夠的材料,我們可以發(fā)動民眾,邊打邊拆,先重點加固東西兩個方向的陣地,多建幾個隱蔽的,堅固的防炮洞……”
“集中全營槍法最好的士兵,讓他們主要針對鬼子的有價值的目標射擊,不要求射殺,射傷就行,這樣可以消耗對手的有生力量和醫(yī)療救護資源…”
姚子卿點了點兒頭,這點兒他明白,也知道這么做的好處,可實施起來不容易。
有些想法不會他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麾下這支隊伍什么情況,他能不清楚嗎?
“姚大哥,把他們給我三天時間,我讓這些人脫胎換骨……”
“四海,你真的能做到?”姚子卿無比驚訝的一聲。
“如果想要達到我的水平,沒一年半載都不一定行,到臨陣磨槍,還是可以的。”
“好,我給你找30個人,交給你來訓(xùn)練,給你三天時間,我看你怎么讓他們脫胎換骨。”姚子卿決定道。
“放心,一定不讓姚大哥失望,不過我有一個要求?”
“你說。”
“我想自己去挑人。”羅四海說道。
“行,但你得注意分寸,別給我挖的太狠了。”姚子卿想了一下,咬牙答應(yīng)下來。
“讓楊鏡秋陪我去,他熟悉情況。”
“好,他這三天也歸你指揮。”既然都答應(yīng)羅四海自己挑人,也就沒必要在這些細枝末節(jié)上計較了。
“關(guān)于這三十人的武器裝備,我打算給他們都換成三八大蓋,數(shù)量不夠的話,我自己想辦法。”
“你能有什么辦法?”姚子卿驚訝的問道。
“找鬼子弄點兒就是了。”羅四海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
找鬼子弄點兒,好大的口氣,鬼子的東西是那么容易弄到的嗎?
這個小學(xué)弟還是有些張狂了些,看來要給他提個醒,年輕人是要有銳氣,但不能狂妄自大。
不然,早晚要吃虧!
……
回到臨時駐地。
“頭兒,這個給你!”郭淮義來找羅四海,塞給他一個東西。
硬邦邦,挺壓手的。
羅四海一上手,就明白是什么了。
一把手槍,伯朗寧M1910,經(jīng)典明槍,他也就是閑聊的時候,跟大家講解手槍的時候提過,他喜歡這款槍,沒想到郭淮義居然記在心里了。
“淮義,槍哪來的?”他沒有立刻批評郭淮義這種私藏槍支,還偷偷送個自己的行為,先把事情來龍去脈搞清楚才對。
“就那個日本間諜叫竹內(nèi)敏介的,從他身上搜出來的。”
“你是怎么藏起來的,我咋不知道?”羅四海很吃驚,郭淮義搜竹內(nèi)敏介的身的時候,他就在邊上,以他敏銳,居然半點兒沒察覺。
郭淮義嘿嘿一笑:“頭兒,我過去學(xué)過幾天戲法,可惜有點兒笨,沒學(xué)出來,吃不了這碗飯,這不來當兵了。”
戲法就是魔術(shù)的中式叫法,從古至今都有。
沒想到這家伙居然還有這樣的本事。
手法一定是極快,這才沒有被他發(fā)現(xiàn)。
要不是郭淮義自己解釋,他還以為他是“空門”出身呢。
就算是,也不奇怪。
浪子回頭還金不換呢,郭淮義是老兵了,就算過去做過些錯事,那也是年少的時候走了少許一點兒彎路。
他能感受到郭淮義對他的認可和拳拳愛護之心。
“淮義,你的心意我領(lǐng)了,不過這把槍是查獲的日本間諜的物品,你不應(yīng)該私下藏起來,還偷偷送給我,這是違法紀律的,不過,念在你也是一片好心,此事我就當沒發(fā)生過,我要是真喜歡,直接找姚營索要,相信他不會不給的。”羅四海并沒有責怪郭淮義,以前他們繳獲可以自行分配,到現(xiàn)在不同,他們都算是三營的麾下,豈能擅自做主。
尤其是這還是間諜案的證物。
“頭兒,我知道錯了。”
“行了,淮義,我知道你的好,以后做事注意分寸,要是讓人家知道我們手腳不干凈,壞的可不是你一個人的名聲。”羅四海道。
“頭兒,我回去認真檢討自己的錯誤……”
“檢討就沒必要,知道錯了,下次不再犯就行了。”羅四海呵呵一笑,把那把伯朗寧手槍放在手里掂了一下,又查看了一下彈夾,居然是滿的,“這把槍我很喜歡,回頭我跟姚營報備一下,歸我了。”
好東西誰不喜歡,尤其是這種經(jīng)典明槍。
“拿著,有了新槍,我這把王八盒子用不上了,給你吧,你是班長,配一把手槍也是應(yīng)該的。”羅四海把從淹死糞坑里的花口少尉身上繳獲的南部手槍送給了郭淮義!
“謝謝頭兒!”郭淮義激動得伸出雙手接了過去。
“距離天亮還有兩個小時,你去睡一會兒吧。”羅四海交代一聲。
“是。”
……
“是這樣,對嗎?”羅四海模仿那名鬼子報務(wù)員發(fā)表的手法,問道。
鬼子報務(wù)員看了,簡直想見了鬼似的。
他的發(fā)報手法就算不是獨創(chuàng)的,但也不是看一眼,聽一遍就能模仿出來的。
可是眼前這個中國人發(fā)報的手法,力度跟他幾乎一模一樣,他本人都沒能聽出來!
按照竹內(nèi)敏介的供述,有特殊情況下,突然中斷發(fā)報,可以在下一個聯(lián)絡(luò)時間再發(fā),同時需要解釋上次中斷得原因。
潛伏,突發(fā)情況很正常。
估計鬼子也沒想到整組人暴露被抓,連電臺都被繳獲吧?
竹內(nèi)敏介也是沒想到羅四海如此大膽,居然反過來給大日本帝國皇軍下套。
他就不怕自己沒說實話?然后借此機會提醒第3師團嗎?
其實羅四海是不在乎這個,能騙過鬼子最好,騙不了,自己也沒啥損失,還能鑒別竹內(nèi)敏介是否說的是真話,橫豎不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