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輝的院線數量目前在國內能排到第二,但是論影院質量的話,差不多得排在第四。
畢竟巨幕、激光、MX杜比、全景聲之類的是要技術的。
在國內星輝是屬于做的最早的,但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直到現在他們有許多設備都比較老舊。
也就是一些省會和一線城市才能有幾家設備比較好的影院。
徐蒹葭此刻正在辦公室里研究著姜央的個人資料和這兩天上映以來《輕松加愉快》的各項數據。
作為星輝集團老總的獨生女,她出生后就沒有過過苦日子。
這段時間更是剛剛從國外留學回來。
她的父親本想給她一筆錢讓她去隨便找點什么行業創創業。
但徐蒹葭卻鐵了心似的想要扎根電影行業。
緊跟父親的腳步。
身為集團千金,入職自家公司自然不可能從基層做起,所以最后就被安排了星輝院線業務分公司的排片經理一職。
先了解了解院線方面的運作。
而且上來就開始負責今年的春節檔。
徐蒹葭清楚,如果自己按部就班地做雖然到時候大部分業績也能算到自己頭上。
可她還是不想太過于依賴父親。
在其位謀其職,她也想做出一番屬于自己的成績來。
至少不會被人背后說自己只能靠有個好爹。
今年張莫染的電影票房一如既往地穩定,所以于她而言沒有什么可發揮的空間。
再往下的一些導演也都是老炮了,雖然拍的也都是老題材,但也有那么一部分固定的觀眾。
排片按照之前的走就行,不用改變。
原本她也對孫宇拍的那部《那年十八》寄予厚望,畢竟是導演二代,論資歷也不算完全算是新人導演。
所以當初在談排片的時候,她還在對方身上額外多押了一些注。
但正常而言,第一天能拿到 2000多萬的票房,第二天也應該不會太差。
《那年十八》第一天本來是 2300萬,到了第二天也只漲了 500萬,這數據讓啊許蒹葭非常失望。
因為一部有潛力的好電影,到了第二天不說翻倍,但至少也要能維持著原來的漲勢。
再加上評分出爐之后只有 3.3分。
更是拉中之拉。
跌穿地心。
完完全全的沒有一點潛力。
反觀另一部從一開始就不被所有人看好的電影,第一天雖然只拿到了 89萬,但第二天直接就漲到了 300多萬。
雖然這數字還是墊底,可是上座率、好評度都是相當高的。
單看均值的話,甚至于比張莫染今年的得意之作《雪滿京城》都要高好幾個點。
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所有場次都是午夜檔的情況下。
那部電影她也看了,雖然制作相對粗糙,但藝術性和劇情一點都不差。
瑕不掩瑜。
于是她心中也萌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國內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制作費只有 200萬的電影,雖說之前報的是 100萬,但后來零零碎碎的宣傳加起來,也差不多是 200萬。
如果自己能把這部電影捧起來……多的不說,只要能到 8000萬以上!
那就是新的記錄——足足 40倍!
要知道目前國內電影票房的最高記錄是 50億。
那是一部軍旅題材的動作戰爭片,但當初也投入了 1億 5000萬多點,算下來是三倍多。
可電影這一行,一方面是要賺錢,另一方面就是各種記錄了。
什么首日票房記錄、首周票房記錄,還有最快到達 5億、10億之類的。
如果真的能把姜央這部電影捧出來,然后再稍微包裝包裝,星輝的知名度還能再往上漲一漲。
現在國內大大小小的院線多達上百家,多一分知名度,等到來年的五一檔和暑假檔,就會有更多的觀眾選擇星輝。
“徐總,他們已經到了,現在正在會議室。”
助理的話將她的思緒拉了回來。
徐蒹葭點點頭:“好,我馬上過去。”
隨后她抽出電腦上的 U盤,拿著連夜整理出來的市場調研報告和資料也朝著會議室而去。
“這是我入職以來的第一項重大決策!必須要拿下!”
“小徐總加油!”
許蒹葭在心中給自己打著氣。
會議室當中,徐蒹葭和星輝這邊院線有限公司的高管坐在一邊。
姜央、輝子、刀哥、老三等人則是坐在了另一邊。
“姜導,你的這部電影目前市場收益其實算不上好,只是在互聯網上的熱度比較高一點,但你也知道現在互聯網對實體影院的沖擊還是很大的。
其實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地扶持一些中小導演,這次請您過來也是想談一談增加排片的方案。”徐蒹葭在說話的時候全程看著姜央。
姜央的表情從容而又鎮定。
“他看起來怎么不太激動?增加排片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還是說,他更看重的還是對藝術價值的輸出?”
結合之前姜央在之前王陽松那個綜藝上面說過的話,她感覺姜央還是有心氣兒的。
這更讓她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必須要拿下。
如果姜央以后再拍電影,說不定也能扶持扶持。
但前提是這部必須得賺錢。
其實姜央內心確實挺激動,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得穩住才行,不然面對星輝這樣的龐然大物,很容易被拿捏。
“首先感謝徐總的支持,我們對于增加排片也還是十分期待的,只是不知道徐總這邊能拿出什么樣的方案來?”
姜央一邊說著也一邊在觀察對方。
這個徐總看著很年輕,估摸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
但這么年輕就能坐在這個位置上,說明要么對方背后有人,要么就是能力出類拔萃,不管哪一個都不能掉以輕心。
條件上可以讓步,但同時自己也必須要在其他方面拿到好處才行。
不然這生意寧可不做。
電影的商業沒有太多人情,所有的人情都建立在利益上。
如果對方只開空頭支票,到最后不光沒給好處還要分錢,那就算這次賺了自己的,下次該什么樣還是什么樣。
不然自己的老師都出面了,最后5%的排片還是掉到了1.5%。
就是因為對院線來說沒有什么收益。
與其賭自己,還不如放在更穩妥的導演上。
除非傅老師自己出馬。
徐蒹葭沒想到姜央這么快就進入正題了,直接問自己方案。
“是這樣的,我們打算把排片增加到 5%,但需要先在部分影院試試水,如果成績能維持得住就可以全面增加,要是后面上座率高的話,這個比例還會繼續增加。”
姜央點點頭:“感謝徐總直接為我們增加三倍的排片量,我相信這部電影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只是這樣的話,需要我們這邊怎么配合呢?”
“需要您這邊安排一些路演,這方面我們會提供場地和宣傳物料,另外最好上一些綜藝節目增加曝光,而且在原本的票價基礎上需要打打折,這樣一來單價雖然降低了,但也有利于提高上座率。”
“打幾折?”
“7~9折吧,如果您這邊同意的話,我們會根據與我們合作的平臺進行商談,合作程度比較深的會低一點,但整體的平均折扣會保持在 8折左右。”
“沒問題,那分成呢?”
不管別的什么,再談都是虛的,唯有分成是直接構成利益的重要來源。
“分成方面我們要多收分賬下來的 5%,這一部分算是投資補償,給您增加排片勢必就會減少其他電影的排片率。”
“5%的話倒也不是不行……”姜央思索了一會兒,“但是徐總,我這邊其實有個更好的提議,目前的黃金時段肯定是飽和的,但如果能夠在每天的黃金時段抽出一場來播放我們的電影,豈不是更能驗證這部電影是否值得貴公司的投資?”
徐蒹葭愣了一下,她之前完全沒有往這方面想。
每天的黃金時段是 7點到 9點。
而 9點以后到 11點之前的場次是相對于黃金時段稍差一點的,她本打算在這個時間段內試水,可沒想到姜央直接就要黃金時段。
但她又想了想:“一場而已,雖然票價上有差距,但也差不了太多,這部分錢完全可以從那 5%里賺回來。”
“這波怎么看都不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