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書房密謀
-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復活祖母
- 相遇依舊
- 4043字
- 2025-05-18 22:30:00
常遇春把手揮了揮:“說起來,沖鋒陷陣,我還湊合。
但是,要說運籌帷幄,那還得是徐達呀。
人家能做大帥,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鐵弦聽常遇春這么一說,更加欽佩他了,一個人能夠正視自己的弱點,并坦然承認,這是很難得的。
常遇春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點。
朱允熥正了正衣襟,對鐵弦說:“我一進濟南城,就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有你坐鎮濟南,把濟南經營得這么繁華,相當不易啊。
如果我們大明的每一座城池都像濟南這樣,海盜也好,北元也好,
他們又能奈我何呢?”
鐵弦手捻須髯,笑道:“吳王,你過獎了!你才是真正的后起之秀啊。
我這點功勞,不足掛齒!
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能耐,
我在治理地方上,采用的是當年蕭規曹隨,無為而治的政策,一切順其自然,只要百姓們安居樂業就好;
在治軍方面,我覺得自己并不是一個軍事上的天才,我不敢學李廣,我學積不識啊,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先為不可敗,以待敵之可敗。”
趙寧兒聽了之后,拍掌笑道:“看來鐵將軍還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把這里治理得這么好,還說自己沒有功勞。
聽說你打仗從來沒敗過,還說自己是一個不懂軍事的將軍。”
“趙姑娘,你謬贊了。”
晚上。
濟南府。
吃完了晚飯之后,鐵弦把朱允熥請到了自己的書房,原來鐵弦還是個非常有學問的人
洪武年間,他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后來,他被老朱賜名為“鼎石”。
由此可見,老朱對他十分器重。
后來,建文帝繼位之后,拜他為山東參政。
朱允熥發現鐵弦的書房里珍藏了很多典籍,還有一些字畫。
看來,他也很喜歡書法!
“我才疏學淺,但是,先帝在世之時,承蒙錯愛,不斷地提拔我的官職。
我誠惶誠恐啊。”鐵弦說。
朱允熥一邊欣賞那些字畫,一邊說:“鐵大人,你是本朝難得的文武兼備的官員,你上馬可以征戰四方,下馬可以治理地方,這是很多人都無法比擬的。
往往一個人有文職便沒有武功,能打仗就不會治理地方,兩者兼而有之的,是很少見的。”
鐵弦擺了擺手:“吳王,你過獎了。”
聞言,朱允熥苦笑了一聲:“請你不要再稱呼我為吳王了,
我不做吳王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鐵弦倒背著雙手在書房里來回走動,神情變得凝重了起來:“我把你請來,就是和你商量這件事兒。
皇上繼位之后,在齊泰和黃子澄的建議下,大力削藩,此事辦得恐怕不妥呀。”
朱允熥雙臂抱于胸前,不由地問道:“你覺得哪里不妥?”
鐵弦手捻須髯,緩緩道:“自古以來,藩王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當初,秦始皇統一六國,奪得天下之時,就召集文武商議,到底是采用分封制,還是郡縣制。
有人贊成分封制,也有人支持郡縣制。
最后,李斯力排眾議,采用了郡縣制。
于是,秦始皇并沒有重用自己的那些兒子們,沒有把他們分出去做王。
但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弊端,
后來,天下大亂,劉邦、項羽向西攻打咸陽,就沒有人來勤王。
倘若當初秦始皇把自己的兒子封出去為王的話,
你說,他們能看著秦王朝被劉邦和項羽滅了嗎?
等到劉邦登基稱帝之后,就沒有像秦始皇這樣干!
這是分封制有利的一面。
當然,也有不利的一面,
到了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聯合七國共同對抗朝廷,向西攻打長安,差一點顛覆了漢景帝的江山。
這時,諸王尾大不掉,枝強干弱。
逼得漢景帝任用周亞夫為太尉,竇嬰為大將,聯合梁王劉武共同對抗七國聯軍,結果,在三個月之內,把七國之亂給平定了。
如今,先帝剛剛駕崩,皇上繼位不久,便大力削藩,這樣必定會激化朝廷和藩王之間起矛盾啊。
倘若控制得不好,就有顛覆朝廷的危險。
而在諸王之中,最令朝廷人擔憂的便是燕王朱棣。”
朱允熥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隨手翻閱。
他心想沒想到鐵弦人在濟南,卻對天下大事洞若觀火。
“朱棣已經瘋了,朱高熾坐鎮北平。”
“哦,有這樣的事兒?”鐵弦聽了感到十分意外,“前段時間,他還帶兵圍困京師,怎么突然就瘋了呢?”
朱允熥把所見到的情況向鐵弦講述了一遍。
鐵弦瞇縫著眼睛聽著:“如此說來,朱棣是真瘋了。
不過,朝廷把你的藩給削了,這也不太合適。
我還聽說朝廷要將你問斬,后來,你祖母突然出現了,救了你,不知可有此事啊?”
朱允熥點了點頭:“是的,如果不是我祖母及時出現的話,焉有我的命在?”
鐵弦長嘆了一聲,倒了一碗茶,遞給了朱允熥:“說一句客觀的話,皇上這樣對待你,是有一點過分了,但是,我作為大明的臣子,還是希望你能和皇上和睦相處的。
一是,你現在的實力達不到,如果你和他鬧翻了,肯定吃虧;
二是,如果你們在相互爭斗的話,北元和西域諸國,以及那些盜賊便可以趁機而入。
那么,咱們大明就危險了。”
聞言,朱允熥心想鐵弦還是一個很有格局的人,站得高,看得遠吶。
朱允熥端著茶碗,輕輕地吹拂著漂浮在上面的茶葉:“鐵大人,你說得太對了,正因為如此,此次皇上派我出使北平,讓張昺出任北平布政使,謝貴和張信出任都指揮使司。
雖然有些波折,但是,總算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鐵弦聽了之后,暗自心驚:“有這樣的事兒?這事兒恐怕也不妥!”
“為什么?”
“難道你沒聽說張信是朱棣的舊部嗎?
而且,他們夫妻二人上演了一場雙簧,
燕王妃對張信有救命之恩。
朝廷把這樣一個人派到北平,難道不是太危險了嗎?”
此時,朱允熥終于想明白為什么朱高熾會那么愉快地答應了,難道是因為張信?
但是,從張信的表現來看,他似乎對朝廷沒有二心啊。
朱允熥淺嘗了一口茶,問道:“鐵大人,你是不是多慮了?
張信恐怕不是那樣的人吧?”
鐵弦微微一笑:“我們評價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了些什么。
你可知那一次張信在朱棣的手下犯了過錯,是因為什么事犯錯的嗎?”
“這事,我倒是不知道!”
“他是因為貪污了財物,被發現了,”鐵弦說到這里,頓了頓,目光注視著朱允熥,“你想一想,一個人因為貪污而犯錯,像這樣的人立場能堅定嗎?
換句話說,如果朱棣給了他更多的好處,
他會不會又重新倒向朱棣的懷抱呢?”
“應該不至于吧。”朱允熥眉頭深鎖,現在他也覺得這個事情可能有點兒不太妥當。
如果張信反戈一擊,那可就麻煩了。
朱允炆只是讓他去出使北平,安排張昺、謝貴和張信他們三個人去上任,可沒把這些信息對他說呀。
“依我看,至于,等你回到京師之后,倘若你遇到什么困難或麻煩,你可以飛鴿傳書給我。”鐵弦說著提出了一個籠子來,籠子里面有兩只白色的信鴿。
鐵弦介紹說:“這兩只鴿子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無論你身在何方,你只要放出一只信鴿,它就能找到我。”
“是嗎?”朱允熥把那個鐵籠子接過來,仔細地觀看,見兩只信鴿的體型并不是太大,紅色的眼睛,白色的羽毛,活潑可愛,不時地發出“咕咕”的叫聲。
朱允熥豎大指稱贊:“你可真是個精細的人吶,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心思。”
鐵弦嘆息了一聲:“在官場上為官,十分不易,如履薄冰,一不小心便會萬劫不復。
你回去之后,好好地勸說皇上,讓他削藩不要太急,如果一定要削的話,就按齊泰所說的那樣,削燕王的藩是對的。
的確如此,如果燕王被制服了,那么,其他諸王便不在話下。
如果聽信黃子澄的話,先削周王的藩,這事兒可就麻煩了。
這叫打草驚蛇,周王的藩削與不削無關緊要,
但是,燕王就不一樣了。”
對于這件事,朱允熥也聽說了,黃子澄和齊泰兩個人的意見不同。
齊泰主張直接削燕王的藩。
黃子澄卻認為燕王抗擊北元,有功勞,沒有過錯。
而周王在先帝的時候,就已經犯下了很多不赦之罪,削之有名。
所以,應該先從周王下手,為此,兩個人爭論不休,各說各的理,始終沒有定論,這讓朱允炆也很是頭疼。
此時,朱允熥聽鐵弦也這么說,不由地問道:“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鐵弦拿出一張地圖來,掛了起來,然后,拿了一根長桿在上面比畫著:“你來看,朱棣坐鎮北平,在北邊,再往北邊去是漠北,也就是北元的勢力范圍。
咱們往西邊看,是西域諸國,東邊有海盜,現在也已經成了氣候。
如果說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削了燕王的藩,把北平收歸朝廷的話,
那么,從京師到北平便會連成一片。
這一塊固若金湯,北元也好,海盜也罷,他們都無從下手。
朝廷若是杜絕了外患,來平息內憂,那就好辦了。
另外,在諸王之中,只有朱棣野心最大,最有謀略,換句話說,他對朝廷的威脅也是最大的。
其他諸王碌碌之輩,好似冢中枯骨,沒什么好怕的,
但是,要是反過來先削周王的藩,你再看看周邊的形勢:
首先,朱棣必然會警覺起來,再想攻擊他,就沒那么容易了;
雖然說張昺出任了北平布政使,謝貴和張信出任了北平都指揮使司,恐怕到時候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畢竟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是人家說了算。
倘若朱棣與北元聯合,甚至與海盜聯合,圍困軍師怎么解?
目前朝中已經沒有什么大將可用了,屈指可數啊。
耿炳文年齡太大了,郭英身體又不好,徐輝組倒是很能打,但是,徐輝祖身份特殊,他與朱棣是親戚關系。
當然,我完全相信徐輝祖的忠心,但是,我相信沒有用啊,恐怕有人不相信。”
朱允熥雙臂抱于胸前,靜靜地聽著,然后,問道:“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不是很厲害嗎?”
鐵弦搖了搖頭:“如果朝廷不重用李景隆,那是朝廷的福氣,如果朝廷重用了他,那就全完了。
他那個人就是典型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紈绔子弟。”
朱允熥正了正衣襟,再次向鐵弦施禮:“今日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你所說的話,我回去一定向皇上稟明,讓他重新調整方案。”
鐵弦看著朱允熥,笑道:“我為吳王謀了一條出路,不知道你可否愿意聽。”
朱允熥感到十分好奇:“不知鐵大人為我謀了一條怎樣的出路?”
鐵弦在地圖上比畫著:“蜀地,此處為不毛之地,一般人都不愿意去,
因為那里道路險阻,常有豺狼虎豹出沒,還有瘴氣,
如果有人被發配到蜀地,也就等于判了他的死刑。
但是,正因為沒有人愿意去,那里卻成了一塊風水寶地。
如果你回到京師,皇上為難你的話,你就申請說,請把我流放到蜀地去吧。
我想陛下肯定會同意的,到那時,等你到了蜀地之后,就如同龍入大海,虎進深山,你可以在那里種田,慢慢地積蓄力量,靜觀時變。
另外,你也可以招募舊部和親信,比如把常遇春請過去,那是你最大的靠山。
等你在蜀地積蓄了力量,
在朝中,有你的祖母和你的母親為你周旋,將來你大有可為啊。
當年,漢高祖劉邦不就是從漢中發兵,進入關中,然后與項羽爭奪天下的嗎?”
朱允熥一聽,茅塞頓開:
“多謝鐵大人為我指出一條出路,不勝感激。”
這不禁讓朱允熥想到有那么一句話,叫做思路決定出路。
看來,果真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