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投放信號彈
- 港娛:我的特效無可匹敵
- 左柱
- 2662字
- 2025-05-18 19:20:35
(四十三章申請解禁中)
驃叔話音剛落,董昊只是沉沉地嘆了口氣。
玻璃窗外,都市霓虹在暮色里明滅不定,映得他眼底泛起冷意。
因英國方面的不作為,給港片沒落埋下隱患。
這也不稀奇,反正英國被稱為“攪屎棍”,就是因為它到處制造爭端和麻煩,從來不填自己挖的坑,在國際矛盾中煽風點火、起哄架秧子,以達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
尤其是港島回歸在即,這幫鬼佬自然不愿費那個勁。
這也為九十年代因知識產權保護法案的不健全導致港片沒落埋下了大坑。
如今錄像帶還在貨架上堆得老高,誰能想到,等到九十年代光盤技術全面普及,竟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起初港片借著這股技術東風沖得兇猛,霓虹燈下的攝影棚夜夜通明,攝影機如永動機般運轉不停。
可盜版如洪水猛獸涌進街巷,租碟鋪比茶餐廳還多。
從一年兩百部的黃金產量,到1998年硬生生腰斬成幾十部。
不過短短幾年光景,片場木工師傅放下鋸子去賣魚丸,燈光組的小弟開起了計程車,許多人北上求存。
曾經擠破頭想進劇組的年輕人,只能蹲在街邊啃著菠蘿油嘆息。
往日星光熠熠的電影帝國,就這么眼睜睜看著樓起樓塌。
到最后,港片如茍延殘喘的老人,靠著幾聲斷斷續續的咳嗽,勉強證明它還沒死。
“所以說,留給港片的時間不多了。”
驃叔聽完,渾濁的眼神里閃過一絲困惑,卻只是擺了擺手。
他半靠在座椅上,這兩年多數時候坐在藤椅上聽收音機,偶爾去茶餐廳喝早茶,算是半只腳邁進退休生活。
“年輕人總愛琢磨十年后的事。”他抬起手背拍了拍董昊肩膀:“管他將來是洪水還是金礦,現在不試試,老了拿什么下酒?”
說著指了指茶幾上的魚缸,里面的金魚正甩著尾巴:“不過,你看那小東西,記得跟它一樣,撞疼了要馬上轉彎。”
董昊笑了笑:“知道啦,我頭沒那么鐵。”
驃叔講到一半,突然抬眼笑問:“喂,今年有什么動作啊?”
“一來跟進內地半導體基地,二來打算開部新電影。”
驃叔渾濁的眼突然亮起來,手中香煙灰燼落在襯衫上,隨意拍了拍道:“咩戲種,快說說!”
“機甲。”
“機甲……機甲是咩?”
驃叔皺著眉把煙嘴從嘴里拎出:“是哪家茶餐廳新出的噱頭?”
董昊忍不住笑出聲,抬眼望向窗外,霓虹燈在玻璃上投下斑斕光影。
他突然意識到,這個帶有金屬質感的新詞,對眼下滿是膠片味的八十年代來說,確實像從好萊塢電影里蹦出的外星語。
于是講道:“驃叔你知道變形金剛嗎?”
董驃一臉吃驚:“你是說,幾年前出的那部動畫片,汽車變成機器人,可那只是為了推銷玩具,專門給小孩子看的啊!”
董昊點了點頭,卻又搖了搖頭:“差不多,卻又差了很多。”
旋即將目光落在了屋內臺歷:2月27日。
此時窗外不知何時飄起細雨,霓虹燈光在雨幕里暈成模糊的光斑,像被水洇開的油彩畫。
“先過年吧。”驃叔往他保溫杯里續了續熱好的黃酒,霧氣氤氳中,老人鬢角的白發比去年密了許多:“等煙花散盡,有的是硬仗要打。”
1989年2月27日,元宵后的第七日,港島的雨絲還帶著爆竹碎屑的硝煙味。
會展中心的玻璃幕墻倒映著漫天緋云,像塊被揉皺的金箔。
董昊抬手拂去西裝袖口的雨星,指尖觸到門把的瞬間,忽然想起驃叔臨出門前塞給他的玉佩,此刻正隔著襯衫貼著心口,涼得像塊浸過井水的鵝卵石。
他身著藏青西裝,指尖輕握旋轉門把手,身后跟著的主創團隊踩著大理石地面,鞋跟聲在大堂里敲出清脆的節奏。
今日這場發布會,是他特意為新計劃搭的戲臺。
不同于去年《侍神令》靜悄悄的開機,此次拍攝計劃的風聲早經港島娛樂圈發酵。
此刻展廳入口處的紅毯兩側,數十家媒體的攝像機如重裝炮臺般架起,鎂光燈在人群頭頂織成閃爍的光網。
再看一眾主創,董驃踏出電梯,米色西裝在燈光下泛著溫潤之光,前排記者快門聲驟然掀起浪潮。
袁潔瑩一襲珍珠白魚尾裙緊隨其后,耳垂碎鉆隨步伐輕晃,消耗了大半膠卷。
梁家輝則以炭灰色雙排扣西裝壓軸,下頜線在陰影里繃出冷硬的弧度,惹得后排影迷低低驚呼。
“董生看這邊!”
“袁小姐轉個身!”
粵語與英語的呼喊此起彼伏,混著空調出風口的嗡鳴,在展廳內撞出回音。
董昊站在發布會臺側,望著臺前攢動的人頭,有抱著相機半蹲著找角度的資深娛記,有舉著錄音筆往前擠的實習記者,還有舉著“家輝加油”燈牌的影迷。
人群如潮水般推搡著警戒線,將紅絨繩繃得筆直。
再看舞臺背景板上,“創世紀電影年度計劃”的燙金大字被鎂光燈打得透亮,旁邊隱約可見《天工劫》的機甲概念圖輪廓。
董昊知道這不是簡單的項目公布,而是他向港島電影圈扔下的一枚信號彈。
隨后,臺下喧囂漸次沉寂,一名記者開口問道:“董生,有記者拍到你和袁小姐深夜共乘一車,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靠,這是電影發布會,上來就問八卦!”
董昊心底腹誹,面上裝著不在意笑了笑,若是放在后世,他會當即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就是在跟袁潔瑩拍拖。
奈何現在是八十年代末,藝人戀愛是大忌,會影響其人氣,尤其是像阿瑩這樣——帶著偶像色彩的女星。
董昊聳肩:“很正常,因為袁小姐將會成為我今年這部電影的女主,我身為電影的導演加監制,自然得與演員保持良好的溝通,是為了工作的自然往來。”
聽到董昊這冠冕堂皇的話語,記者顯然不死心,于是繼續追問:“可是你們兩個多次共乘一車,這好像有點不太對勁吧……”
袁潔瑩卻不耐煩地雙手環胸:“什么叫次數多了,我跟董生私下里是好朋友,朋友之間走動走動又沒什么大不了,再說了今天說的是電影,干嘛非得往別的地方扯!”
而另一名記者,則是向董驃問道:“驃叔和董生是叔侄,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董生這種只在自己相熟人里挑演員,是不是太過任人唯親了?”
驃叔迷瞪雙眼,無奈苦笑:“什么叫任人唯親啊,看看我身邊的這位靚仔……”
說著順勢指向一旁梁家輝:“這位也算是熟面孔了吧,港島最年輕的影帝,他和阿昊可沒半點血緣關系,此次電影《天工劫》的男主就是他。”
說到這苦口婆心道:“知道你們媒體需要話題,有話題才有銷量,可也不能硬找話題啊。”
“那么梁先生,你如今正處于被對岸封殺的狀態,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出演這部電影,會給影片帶來不好的影響……”
梁家輝面帶職業性的微笑,正猶豫著怎么回答這尖銳問題,董昊卻開口道:“這不是梁先生的問題,應該說是對岸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問題。
眾所周知,兩岸三地,一脈相承,往深了推在座的各位祖籍都來自于五湖四海。
流著相同的血,說著相同的話,寫著一樣的文字,沒必要搞得誰也不待見誰。”
說著抬手凌空一指:“但任何種群里,從不缺少雜毛傻……”
說到這卻被坐在一旁的董驃,輕輕踩了一腳,那意思就是讓他注意發言。
董昊佯裝著咳嗽兩聲,繼續道:“不好意思,是我失言了,60年代港島缺水。
那時內地多少人都吃不飽肚子,可硬是咬著牙勒緊褲腰帶,想盡辦法修壩筑堤,把東江水引了過來。
為什么這么做,還不是因為同宗同源,流著相同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