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坐地起價
- 港娛:我的特效無可匹敵
- 左柱
- 2037字
- 2025-05-15 19:05:36
晨光微醺,一縷金絲般的陽光溜進紗窗,在凌亂公寓地板上,織就一片碎金浮動的光影。
放眼瞧去,脫去的襯衫與牛仔褲糾纏成團,像被揉皺的糖紙扔于地毯邊緣,褶皺里還洇著未散的酒氣,在暖光中輕輕晃蕩。
董昊睫毛輕顫,被透過窗戶的陽光照醒。他剛要轉動酸澀的脖頸,忽觸到頸窩處的一片溫軟。
就見袁潔瑩像只貪睡的貓,蜷于董昊的臂彎里,鼻尖輕蹭著他鎖骨,唇角還凝有晶亮口水。
董昊下意識喉結滾動,昨夜在天臺上,兩人紅著臉彼此湊近,那熱吻的畫面炸開。
袁潔瑩指尖揪住他襯衫,酒氣混著玫瑰香味涌進鼻腔,而董昊鬼使神差摟住她后腰,兩人吻得忘乎所以。
叮鈴——
床頭那臺八十年代的大塊頭手機嘶吼起來。
熟睡的袁潔瑩肩膀輕顫,發出幼貓般的嚶嚀。
她睫毛撲簌簌抖了兩下,迷迷糊糊睜開眼,正對上董昊眼底盛著的晨光與笑意。
看到眼前男人那寵溺的目光,她忽然回憶起昨晚兩人那瘋狂旖旎的畫面。
一幕幕露骨的畫面在她大腦轟然炸開:趁著酒氣上頭,二人忘乎所以的親密舉動,簡直像兩只不要命的風流餓鬼。
如今酒醒,理智回歸,昨夜兩人那十八禁的各種花樣,瞬間讓袁潔瑩耳尖燒得通紅。
她慌忙閉上雙眼,繼續假寐起來。
“都看到了,還裝什么睡啊,真以為我眼瞎?”
董昊低笑出聲,胸腔震動傳到袁潔瑩耳側,惹得她心臟亂跳,又羞又惱。
忽然,董昊只覺肩頭一痛,帶著少女氣的咬嚙感猛的傳來,就見袁潔瑩牙齒狠狠磕在他肩頭,竟是下了死口!
董昊疼得叫出聲來,但仍忍痛拿起手機接通。
電話那頭傳來公司文姐的聲音,當聽到對方剛剛說的消息后,董昊整個人大喜。
瞧著董昊那激動的神情,袁潔瑩好奇道:“怎么了?”
“《侍神令》這部電影統計了昨日票房,打破了港島有史以來的單日票房記錄,你猜猜是多少?”
袁潔瑩遲疑開口道:“一百多萬?”
董昊搖了搖頭。
袁潔瑩思索一番,據她所知,如今最高的票房紀錄,好像是1986年吳宇森導演的《英雄本色》,這部電影風靡整個亞洲,港島票房成績為3465萬,剛上映時便創下了單日120萬的銷售記錄。
董昊搖頭:“少了……”
袁潔瑩思索一番,遲疑開口:“那是兩百萬?”
董昊再次搖頭。袁潔瑩不敢想了,忙問:“那到底是多少?”
“460萬港幣!各大院線這會已經瘋狂加大排片量,日韓、東南亞的片商已經來公司接洽,說要引進這部影片!”
“現在嗎?”
董昊點頭。
袁潔瑩忙道:“那你還不快去?”
見狀,董昊卻對著手機講:“文姐,告訴其他片商,就說今天沒空,讓他們改天再來。”
見此情形,袁潔瑩疑惑不解,放著好好的鈔票不賺,董昊到底要做什么?
“不是,你這是為什么……”
只見董昊忽然欺身而上,眼底閃著熊熊烈火:“當然是要和你么么噠……”
“哎呀,你個色鬼……討厭……嗯……”
隨著一連串吭哧吭哧的動靜,公寓內不時傳來細碎聲。
此時此刻,董昊再次當起了辛勤耕作的老牛,樂此不疲地忙碌起來……
一周后,《侍神令》票房如脫韁野馬,單日排片量暴漲至60%。
銅鑼灣的影院外,黃牛舉著“高價收票”的牌子亂竄;茶餐廳里,食客們吃著叉燒包爭論各種特效鏡頭。
當累計票房沖破2600萬時,所有人都預感到,這部電影搞不好會破億,要知道,如今可是1988年!
看到侍神令的火爆程度,周邊國家的片商,就像是聞到魚腥的夜貓,尋著味便找上門來。
日本東寶的制作人帶著翻譯連夜飛抵港島,韓國CJ的代表守在董昊公司樓下,就連東南亞小國家的片商,也捧著合約在公司門口打轉。
但董昊不急,他以身體不適為由,晾了整整一周,才施施然坐在談判桌前。
會議室里,瞧著一個個陌生面孔,董昊無奈一笑:“買斷?”
他轉著鋼筆微笑,凝視著這些片商代表,搖了搖頭:“我們要票房分紅。”
會議室里一片嘩然。
按規矩,海外發行向來是低價買斷,哪有分票房的道理?
但當這些片商看到《侍神令》里飛天遁地的妖怪、刀光劍影的長鏡頭,最終咬著牙簽下40%分成協議,附加條件是拿下影帶在本國的發行權。
“聰明人。”董昊點頭答應,總不能把對方逼得太狠。
散會后,他不得不感慨,要么說商人腦子就是轉的快,八十年代的電影,一半利潤在錄影帶里。
這讓他想起前世家中長輩提過一嘴,有許多企業家,就是在8090年代靠盜版港片在內地起家。
如此,董昊與各大片商簽訂合約,接下來有的忙了,各國院線上映時,尤其是主要演員和導演為助力電影成績,必然會在不同國家參加活動,演員出場費由當地主辦方承擔。
半月后,西貢一間二十平米的出租屋內。
吳鎮宇對著落地鏡系著領帶,淺灰色西裝是剛買的,穿在身上還有點硬挺。
他摸了摸領口,看著自己鏡中倒影,低聲沖著鏡中自己道:“好起來了不是嗎?”
現在的他,已不是那個在片場跑龍套時被導演罵“面癱”的年輕人,如今因《侍神令》里陰鷙的反派角色,已被嘉禾簽為重點培養對象。
鐺鐺鐺……
叩門聲響起,經紀人粗啞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大佬,你要磨蹭到什么時候,得趕快到機場,去東京宣傳。”
“安啦……”
吳鎮宇答應一聲,轉而提著行李出了房門,自此他也算在港島演藝圈有了立錐之地,不似之前那般如無根浮萍四處飄搖。
此刻,港島街頭的影院正在重映《英雄本色》,而《侍神令》的海報占據了最顯眼的位置。
兩個時代的光影在銅鑼灣的霓虹交錯中,像正在蛻變的蛇,褪去舊皮,露出新生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