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造化篇·甲·洪爐經

  • 拾遺子
  • 拾遺士
  • 3230字
  • 2025-05-23 10:37:54

一、原性章

天地為洪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火炭兮,萬物為銅。

拾遺子在集市上閑逛,看到屠戶正磨刀準備宰殺豬羊。一個小孩好奇地問:“這些牲畜生來就是給人吃的嗎?”

拾遺子摸著孩子的頭說:“天地就像一個大熔爐,世間萬物都在里面鍛造。以前韓信很會打仗,幫劉邦打下天下,卻不懂熔爐的道理。他功勞太大讓皇帝害怕,還貪戀權力,最后被女人設計害死。

你看這些豬羊,生在圈里吃著人喂的飼料,看似注定被宰,其實也是天地安排的一部分。人也一樣,在名利場里忙忙碌碌,有人像韓信一樣貪權,有人像商人一樣貪財,卻不知道自己只是熔爐里的一塊鐵。

只有看清自己在天地間的位置,不硬和命運對著干,才能少招災禍。你看天上的星星各有軌道,江河總是向東流,都是自然的規律。人要是逆著規律來,就像拿雞蛋砸石頭,肯定吃虧?!?

小孩似懂非懂,拾遺子指著天空說:“規律就像天上的星星,看不見卻一直存在,順著走就沒事,逆著走就會撞墻。”

二、守中章

拾遺子到鄉下,看見一個老農在田里嘆氣。問他怎么了,老農說:“我種稻子想讓穗子又大又飽滿,每天拼命澆水施肥,結果苗都枯萎了?!?

拾遺子笑著說:“天地造物有自己的分寸,就像鐵匠煉鋼,火太旺鐵容易脆,火太小煉不成。以前秦國用嚴酷的法律統治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看起來強大,結果只傳了兩代就滅亡了。

您心疼稻子是好事,但做得太過分了。韓信的死也是因為不懂‘適中’的道理——他功成名就后如果能退隱,不炫耀自己的功勞,怎么會被殺呢?

天地熔爐里,萬物都要在‘過頭’和‘不夠’之間找平衡。就像稻子,需要水和肥,但太多了反而害了它。人活著,追求名利也要有個度,不然就像裝滿水的杯子再倒水,肯定會灑出來。”

老農聽了,減少了澆水施肥的量,一個多月后,稻苗又長得綠油油的了。

三、知止章

拾遺子進城訪友,看到一隊商隊拉著滿車珠寶進城。帶頭的商人滿臉得意,逢人就說這些貨物能賣上千兩銀子。

拾遺子跟他同行,問:“你知道珠寶容易招賊嗎?”商人笑著說:“我有護衛保護,怕什么?”

拾遺子嘆氣說:“以前項羽那么厲害,最后卻自殺在烏江,就是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停下,只知道往前沖。就像熔爐里的鐵,燒得通紅時不及時拿出來,就會煉壞。

韓信也是一樣,他不懂功成之后該退一步,反而在權力的熔爐里越陷越深,最后送了命。你看這滿車珠寶,在普通人眼里是寶貝,在盜賊眼里就是靶子。

天地從來不會讓一樣東西一直滿而不缺,人要是不知道適可而止,就像裝滿水的碗還接著倒水,早晚要翻?!?

商人聽了,就把一部分錢財分給了窮人。后來遇到強盜搶劫,只有他沒被傷害。

四、順時章

拾遺子爬高山,看到懸崖上長著挺拔的松樹,平地上長著柔軟的小草。弟子問:“松樹和小草哪個更強?”

拾遺子說:“強和弱不是固定的,要看時機。就像春秋時的越國,被吳國打敗后看起來很弱,卻懂得等待時機——文種管理國家,范蠡發展經濟,勾踐臥薪嘗膽,等吳國驕傲了,一下子就把它滅了。

韓信在井陘之戰時,能背水一戰打贏,是因為抓住了時機;但后來他居功自傲,逆著時機做事,結果倒霉了。

天地熔爐里,四季變化,萬物有榮有枯。松樹在冬天能抗風雪,是因為它順應了自己的剛強;小草在春天能隨風生長,是因為它順應了自己的柔軟。

人要是能像越王那樣,低谷時默默努力,高峰時謙虛低調,順著時機走,就能在熔爐里煉成好鋼,不然就會被火燒壞?!?

弟子看著松樹和小草,好像明白了什么。

五、虛己章

拾遺子過河時,看到一條船空著時能浮在水面,裝滿東西就容易沉。船夫嘆氣說:“裝的東西太多,船都走不動了?!?

拾遺子說:“人也像這條船,心里裝滿了名利,就難走好人生路。以前王莽篡奪漢朝皇位,一心想當千古明帝,卻因為野心太大、改革混亂,最后被殺了。

他就像超載的船,以為裝得越多越好,卻不知道空船才能隨波逐流,滿船容易觸礁。韓信也是心里裝滿了權力欲望,一點都不肯退讓——他要是能謙虛點,不跟劉邦爭風頭,怎么會被殺呢?

你看這江水,看起來軟軟的,卻能載著船走萬里;人要是能胸懷寬廣,不固執、不貪心,才能在人生的大河里順順當當?!?

船夫聽了,就減輕了船上的貨物,船果然走得輕快了。

六、處下章

拾遺子走進竹林,看到竹筍破土向上長,竹節中間是空的、向下生長。小孩問:“竹子為什么能長到那么高?”

拾遺子說:“因為它懂得放低自己的道理。你看溪流,總是往低處流,卻能匯成大江大海;人要是總想著往上爬,反而容易摔跟頭。

戰國時的藺相如,面對廉頗的挑釁,總是忍讓,看起來好像“輸了”,卻讓兩人和好,還保全了趙國。韓信雖然會打仗,卻不懂得放低姿態——他在劉邦面前炫耀自己能帶很多兵,太出風頭,最后被猜忌。

天地熔爐里,火往上燒,水往下流,各有各的位置。人就像竹子,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長,放低姿態才能包容萬物。

要是像那些爭強好勝的野草,只知道往上擠,根都沒扎穩,一刮風就倒了?!?

小孩摸著竹節,好像懂了“低調”的好處。

七、忘機章

拾遺子住在山寺里,聽到僧人和小沙彌討論佛法。僧人說:“心里總有雜念,怎么修禪呢?”

拾遺子說:“雜念就像爐子里的火星,越想撲滅越亂蹦。以前諸葛亮擺空城計,彈琴嚇退敵人,不是有什么魔法,而是因為他心里不害怕,放下了算計的心。

韓信要是能放下對權力的算計,功成后去做個閑人,怎么會卷進朝廷的爭斗呢?天地造萬物,本來沒有好壞之分,人因為有了算計心,才生出是非。

就像山寺的鐘聲,本來很清亮,要是有人聽了覺得煩惱,是因為自己心里有疙瘩。人在熔爐里,要是總計較得失、耍心眼,就像自己往火里加柴,只會讓自己更煎熬。

不如像小沙彌一樣單純,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反而能在天地間過得自在?!?

僧人雙手合十說好,小沙彌拍著手笑了。

八、觀化章

拾遺子站在大河邊,看見落葉隨水漂走,鳥兒從空中飛過。弟子問:“萬物為什么不停下來呢?”

拾遺子說:“天地就像一個不停運轉的大熔爐,萬物都在里面變化。就像商湯滅夏、武王伐紂,朝代換來換去,就像爐子里的鐵熔了又鑄。

春秋時的介子推,跟著重耳流亡十九年,功成后卻躲進山里,他知道“兔子死了,獵狗就會被吃掉”的道理,不貪圖榮華,才能在變化中活下來。

韓信不懂得看清楚變化,以為權力能永遠握在手里,卻不知道在天地熔爐里,一切都在流動——今天你在上面,明天可能就在下面。

就像這河水,前浪后浪一直往前,不會停;人要是能像介子推那樣,看透變化的本質,不執著于一時的得失,就能在熔爐里從容面對各種變化?!?

弟子望著河水流向遠方,漸漸明白了“觀察變化”的意義。

九、全真章

拾遺子拜訪一位隱士,看到他住在茅草屋里,穿著粗布衣服,卻過得很開心。隱士說:“世人追求好吃好穿,卻丟了本心?!?

拾遺子說:“本心就像熔爐里沒煉過的鐵,單純樸實。以前伯夷、叔齊不接受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雖然有人笑他們固執,卻守住了心里的道義,就像鐵在爐子里不輕易變形。

韓信本來是個市井百姓,曾被人欺負從胯下爬過去,后來卻在權力的熔爐里迷失了——他從一個能忍的人,變成了貪圖名利的將軍,丟了純真,最后才倒霉。

天地造萬物,最珍貴的就是各自的本性。人要是為了名利,把自己變成圓滑世故的“熟鐵”,看起來聰明,卻丟了赤子之心。

不如像您這樣,守著茅草屋、粗茶淡飯,做真實的自己,才不辜負天地熔爐的鍛造。”

隱士高興地敲著節拍唱歌,歌聲在山林里回蕩。

十、齊物章

拾遺子坐在樹下,看見螞蟻搬糧食,鳥兒啄蟲子,各自忙著自己的事。小孩問:“萬物有貴賤之分嗎?”

拾遺子說:“在天地熔爐里,萬物都像鐵一樣,本來沒有貴賤。就像戰國時的許由,堯要把天下讓給他,他覺得臟了耳朵,跑去洗耳朵;而盜跖做強盜,世人罵他壞,他卻有自己的一套道理。

韓信當大將軍時,人人都怕他,臨死卻被一個女人殺了,可見身份貴賤只是暫時的表面現象。就像樹上的葉子,有的被人撿去寫詩,有的落在地上變成泥,哪片更高貴呢?

天地生萬物,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命運。人要是能平等看待萬物,不執著于高低貴賤,就會明白:不管是將軍還是普通人,在天地面前都是一樣的‘爐中鐵’。

只有放下分別心,才能在熔爐里不患得患失,過得從容?!?

小孩看著螞蟻和鳥兒,忽然覺得萬物都有自己的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樟树市| 甘肃省| 台中市| 秦皇岛市| 睢宁县| 昌邑市| 瓦房店市| 中江县| 即墨市| 杭锦后旗| 阿克陶县| 郑州市| 铁岭市| 香格里拉县| 江口县| 三江| 财经| 汾阳市| 北川| 嘉义县| 比如县| 辽源市| 古浪县| 平原县| 钦州市| 栾川县| 达州市| 高平市| 临沭县| 岳西县| 乐都县| 黄山市| 尚义县| 彩票| 连平县| 常州市| 黔西县| 乡宁县| 道孚县|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