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謀詐章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英雄豪杰紛紛崛起。江東的周瑜在赤壁駐扎軍隊,一心想要打敗曹操的大軍。但他的軍營里混進了兩個奸細——蔡中、蔡和,這兩人是曹操派來假裝投降,實際上是為了刺探軍情的。周瑜雖然知道他們是奸細,但一時也想不到好辦法利用他們,于是把拾遺子找來商量。
拾遺子問周瑜:“您知道曹操這個人生性多疑嗎?”周瑜回答說:“當然知道,曹操那家伙就愛懷疑別人,他手底下的謀士們也經?;ハ酄幎??!笔斑z子接著說:“既然這兩人來假裝投降,咱們正好可以借他們的嘴給曹操傳假消息??梢宰屗麄冎牢覀兊募Z草都屯在巴丘,但實際上在烏林設下埋伏,再讓黃蓋寫封投降信,說愿意帶著糧草歸順曹操。曹操看到蔡中、蔡和傳回去的消息和黃蓋的信對上了,肯定不會懷疑?!?
周瑜皺著眉頭擔心地說:“要是曹操識破了我們的計劃,反過來算計我們怎么辦?”拾遺子笑著說:“我們可以故意讓蔡中、蔡和經常得到一些‘機密情報’,像部隊調動的時間、將領的安排這些,但是十件里面有八九件是真的,一兩件是假的。真的消息讓他們相信,假的消息迷惑他們。等黃蓋的火船靠近曹營,曹操就算發現中計,也來不及了。”
周瑜聽從了拾遺子的計策,果然蔡中、蔡和把假情報傳回了曹營。曹操看到很多消息都和實際情況相符,就沒有起疑心。到了赤壁之戰那天,大火借著風勢蔓延,曹軍被打得大敗。拾遺子對將領們說:“敵人派來的奸細,其實就是我們的誘餌。順著他們的想法,把他們引入陷阱,這才是打仗的好辦法?!?
二、間計章
在夏商周時期,商紂王非常殘暴,西邊的西岐打算起兵討伐他。紂王手下的費仲、尤渾偷偷和西岐聯系,表面上還在為紂王做事,實際上是想里應外合。姜子牙得知這件事后,把拾遺子叫來詢問對策。
拾遺子說:“費仲、尤渾雖然有心投靠我們,但紂王生性多疑,肯定會讓他們試探我們。我們可以讓他們告訴紂王,西岐兵力薄弱、糧草不足,根本不值得一提,勸紂王先別著急發兵。與此同時,我們暗中整頓軍隊、儲備糧草,和各路諸侯搞好關系。等紂王放松了警惕,諸侯們都來支持我們,再一舉向東進軍。”
姜子牙問:“要是這兩個人害怕紂王的威嚴,反而告發我們謀反怎么辦?”拾遺子回答:“我們可以先把他們的家人接到西岐作為人質,派人暗中保護好,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再答應他們,等滅了紂王,就給他們分封土地,讓他們當諸侯。他們既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又惦記著家人的安危,肯定會全心全意地為我們辦事?!?
西岐按照這個計策行事,費仲、尤渾在朝歌不斷向紂王進言,說西岐不足為患。紂王果然放松了警惕,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不聽忠臣的勸告。等到周武王伐紂的時候,各路諸侯在孟津會師,紂王倉促應戰,最后在鹿臺自殺。拾遺子說:“奸細雖然是個大麻煩,但如果能好好利用,反而能成為打敗敵人的關鍵。最重要的是抓住他們的心理,控制他們的行動,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為我們所用?!?
三、虛實章
戰國時期,魏國的龐涓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和孫臏率領軍隊去援助韓國,拾遺子也隨軍出謀劃策。魏國這邊有個投降的士兵,實際上是龐涓派來的奸細,想打探齊軍的真實情況。
孫臏問拾遺子:“這種奸細,我們該怎么處理?”拾遺子說:“可以把他放回去,而且要讓他看到我們軍隊故意減少做飯的爐灶。第一天造十萬個爐灶,第二天變成五萬個,第三天就只有三萬個,讓他以為齊軍害怕,士兵都逃跑了。龐涓一向驕傲自大,看到這種情況,肯定會覺得我們軍隊潰敗,就會率領輕裝騎兵追擊。我們在馬陵道設下埋伏,等他們一到,就萬箭齊發。”
田忌擔心地說:“要是奸細看出我們是故意做假,回去告訴龐涓怎么辦?”拾遺子解釋道:“奸細看到的都是我們故意展示出來的表面現象,而且沿途的老百姓也都說齊軍有很多人逃跑了,他肯定會信以為真。龐涓和孫臏以前有仇,他一心想報仇,看到這種情況,肯定不會仔細調查?!?
齊軍按照計劃行事,奸細回去把情況報告給龐涓,龐涓高興地說:“我就知道齊軍膽小懦弱?!庇谑侨酉虏奖瑤еp裝騎兵日夜不停地追擊。等追到馬陵道時,齊軍的伏兵突然沖出來,龐涓中箭身亡,魏軍也被打得大敗。拾遺子對將領們說:“給敵人展示虛假的情況,其實是隱藏真實的實力;放走敵人的奸細,反而能為我們所用。打仗就是要靈活多變,這就是其中的道理?!?
四、誘敵章
漢朝初年,匈奴經常侵犯邊境,韓王信背叛漢朝投靠了匈奴,還經常給匈奴當向導。漢高祖劉邦想平定叛亂,把拾遺子叫來商量對策。
拾遺子說:“韓王信熟悉漢朝的山川地形,為匈奴出謀劃策。我們可以通過他的嘴,給匈奴單于傳遞假消息。就說漢朝皇帝要親自率領大軍從代郡出發,但實際上在晉陽設下埋伏。同時,讓邊境的百姓假裝投降,向韓王信報告漢軍的部署,引誘匈奴軍隊深入?!?
劉邦說:“匈奴單于狡猾得很,怎么會輕易上當呢?”拾遺子說:“我們可以先派使者給單于送上豐厚的禮物,說漢朝皇帝愿意和匈奴和親,讓單于放松警惕。韓王信急于在匈奴面前立功,肯定會勸單于趁著漢朝求和的時候發兵。等匈奴大軍到了晉陽,我們的伏兵一起殺出,就能打敗他們?!?
劉邦聽從了這個計策,韓王信果然勸說冒頓單于南下。單于看到漢朝使者送來禮物求和,以為漢朝軟弱,就率領大軍前來。等他們到了晉陽,漢軍突然發起攻擊,匈奴軍隊大敗,韓王信也被殺死。拾遺子說:“奸細為敵人效力,是因為有利可圖。我們用利益誘惑他們,用假消息迷惑他們,讓他們判斷錯形勢,敵人就會跟著他們一起犯錯,這就是打敗敵人的機會?!?
五、借勢章
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梁武帝想要北伐,北魏有個降將叫侯景,心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偷偷和東魏聯系。梁武帝被侯景假裝歸附的假象迷惑,拾遺子進諫說:“侯景這個人反復無常,現在雖然投降了我們,但肯定會成為后患。不過我們可以利用他和東魏的矛盾,讓他為我們打頭陣?!?
梁武帝問:“要是侯景叛變,我們該怎么對付他?”拾遺子說:“可以先給他高官厚祿,讓他把部隊駐扎在壽陽,假裝幫他攻打東魏。同時,暗中派使者和東魏交好,告訴東魏侯景是我們引誘敵人的誘餌,如果東魏攻打侯景,我們絕對不會插手。東魏肯定會相信,然后發兵攻打侯景。侯景孤立無援,一定會向我們求救,到時候我們就趁機收回他的兵權。”
梁武帝按照這個計策行事,東魏果然派大軍攻打侯景。侯景向梁武帝求救,梁武帝按兵不動。侯景走投無路,只好叛變,但因為他的部下已經四散,最終被擊敗。拾遺子對將領們說:“奸細叛變是遲早的事。我們不用急著除掉他們,而是借助敵人的力量消滅他們,趁著他們叛變的機會打敗他們,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六、心戰章
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安祿山的部將李歸仁假裝投降唐軍,實際上是來刺探軍情的。郭子儀得知消息后,把拾遺子找來商量。
拾遺子說:“李歸仁雖然勇猛,但沒什么謀略,而且安祿山對他也不好。我們可以好好對待他,讓他看到我們軍隊上下團結一心,糧草充足,兵力強大。同時,讓他參加一些無關緊要的軍事會議,故意泄露假的進軍路線,但在關鍵的地方布置好真實的作戰計劃。”
郭子儀問:“要是他把假消息傳回去,安祿山不按照假路線來,走別的路怎么辦?”拾遺子說:“我們可以同時派奸細到安祿山那里,說李歸仁已經投降了,他傳回去的消息都是假的。安祿山肯定會懷疑李歸仁,李歸仁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一定會極力勸說安祿山按照我們的假路線進軍。安祿山本來就生性多疑,看到兩邊說法不一樣,反而會更相信李歸仁的話?!?
果然,李歸仁把假路線報告給安祿山,安祿山雖然有點懷疑,但經不住李歸仁再三勸說,還是按照假路線進軍,結果落入了唐軍的埋伏,被打得大敗。拾遺子說:“要想制服奸細,首先要控制他們的心理。讓他們在敵人的陣營里孤立無援,為了保全自己,不得不為我們所用,這就是心理戰的方法。”
七、疑兵章
宋朝的時候,金兵南下,宋朝將領劉豫投降了金國,還被金國立為偽齊皇帝,經常帶著金兵攻打南宋。南宋的岳飛想要打敗偽齊,把拾遺子叫來商量對策。
拾遺子說:“劉豫本來是宋朝的臣子,投降金國后也被金國懷疑,金兀術這些人一直看不起他。我們可以偽造劉豫和我們來往的書信,信里說他愿意里應外合,滅掉金國,重新歸附宋朝,然后故意讓金兵截獲這封信。金國肯定會懷疑劉豫,劉豫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一定會逼著金兵來攻打我們,我們就可以設下埋伏等著他們?!?
岳飛問:“要是金國不殺劉豫,反而讓他戴罪立功怎么辦?”拾遺子說:“不管金國怎么處置劉豫,他和金國之間已經產生了裂痕。我們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分化瓦解他們。同時,派人到偽齊的軍隊里,散布劉豫要投降宋朝的消息,讓他的士兵們人心惶惶。”
岳飛按照這個計策行事,金兵截獲假書信后果然開始懷疑劉豫,還調兵來攻打南宋。岳飛在半路設下埋伏,把偽齊軍打得大敗,金兀術對劉豫更加不滿,不久就廢除了他的帝位。拾遺子說:“奸細在敵人的陣營里,就像一根刺。我們不拔掉這根刺,反而利用它在敵人內部制造混亂,讓敵人自己先亂起來,這才是利用奸細的好辦法?!?
八、斷糧章
元朝末年,張士誠的部將李伯升假裝投降朱元璋,實際上是為張士誠打探消息。朱元璋把拾遺子找來商量應對的辦法。
拾遺子說:“李伯升在張士誠那里很受重用,這次假裝投降,肯定是想打探我們軍隊糧草的囤積地點。我們可以將計就計,讓他知道我們的糧草在應天城外三十里的江東橋,但實際上偷偷把糧草轉移走,在那里設下埋伏。同時,派奸細到張士誠那里,說李伯升已經和我們約定好,到時候帶著張士誠的軍隊來劫糧?!?
朱元璋說:“要是張士誠相信了,派大軍來劫糧,我們的伏兵可以打敗他們;但要是他不信,李伯升在我們營里就待不下去了。”拾遺子說:“沒錯。不管張士誠來不來劫糧,李伯升的身份都變得真假難辨,張士誠肯定會懷疑他。我們就可以借此機會削弱張士誠的內部力量?!?
張士誠果然派大軍來劫糧,等他們到了江東橋,朱元璋的伏兵突然沖出來,張士誠的軍隊被打得大敗。李伯升逃回張士誠那里,張士誠懷疑他通敵,要殺他。李伯升沒辦法,只好真的投降了朱元璋。拾遺子說:“利用奸細,不僅要通過他們傳遞假消息,更要利用他們擾亂敵人的軍心。讓敵人內部互相猜忌,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這才是大勝的關鍵?!?
九、火攻章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經常在沿海地區騷擾百姓,有個漢奸叫汪直,給倭寇當向導,對沿海的地形非常熟悉。戚繼光奉命抗擊倭寇,把拾遺子找來商量對策。
拾遺子說:“汪直在海上混了很久,和倭寇勾結在一起。我們可以利用他,把倭寇引到我們設好的埋伏圈。可以讓汪直知道我們軍隊要在臺州灣登陸,但實際上在樂清灣設下埋伏。同時,在臺州灣準備一些裝滿燃油的船只,假裝是我們的糧草船,等倭寇來搶的時候,就點火燒船?!?
戚繼光問:“汪直老奸巨猾,怎么才能讓他相信我們在臺州灣登陸呢?”拾遺子說:“我們可以故意讓被倭寇俘虜的老百姓‘逃出去’,讓他們把消息告訴汪直。老百姓的話,倭寇一般都會相信。汪直為了在倭寇面前表功,肯定會勸倭寇全力攻打臺州灣?!?
倭寇果然中了計,到了臺州灣,看到“糧草船”,就爭先恐后地來搶奪。戚繼光下令點火,大火借著風勢迅速蔓延,倭寇的船只被燒毀,很多倭寇也葬身火海。汪直見勢不妙,想要逃跑,最后被明軍抓住。拾遺子說:“奸細就像是敵人的眼睛,我們蒙住他們的眼睛,把他們引入陷阱,敵人就會盲目行動,最終失敗。對付奸細的辦法,就是引誘他們,然后消滅他們。”
十、離間章
清朝末年,北洋軍閥之間混戰不斷。直系軍閥里有個將領叫馮玉祥,表面上聽從直系的指揮,實際上偷偷和皖系聯系。直系首領曹錕把拾遺子找來商量對策。
拾遺子說:“馮玉祥手握重兵,早就有了異心。我們可以偽造他和皖系段祺瑞的密信,信里說馮玉祥愿意率領部隊投靠皖系,還約定在河南會師。然后故意讓皖系的奸細截獲這封信,段祺瑞肯定會懷疑馮玉祥。馮玉祥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一定會向我們表忠心,我們就可以趁機收回他的兵權?!?
曹錕問:“要是段祺瑞不懷疑,反而接納了馮玉祥怎么辦?”拾遺子說:“皖系內部矛盾也很多,段祺瑞本來就不信任馮玉祥,看到這封密信,肯定會起疑心。馮玉祥夾在中間,為了保住自己,只能向我們示好?!?
曹錕按照這個計策行事,皖系果然對馮玉祥產生了懷疑。馮玉祥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主動向曹錕請戰。曹錕趁機把他的部隊分散調離,解除了這個隱患。拾遺子說:“在軍閥混戰的時候,奸細大多是為了利益。我們用假密信離間他和敵人的關系,讓他進退兩難,最后只能乖乖聽我們的,這就是不用打仗就能讓敵人屈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