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帝王篇·丙·窺探經

  • 拾遺子
  • 拾遺士
  • 3460字
  • 2025-05-07 08:00:00

一、弒君章

帝王權術不是萬能的,運用在臣子身上,需要適度,否則會過猶不及,招來禍端。

春秋時,齊國大臣崔杼的妻子容貌美麗,齊莊公暗中與她私通,還多次在朝堂上拿崔杼的帽子賞賜給別人。侍從勸道:“這樣做會激怒崔大夫的。”莊公卻笑道:“不過是一頂帽子,他能把寡人怎樣?”

崔杼得知后,心中憤恨難平。有一次,莊公去崔杼家做客,又對崔杼的妻子言語輕薄。崔杼趁機關門,率領家丁將莊公圍困在屋內。莊公驚慌失措,爬上高臺請求和解,崔杼不答應;莊公又請求在宗廟自殺,崔杼還是不答應。最終,莊公被崔杼的家丁殺死在庭院里。

后來有人問拾遺子:“齊莊公為何招來殺身之禍?”拾遺子說:“君王對待臣子,要懂分寸、存體面。莊公明知崔杼看重尊嚴,卻用私德羞辱他,還用器物當眾折辱他的威儀,這是把權術用在了踐踏人心上。當臣子的尊嚴被踩進塵埃,再溫和的人也會生出反心。君王若以為手握權力就能隨意折辱人,那便是忘了——再小的火星,也能燒盡百尺高樓。”

二、窺私章

戰國時,韓昭侯有個習慣,總喜歡暗中窺探臣子的隱私。

有一次,他假裝不知道城門的門閂壞了,問左右侍從:“你們覺得京城的城門哪里需要修繕?”侍從們各說了幾個地方,韓昭侯卻搖頭說:“城門的門閂壞了,你們居然沒發現?”

臣子們聽說這件事后,個個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的言行被國君暗中監視。大夫申不害勸韓昭侯:“國君總盯著臣子的私事,大家就會只想著防備,沒人敢真心做事了。”韓昭侯不以為然:“寡人就是要讓他們知道,什么都逃不過寡人的眼睛。”

不久后,有臣子聯合起來隱瞞災情,韓昭侯卻因過度關注私務,沒能及時察覺。他問拾遺子:“為什么寡人對他們了如指掌,他們卻敢欺騙寡人?”拾遺子說:“君王的精力像火把,照得太近就會看不清遠處。您總在細枝末節上耍權術,臣子就會用假話應付您。真正的權術是讓臣子愿意坦誠相見,而不是用窺私的手段把人逼到對立面——就像趕羊時總用鞭子抽羊背,羊只會跑得更遠。”

三、疑相章

西漢初年,蕭何擔任丞相,深受百姓愛戴。漢高祖劉邦在外征戰時,多次派使者回長安問候蕭何,使者每次都報告說:“蕭丞相很得民心,百姓都夸他好。”劉邦聽了,眉頭越皺越緊。

蕭何的門客見狀,提醒他:“皇上多次問您的情況,是怕您憑借聲望謀反啊!您不如買點良田,做些貪財的事,讓皇上知道您胸無大志。”蕭何無奈之下,只好故意低價強買百姓土地,制造壞名聲。劉邦得勝回朝時,百姓攔路上書控告蕭何,劉邦卻笑著說:“原來蕭丞相是這樣的人。”

后來,劉邦在宮里召見拾遺子,問:“蕭何身為丞相,卻做貪財之事,該怎么處置?”拾遺子說:“您屢次試探蕭何,他是為了自保才自污名節。君王總用猜忌的權術對待忠臣,忠臣要么寒心,要么裝糊涂——就像把魚從水里撈出來檢查是否生病,魚只會更快死掉。您看蕭何現在,哪里還有當初幫您打天下的意氣?”劉邦聽了,沉默許久。

四、誅才章

三國時,曹操帳下的楊修聰明過人,總能猜中曹操的心思。曹操在新修的園門上寫了個“活”字,楊修讓人把門改小,說“門里加活就是‘闊’,丞相嫌門太寬”;曹操在酥餅盒上寫“一合酥”,楊修打開就分著吃了,說“一人一口酥”。曹操表面上笑,心里卻越來越反感。

后來,曹操與蜀軍對峙,夜間口令是“雞肋”。楊修聽了,立刻收拾行李,眾人問他為何,他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這是要退兵了。”曹操得知后大怒,以“擾亂軍心”為由殺了楊修。

曹操殺了楊修后,問拾遺子:“楊修聰明反被聰明誤,是不是咎由自取?”拾遺子說:“聰明臣子就像鋒利的劍,君王用好了能殺敵,用不好會傷手。您明知楊修有才,卻總用權術打壓他的鋒芒,甚至當眾折辱他的智慧,這不是‘用才’,是‘忌才’。當臣子發現展露才華會招禍,要么藏起鋒芒,要么另尋明主——您殺了一個楊修,卻讓千萬個楊修閉緊了嘴。”

五、貶諫章

唐朝貞觀年間,魏征以直言敢諫聞名,唐太宗起初對他十分敬重。后來,唐太宗漸漸覺得魏征當眾批評他,讓他很沒面子。有一次,魏征又在朝堂上諫言,唐太宗勉強聽完,退朝后對長孫皇后說:“總有一天,寡人要殺了這個鄉巴佬!”

不久后,唐太宗找了個借口,將魏征貶為地方官。魏征被貶后,朝堂上再也沒人敢直言進諫,大臣們說話都小心翼翼。唐太宗覺得不對勁,問拾遺子:“為什么現在沒人提意見了?”拾遺子說:“您把魏征比作‘鏡子’,卻嫌鏡子照出了您的瑕疵。當初您用‘納諫’的權術收買人心,如今卻用‘貶謫’的權術堵住言路——就像種了一棵果樹,剛結果就砍斷樹枝,以后誰還敢開花?”唐太宗聽完,后悔不已,又派人將魏征召回京城。

六、殺將章

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擔心岳飛北伐成功后,迎回徽、欽二帝,會影響自己的皇位。于是,他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在前線作戰的岳飛召回臨安。岳飛一回來,就被誣陷謀反,關進大牢。

大將韓世忠質問宰相秦檜:“岳飛謀反,有什么證據?”秦檜說:“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憤怒地說:“‘莫須有’三個字,怎么能讓天下人信服!”但宋高宗心意已決,最終岳飛被處死在風波亭。

岳飛死后,南宋軍隊士氣低落,再也無力北伐。拾遺子對宋高宗說:“君王用權術制衡臣子,就像用繩子牽馬——繩子太緊會勒傷馬,太松會讓馬跑遠。您怕岳飛功高震主,卻不想想,若沒有岳飛這樣的忠臣護著江山,您的皇位又怎能坐穩?如今您殺了岳飛,將士們寒了心,以后外敵來犯,誰還肯為您拼命?”宋高宗低頭不語,臉上滿是愧疚。

七、縱佞章

元朝初年,忽必烈重用權臣阿合馬,阿合馬仗著皇帝的信任,貪贓枉法、排除異己。有大臣彈劾阿合馬,忽必烈卻總是說:“阿合馬能幫寡人打理財政,些許小事不必計較。”

阿合馬見皇帝偏袒自己,越發肆無忌憚,甚至在朝堂上公開賣官鬻爵。后來,有個叫王著的義士,假傳圣旨召阿合馬進宮,用銅錘砸死了他。忽必烈得知后,震驚不已,問拾遺子:“為什么阿合馬會落到這樣的下場?”

拾遺子說:“您明知阿合馬是奸臣,卻用‘縱容’的權術讓他替您聚財,這是把惡狗放進了羊群。當臣子發現作惡能得到庇護,就會越來越囂張;當百姓發現告狀沒用,就會用極端的方式反抗。您以為用權術駕馭了阿合馬,實則是阿合馬用權術綁架了您的名聲——現在天下人都說,是您縱容奸臣害了百姓。”忽必烈聽完,長嘆一聲,下令徹查阿合馬的黨羽。

八、誅功章

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大肆誅殺開國功臣。大將藍玉戰功赫赫,朱元璋卻懷疑他謀反,將他剝皮實草,還牽連了一萬多人。朝廷上下人人自危,大臣們上朝時都要和家人告別,生怕一去不回。

太子朱標看不下去,勸朱元璋:“父皇殺了太多人,會傷了和氣的。”朱元璋沒說話,第二天把一根帶刺的荊棘扔在地上,讓朱標撿起來。朱標猶豫不敢撿,朱元璋說:“寡人殺這些人,就是在給你拔掉荊棘上的刺。”

拾遺子得知此事,對朱元璋說:“荊棘有刺,確實會扎手,但砍斷荊棘,就再也遮不住風雨了。您用‘誅殺’的權術拔除隱患,卻沒想過,殺了忠臣良將,誰來幫您守江山?現在滿朝文武都怕您,表面上順從,心里卻離您越來越遠——就像把鳥兒都嚇跑了,再好的籠子也只剩空蕩。”朱元璋聽完,若有所思,但終究沒停下殺戮的腳步。

九、密折章

清朝雍正年間,為了監視臣子,雍正帝推行密折制度,允許四品以上官員直接向他密報他人隱私。一時間,官員們人人自危,互相猜忌,連吃飯聊天都不敢多說一句話。

河南巡撫田文鏡向來正直,卻也被人密報“待人苛刻”。雍正帝問拾遺子:“密折制度能讓寡人知道臣子的真實想法,為什么反而沒人做事了?”拾遺子說:“您讓臣子互相監視,就像在朝堂上撒了一把鹽,看起來讓水變咸了,實則讓人心變苦了。當說真話要擔心被舉報,做好事要擔心被抹黑,誰還敢放開手腳做事?真正的權術是讓臣子在陽光下共事,而不是在陰影里互相撕咬——您看這滿朝的密折,寫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哪有半句治國的良策?”雍正帝聽了,漸漸減少了對密折的依賴。

十、猜將章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袁世凱擔任大總統,卻對麾下將領馮國璋百般猜忌。馮國璋手握兵權,袁世凱就派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甚至在他的府邸安插眼線。馮國璋察覺后,心中十分不安,漸漸與袁世凱離心離德。

有一次,袁世凱問拾遺子:“馮國璋最近怎么總是稱病不出?”拾遺子說:“您總派人盯著他,他怎么敢不稱病?當年您用‘恩惠’拉攏他,現在卻用‘猜忌’防備他,換作是您,會怎么想?帶兵的將領最需要的是信任,就像戰馬需要寬敞的草原——您把他困在籠子里,他不踢翻籠子才怪。”

后來,馮國璋聯合其他軍閥反對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的北洋集團從此分裂。拾遺子感嘆道:“權術就像火,用好了能取暖,用過頭會燒身。袁世凱總以為靠猜忌能掌控一切,卻不知道,當臣子不再相信君王的誠意,再強的權術也只是紙糊的盔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桐城市| 陆良县| 北票市| 永仁县| 桦甸市| 临沧市| 广南县| 固安县| 奉节县| 富锦市| 海晏县| 资兴市| 台东市| 西贡区| 阳泉市| 丰城市| 威远县| 锦州市| 孟津县| 习水县| 潍坊市| 华阴市| 高清| 安丘市| 登封市| 南漳县| 灵川县| 莆田市| 无锡市| 遵化市| 嘉定区| 任丘市| 西和县| 鄯善县| 吉首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东乡族自治县| 宜宾市| 安吉县|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