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拾遺子自傳
拾遺子,會稽剡縣人,好古文,喜經史子集,嘗游學于浙廣,師從百家,粗通大旨。年三七,受啟于天。新華七十六年,乃作《拾遺子》,凡百章十篇,以拾遺也。
或曰:“篇章多鬼神,何也?”拾遺子曰:“非鬼神也,實為人也。”或曰:“鬼神通靈,豈得與人共論哉!”拾遺子曰:“人之下者謂之鬼,人之上者謂之神。故曰非鬼神也,實為人也。”
或曰:“其內多虛事,無稽可考,何也?”拾遺子曰:“皆杜撰也。”或曰:“奈何篡史耶?”拾遺子曰:“非敢篡也,乃假名也。”
或曰:“君言好古文,而書皆白文,何也?”拾遺子曰:“古文精晦,篇括章約,故書白文以實之。”或曰:“然何后記以古文耶?”拾遺子曰:“姑妄釣名耳。”
或曰:“吾亦衷心文言,而屢試不第,君有何策以教之?”拾遺子曰:“隨適而定,無執于古文也。”或曰:“夫應試法度,猶箭之在弦,不得不發耳。誠愿君賜教。”拾遺子曰:“受賦于天,不可學也。君如有分,亦得無師以自通。君其安之。”
或曰:“君發諸創世,其文可得傳乎?”拾遺子曰:“不知也。”或曰:“然則何事此文哉!”拾遺子曰:“其自娛可也。”
是為傳。
二、《寒窯賦》
<北宋>呂蒙正著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蓋聞:人生在世,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文章蓋世,孔子厄于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于渭水。顏淵命短,殊非兇惡之徒;盜跖年長,豈是善良之輩。堯帝明圣,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作齊國宰相;孔明臥居草廬,能作蜀漢軍師。楚霸雖雄,敗于烏江自刎;漢王雖弱,竟有萬里江山。李廣有射虎之威,到老無封;馮唐有乘龍之才,一生不遇。韓信未遇之時,無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懸三尺玉印,一旦時衰,死于陰人之手。
有先貧而后富,有老壯而少衰。滿腹文章,白發竟然不中;才疏學淺,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宮娥,運退反為妓妾;風流妓女,時來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卻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婦。蛟龍未遇,潛水于魚鱉之間;君子失時,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雖破,常存儀禮之容;面帶憂愁,每抱懷安之量。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吾昔寓居洛陽,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饑,上人憎,下人厭,人道我賤,非我不棄也。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身雖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職于千萬人之上,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思衣而有羅錦千箱,思食而有珍饈百味,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上人寵,下人擁。人道我貴,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聽由天地循環,周而復始焉。
三、紀年偽史
燧人氏一年,燧人氏莫名其妙出現于黃河流域。
燧人氏二年,燧人氏發現一個女人,結合之,不能生育。
燧人氏三年,燧人氏又發現一個女人,可以生育。
燧人氏五年,燧人氏發現雷劈枯木可以生火。
燧人氏六年,燧人氏掌握高枝引雷法。
燧人氏八年,燧人氏意外發現鉆木也可取火。
燧人氏十二年,燧人氏用火征服中原散族。
燧人氏十六年,燧人氏發展部落至三百人,更名華部。
燧人氏三十六年,中原進入大冷凍期,華部遷居東方。
燧人氏三十八年,燧人氏死亡,華部推舉伏羲為首領。
伏羲二年,伏羲率領華部到達渤海。
伏羲四年,伏羲觀察龜殼紋路,發明八卦。
伏羲九年,大冷凍期過,伏羲率部回歸黃河。
伏羲十四年,華部出現眾多畸形子嗣。
伏羲十六年,伏羲確立婚姻制度,明確婚姻歸屬。
伏羲二十三年,伏羲率部抵御西方蠻族的進攻,成功。
伏羲二十五年,華部的畸形子嗣數量降后反升。
伏羲二十六年,伏羲失蹤,華部推舉女媧為女首領。
女媧二年,女媧確立親外婚姻制度。
女媧三年,進一步規定距離住處三百尺外的男女才能結婚。
女媧四年,華部畸形子嗣數量大大下降。
女媧五年,狂風遍地,華部死傷慘重。
女媧八年,神農氏發現有些草木吃了可以治病。
女媧十二年,女媧發現彩色石礦。
女媧十三年,彩礦雕成神像,開始祭祀制度。
女媧十六年,女媧肉身忽然升天,消失不見。
女媧十八年,華部發生內亂,神農氏憑草藥獲得權力。
神農二年,神農氏發現農耕技術的跡象。
神農五年,神農規定一部分人口必須務農,不許采集狩獵。
神農九年,華部務農人口有人造反,被神農剿滅。
神農二十二年,華部人口擴展至三萬人。
神農二十六年,黃帝開始練兵,以準備抵御北方蚩尤族。
神農三十六年,蚩尤族入侵華部,神農戰死。
黃帝一年,黃帝率部南撤到長江以北地區。
黃帝四年,黃帝軍團發明指南車。
黃帝八年,蚩尤族被黃帝擊敗,蚩尤首領被處死。
黃帝三十年,華部人口上升到十萬人。
黃帝四十七年,黃帝燒鼎時忽然升天不見,群龍無首。
黃帝五十年,顓頊擊敗共工,成為華部新首領。
顓頊三年,中原地震,西北方向的陸地整體升高百丈。
顓頊十四年,顓頊病危,顓頊無子嗣,命令帝嚳為首領。
帝嚳三年,西方蠻族入侵,帝嚳抵抗失敗,率華部東撤。
帝嚳九年,堯開始練兵,以準備打擊西方蠻族。
帝嚳十二年,堯發動突然襲擊,打退了西方蠻族。
帝嚳十五年,華部重新回到中原地區。
帝嚳十六年,堯掌握華部領導權,帝嚳突然失蹤。
堯三年,天下大旱,堯生八子。
堯九年,天下洪水泛濫,多人無法治水,堯斬殺多臣。
堯十年,洪水忽然退去。
堯二十年,堯的八子都死于雪崩。
堯二十二年,舜囚禁堯在華山。
堯二十五年,舜自稱華部之帝。
舜九年,洪水再次泛濫,持續十年不退。
舜二十年,大禹開始學習治水。
舜二十三年,大禹的父親鯀被殺。
舜二十五年,大禹開始治水。
舜三十六年,大禹治水成功。
舜三十九年,大禹囚禁舜在蒼梧山。
舜四十一年,舜餓死,大禹成為華部首領。
大禹九年,華部人口發展到五十萬人。
大禹十二年,華部傳播“許由將為主”的言論。
大禹二十年,大禹生子啟。
大禹三十年,許由逃到汾河以北。
大禹三十六年,許由被大禹捕殺。
大禹四十年,大禹病危,兒子啟繼位。
啟一年,啟改稱華部為華夏。
啟六年,天下大旱,天空出現五個太陽。
啟九年,后羿在華山找到射日弓。
啟十二年,后羿箭術練成,射落了四個太陽。
啟十三年,后羿攻擊啟,啟被驅逐出華夏,失蹤。
后羿三年,后羿認功臣寒浞為義子。
后羿八年,寒浞反叛,后羿被殺,寒浞成為華夏首領。
寒浞三年,啟的玄孫甲康復國,捕殺寒浞。
甲康至夏桀,凡一千二百年,傳六十帝。
夏桀三年,夏桀捕殺忠臣寧子烏,重用伊尹。
夏桀四年,伊尹暗中歸附商湯,成為夏朝內奸。
夏桀六年,夏桀奪取三位兒媳,被小兒媳刺殺于寢宮。
夏桀七年,商湯趁機控制華夏。
商湯三年,更名華夏為商,人口發展至二百萬。
商湯四十年,商湯立太甲為太子。
商湯五十年,商湯打獵時摔死,太甲繼位。
太甲一年,太甲要娶父親的小妾,被伊尹阻止。
太甲三年,太甲要殺伊尹,結果被伊尹流放到了桐宮。
太甲六年,伊尹生了重病,太甲趁機復國,伊尹被殺。
太甲十年,商朝人口到達五百萬。
此后太甲傳至商紂,共五十帝,凡一千年。
商紂王二年,商紂王侮辱女媧神像。
商紂王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商朝國內發生大洪水。
五月二日,大洪水突然消失。
商紂王十二年,商朝的附屬諸侯國多達五百個。
商紂王二十年,建造鹿臺。
商紂王二十三年,建造酒池肉林。
商紂王二十七年,囚禁姬昌。
商紂王二十八年,剁殺姬昌之子伯邑考。
商紂王三十四年,姬昌被釋放。
商紂王三十六年,姬昌征用姜子牙。
商紂王三十八年,姬昌病危。
商紂王三十九年,姬發打擊商朝,失敗。
商紂王四十年,姬發打擊商朝,殺死商朝大將惡來。
商紂王四十二年,商紂王自焚而死。姬發取而代之。
周武王一年,改商為周。
周武王十年,周朝人口突破一千萬。
周武王十五年,周朝驅逐蠻族,分封華夏族諸侯。
周武王三十年,周武王病危。周文王繼位。
周文王二年,周公幫助輔政,平定管蔡叛亂。
周文王八年,周朝流行“姬公旦為王”的童謠。
周文王十年,周公隱居到岐山,下落不明。
周文王十一年,周文王親政。
至于周穆王時期。
周穆王三年,周穆王會見西王母。
周穆王五年,周穆王到達現歐洲地中海南部地區。
至于周厲王時期。
周厲王十六年,周厲王斬殺議論國政的學者三十人。
周厲王十八年,周厲王神秘死于廁所,據說是跌入屎坑溺死。
至于周幽王時期。
周幽王二十年,寵幸褒姒,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二十二年,周幽王被入侵的西方蠻族擒殺。
至于戰國時期。
戰國初年,韓趙魏三個大家族瓜分了晉國。
戰國中期,齊國大家族田氏篡奪了齊君之位。
(紀年偽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