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七月。
河南尹,中牟縣。
因為旱災和大疫,許多流民自關東逃難而來,在此處聚集。
中牟屬于司隸,來了天子腳下,自然有天子管飯,官府上報朝廷,要到糧食后開啟粥棚,賑濟百姓。
這一日,粥棚前出現一個身高體壯之人。
官府仆役見這人不像災民,但還是給這人打了一碗粥。
哐倉——
那人接過粥,在手里晃了晃,直接一甩手,摔在地上。
周圍百姓一陣驚恐。
官府仆役怒斥道:“你不吃便不吃,為何將碗摔了?”
那人一把抓起官府仆役,像拎著小雞崽子一樣拎起。
“粥里為什么有麩皮,那是給人吃的嗎?”
“不加麩皮,怕不是有你這種人蹭賑災米粥。”官府仆役怒道。
官府施粥,有很多不是災民者也來吃,縣令于是讓粥棚加上麩皮,就是防止有人蹭食。
加麩皮的米粥,除非貧苦饑餓之人,一般的平民都看不上。
“朝廷的好糧食,都讓你們這些黑心的貪了。”
壯漢提起官府仆役,直接扔在鍋里,官府仆役被燙的吱哇亂叫,這壯漢則是朗聲大笑。
縣兵發現有人鬧事,一起圍了上來,趕緊救助官府仆役。
“何人膽敢鬧事?”
壯漢朗聲道:“豫州游俠波才,看不慣你們官府用麩皮糊弄百姓,今日就要取你們當官的狗頭。”
官差們一愣,好像聽過這人。
周圍百姓則是議論起來。
“聽聞這波才原是太平道渠帥,因為聚集游俠,為非作歹,被逐出了太平道,怎么來到這兒了。”
“殺!”
官差手持環首刀,一擁而上。
只見波才氣定神閑,見一官差揮刀,到了跟前才閃身躲避,一把奪過官差的環首刀,順勢一刀,結果了官差。
其余官差一看波才身手不凡,嚇了一跳,急忙后退。
波才手持環首刀,一抬手。
“太平道健兒何在?”
有許多身材高大之人從流民中現身,將一條黃色布條裹在額頭。
官差一看,對方人數不少,急忙回城。
波才對流民朗聲道:“官府不仁,就知道用麩皮糊弄爾等,爾等可愿歸附太平道,和我一起殺官造反?”
“波……波帥,你不是被逐出太平道了嗎?”有流民質問道。
“胡說!”
波才咬牙道:“大賢良師分明是被朝廷害死的,他們選了一個傀儡做掌教,那教令誰能相信?”
此時,只聽一陣馬蹄聲傳來,一隊身穿黃袍精甲的騎士出現。
為首一人,身量不高,但氣宇軒昂,手里拿著一把九節杖。
“我是太平道新任掌教馬元義,所謂的掌教張玄,根本就不是大賢良師的弟子,我們要起兵討伐朝廷,為大賢良師討回公道。”
馬元義自揚州前來,領來大批流民軍,被太平道革除的渠帥張曼才、趙弘、韓忠、彭脫等人,全部聚集與其帳下。
說起來大家都是渠帥,理應誰也不服誰。
可不知為何,馬元義近日接收到大筆資助,并且用這筆錢招兵買馬,實力遠遠超過其他渠帥。
流民們見遠處土黃色旗幟升起,放眼望去,頭裹黃巾的兵馬不計其數。
波才對周圍流民道:“你們可愿加入太平軍,一起為大賢良師復仇?”
“求將軍放過我!”一流民哀求。
噗——
一名太平軍一腳踢在這流民膝窩,趁著流民跪地一刀斬下,這流民直接人頭落地。
眾流民不敢反抗,只能接受太平軍裹挾。
馬元義進而指揮兵馬,圍住中牟縣。
波才問道:“掌教為何不直接取中牟。”
馬元義笑道:“攻完中牟還要攻滎陽,攻完滎陽還要攻虎牢,難道我們要一路打下去嗎?”
“掌教的意思是?”
“把雒陽禁軍調出來,在中牟殲滅,看朝廷如何應對。”
“妙計啊!”
馬元義貫徹意圖,各渠帥分領兵馬,將中牟縣團團包圍。
……
雒陽南宮,前殿。
今日大朝,百官齊聚。
太平軍忽然起兵,聚集流民近十萬,圍攻中牟縣,消息傳到雒陽,群臣震驚。
中牟縣屬于河南尹,這等于是亂兵殺到了天子腳下。
劉宏坐在龍椅上,也是發愁,到現在也想不明白,太平軍為什么能聚集起來。
聽說他們的裝備還不錯,誰給他們的錢呢?劉宏派人查了一圈,也沒查到消息。
劉宏沉聲道:“請太平道掌教張玄上殿。”
侍從通報。
不多時,張玄帶著古樸面具上殿。
“張玄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
“這是陛下特許,誰知道呢?”
劉宏清了清嗓子,打斷眾臣議論,沉聲問道:“太平道渠帥馬元義等人聚眾謀反,你可知曉?”
張玄立掌施禮,緩緩道:“馬元義等人,已經被貧道逐出太平道,教令存檔在太常寺,他們為何造反,貧道不知。”
劉宏問道:“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和太平道無關?”
“無關。”張玄答道。
“張掌教請回。”
“遵命。”
劉宏朗聲道:“以后朝廷公文要區分,不要再寫太平軍了,亂賊以黃巾抹額,就叫他們黃巾賊。”
“是。”眾臣應答。
劉宏沉聲道:“大將軍何在?”
何進出列:“臣在。”
“依你之見,該如何平定亂局?”
何進手捧玉笏,拱手道:“當調皇甫嵩歸來,率領雒陽禁軍,并三河將士,以四萬兵力出關,痛擊黃巾賊兵。”
“就按你說的辦吧。”劉宏頷首道。
侍從朗聲道:“退朝。”
……
數日后。
皇甫嵩自五原郡歸來,朝廷拜為左中郎將,以皇甫嵩為主帥,朱儁為副帥,整合兵馬四萬,出關迎敵。
又以劉岱、曹操、董卓為騎都尉,調集兗州、豫州、冀州兵馬合圍賊兵。
大軍出關后,和黃巾賊迎面對上。
黃巾賊以逸待勞,殺得官軍大敗,尸橫遍野,禁軍也被敗軍裹挾,死傷無數。
皇甫嵩被黃巾賊追擊,轉進長社,遭黃巾賊團團包圍。
軍報送到皇帝手中,劉宏整個人都傻眼了。
大漢兩位名將,三河精銳,頂級軍力配置,仗打成這樣?
皇甫嵩這是演我的吧?
皇甫嵩的書信稍后傳來。
信中言道:“黃巾賊貌似有人支持,十萬賊兵中,約五千兵馬裝備精良,不輸禁軍,更遠勝地方軍。
“朱儁沒有防備,與之交戰,大敗而歸,以至于全線動搖。
“末將退守長社,四萬兵馬走散,禁軍能戰者不足千人,而且兵馬疲憊,糧草不足,期盼救援。”
救援?
朕哪兒來的救援?
劉宏手里就這點本錢,全被皇甫嵩搞砸了,上哪兒再拉出精銳兵馬?
對了,董卓手里還有兵,調他來。
此時,侍從匆匆傳信。
“陛……陛下,大事不好了,東中郎將、騎都尉董卓忽然遭到黃巾賊襲擊,手中一千禁軍、一萬鐵騎全軍覆沒,董卓……僅以身免。”
……
皇甫嵩、硃俊合將四萬馀人,共討潁川,嵩、俊各統一軍。俊與賊波才戰,敗;嵩進保長社。
——《資自通鑒·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