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想不想戴罪立功
- 三國:我不是漢靈帝
- 勇敢石頭
- 2311字
- 2025-06-20 00:03:00
眾將正要離開,侍從喊住一將,讓他進皇帝營房。
那將走進營房,只聽皇帝沉聲道:“鮑鴻,你出身寒微,能有今天的位置不容易,想不想戴罪立功?”
……
金城郡,金城。
縣府之中,鼓樂齊鳴。
北宮伯玉正在舉辦慶功宴,邀請眾將、金城郡諸豪強一起參加。
宴席之上,俘虜的漢軍營姬翩翩起舞,叛軍眾將樂不可支。
金城郡的漢人豪強,心里也犯嘀咕,聽說皇帝率領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本以為北宮伯玉不堪一擊。
沒想到皇甫嵩率領的兩萬兵馬,竟然被輕松擊潰。
韓遂的實力到底有多強?
人都是慕強的,越強勢的一方,追隨者越多。
如果漢軍厲害,這些豪強自然會心向漢軍,暗中給漢軍提供情報,甚至破壞叛軍的防御。
反之,如果叛軍厲害,豪強怕叛軍長期割據,便會與叛軍合作。
皇帝之前發布詔書,說只要投降,就能獲得封賞,獻上韓遂等人的首級,更是能封萬戶侯。
但看韓遂如此強勢,豪強們根本不敢動心思。
兩萬漢軍,還是名將皇甫嵩帶兵,卻被韓遂的五千兵馬打得潰不成軍。
即便漢軍還有八萬,恐怕也撐不了多久。
到時候別說金城郡,恐怕整個關西都是羌人的了。
歌舞結束。
北宮伯玉道:“韓將軍此次出征,俘虜了不少漢軍,之前漢使侮辱我的使者,我必須予以報復。
“今日,我將把漢軍俘虜全部處死,請諸位一起觀禮?!?
聞言,立即有人離開坐席,拱手道:“將軍不可。”
北宮伯玉一看,這人是邊章,乃是叛軍四大首領之一,現任督軍從事。
“邊將軍,此話何意?”
邊章拱手道:“我們立足于割據,而不是激怒朝廷,金城縱然兵力強盛,也不足以對抗大漢一十三州?!?
北宮伯玉笑道:“邊將軍不必多慮,朝廷要是真的厲害,就不會因為區區民亂,就下放募兵之權。
“原本皇帝帶來十萬大軍,我還心存恐懼,現在看來,十萬大軍也不過如此。”
“可……”
邊章急道:“可如今的大漢皇帝并非庸才,關東民亂,皇帝親自出征,只用了幾個月就平定叛亂……”
“哈哈哈!”
北宮伯玉不以為然:“關東的亂民,倉促起兵,根本不通戰陣,我們手里握著的,可是精銳的金城邊軍,那不是亂民可以比的?!?
這場面看似辯論,實際上是北宮伯玉的命令,無法順利執行。
北宮伯玉有所察覺,心中很是不滿。
正說著話,士兵來報,漢軍將領鮑鴻率領部下來投。
北宮伯玉一聽,心中大喜,自己還害怕手下人投降朝廷,沒想到朝廷的將領先一步來投。
這就是人心向背。
北宮伯玉示意宴席繼續,自己要親自接待來投的漢軍將領。
……
縣府,偏廳。
北宮伯玉先一步到來等待,見鮑鴻進屋,急忙起身相迎。
鮑鴻拱手道:“末將鮑鴻,拜見北宮將軍,希望將軍收留。”
對于鮑鴻,北宮伯玉大概了解,這人起于微末,沒有什么家世背景,全靠一身勇武,做了部司馬。
這種人物,也是北宮伯玉需要的。
李文侯、韓遂、邊章都是大族子弟,李文侯手中有兵,邊章手中有錢,韓遂更是有超乎常人的軍事天賦。
北宮伯玉感覺,自己手下的人根本壓不住,如果能借助外力,增強自己的實力,自然很好。
北宮伯玉拉著鮑鴻的手,感慨道:“將軍的威名,我早已知曉,能得將軍相助,我猶如得到了十萬大軍?!?
鮑鴻頷首,嘆息道:“說實話,末將實在沒有退路,這才投奔將軍?!?
“坐下說?!?
北宮伯玉請鮑鴻坐下。
鮑鴻眼眶濕潤起來,好似有說不出的委屈。
北宮伯玉安慰道:“鮑將軍不必傷心,有什么事情,只要是我能辦到的,一定鼎力相助?!?
鮑鴻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其實這事情都怪我。
“左中郎將皇甫嵩進入關中,招募將領隨軍,我便開始追隨。
“聽聞皇帝嚴肅軍紀,軍中不讓設營姬,我也想好好遵守。
“可周圍將領都私藏營姬,我不私藏,反被人笑話,不能行人事?!?
“哈哈哈!”
北宮伯玉笑了笑,見鮑鴻一臉傷心,又轉成了感同身受的表情。
“唉!漢人都講究和光同塵,有時候明知道一件事是錯的,但周圍人都做,自己不做反而會被歸為異類。”
鮑鴻抽泣道:“將軍所言是也!”
“鮑將軍逃離漢營,難道是和私藏營姬有關?”
“沒錯。”
鮑鴻一邊抹淚一邊道:“皇帝……皇帝罰我在軍帳前跪了一夜,我已經顏面無存,再也無法在軍中立足。”
“哎呀!”
北宮伯玉道:“鮑將軍竟然受了這等委屈。”
“來人!”
聽到北宮伯玉呼喊,侍從進門。
“去挑選十位美女,送予鮑將軍?!?
“諾!”
鮑鴻趕緊揮手:“將軍,我并非好色之徒,萬萬不可如此。”
“欸!”
北宮伯玉笑道:“漢人有句古話,英雄難過美人關,鮑將軍是英雄,怎能不喜歡美人?
“以后你在我帳下,看上了哪家女子,哪怕他是大家閨秀,亦或是有夫之婦,我都給你弄來?!?
“這……”
鮑鴻拱手道:“多謝北宮將軍?!?
鮑鴻出身寒微,從來沒受到過這般禮遇,此時心中也在糾結。
皇帝那邊開出的賞賜是郡守,北宮伯玉這邊送的是美女,實在是難以選擇呀。
鮑鴻想了想,不如先把美女睡了,再把北宮伯玉殺了,然后去皇帝那邊做個郡守。
北宮伯玉當然不放心鮑鴻,立即讓人打探,看看皇帝有沒有讓將領在雪地跪一夜。
等細作回報。
聽到確實如鮑鴻所說,北宮伯玉這才放下了心。
……
“報,將軍,大漢皇帝御駕親征,率領一萬兵馬出狄道,直奔金城而來。”
金城,縣府。
北宮伯玉聽聞漢軍來襲,即刻召集帳下將領前來商議。
眾將提議,讓韓遂領兵迎敵。
北宮伯玉剛剛得了鮑鴻,建議讓鮑鴻出戰。
當然,他的意志無法貫徹。
北宮伯玉雖然是首領,但實際的大權,在手下三個大將手中。
先不說鮑鴻是降將。
只因為他是北宮伯玉的人,就不能讓他建立軍功,獲得威望。
眾將最終議定,由韓遂領兵出戰,邊章護軍。
北宮伯玉心中不滿,卻也毫無辦法。
……
金城郊外。
漢軍擺出魚鱗陣,這是一種以盾牌和長矛為主的陣型,緩慢推進,但十分穩固。
韓遂派兵鑿陣,幾次都無功而返。
另有趙云率領的騎兵,游走于軍陣之間,不斷打擊金城騎兵。
眼看前方戰事不利,韓遂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此時探馬來報。
“將軍請看身后?!?
韓遂一回頭,只見北宮伯玉、李文侯被吊在城頭。
“撤!”
韓遂通知邊章,率領兵馬繞過金城撤退,往允吾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