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李世民的杯酒釋兵權
- 穿越貞觀,我只想悠閑的活著!
- 順風又順水
- 2910字
- 2025-05-18 07:04:04
“晨兒...!”陳平瑤看著張晨隨著捉良人離開之后發出了心碎的喊聲。
好在這個時候一邊的張開明連忙的安慰道:“嫂子...你放心不會有事的,我現在就坐馬車提前去河間王府找世子爺,在我看來,這所謂的豆芽菜吃出人命一定是栽贓,應該是有人覬覦晨兒的豆芽菜。
只要世子爺可以出面,晨兒就不會有事的。”
“二叔...那就一切拜托你了。”陳平瑤的眼淚都出來了。
張開山更是對著張開明喊道:“開明,不能讓你的侄兒有事呀...。”
張開明看著自己哥哥那擔心的樣子,也是立即回答:“大兄放心好了,有我在,一定不會讓侄兒有事的。”說完,張開明就上了馬車,車夫一揚馬鞭,馬車呼嘯而去、
只是讓張開明沒有想到的是,等他風塵滿滿跑到這個河間王府找到了李孝恭的長子李崇敬,哀求李崇敬幫一幫自己之后,李崇敬雖然有些躊躇,但是最后還答應了。
可是等李崇敬來到了萬年縣找到了萬年縣縣令之后,卻得到了萬年縣令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那就是張晨在還沒有走到半道的時候,就已經被這位萬年縣的縣令給下令放了,因為萬年縣縣令發現這些來告張晨的苦主,全部都是誣告,是有人串通起來想要謀奪張晨豆芽菜的。
所以這些人已經都被萬年縣給收押了,準備隨后開始對這些人審訊,一定要找到幕后黑手。
“蛤...?”張開明直接傻眼了,他有些不太敢相信的看著萬年縣縣令問道:“真的放了?”
萬年縣縣令哈哈一笑道:“真的放心,也請張護衛放心,本官一定會給晨郎君一個交代,查出幕后想要謀奪晨郎君豆芽菜之人,不會讓晨郎君今日的委屈無處申訴。”
“嘶...!”張開明都直接傻眼了,他完全不知道,什么時候這萬年縣縣令這么好說話了,簡直就是不可思議,要知道,不僅僅是張開明,一邊的李崇敬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因為萬年縣這些人的尿性,什么時候會有這么快的速度來為一個百姓洗冤。
眼前這位萬年縣縣令就是老油條,他雖然不會對平民百姓吃拿卡要,可是也不會為了一個百姓做到此時的地步,完全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過,就在張開明和李崇敬一起有些站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就聽萬年縣縣令看著李崇敬和張開明繼續的道:“也請晉王殿下放心,卑職也一定會給晉王殿下一個交代。”
“晉王...?”李崇敬和張開明兩人齊齊一個驚訝。
.........................
馬車之中,李崇敬看著坐在一邊的張開明問道:“老張...你真的一點都不知道你的那位侄子和晉王的關系嗎?”
“額...!”
張開明再次搖了搖腦袋看著李崇敬道:“世子爺,我那侄子怎么可能會和晉王殿下有關系,他和誰有關系我是最清楚的,他就是青牛村的一個小農民,他不可能會和晉王殿下有關系的,一定是萬年縣縣令弄錯了。”
“這不可能...。”李崇敬搖頭道:“那個萬年縣縣令就是個老油條,他不太可能弄錯,他說你侄子和晉王殿下有關系,就一定會有關系,應該是你不知道,畢竟誰都會有秘密。”
說完,李崇敬看著張開明道:“老張,你也知道現在父王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我們河間王府看著風光,其實內里一團糟,如果父王不在了,本世子要是沒有人幫著在陛下的耳邊說一聲,很可能我襲爵之后,就要離開長安城,可是弟弟們還小,我如果離開,家中就無人照顧了。
但是要是有陛下寵溺的人為本世子說一聲,留在長安城中,將宗正寺的職位給接下來,這樣河間王府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晉王殿下可是陛下最為喜歡寵溺的嫡子呀...!”
張開明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現在也終于知道了,為什么李崇敬要跟著自己一起來青牛村見一下張晨了,原來他是想要搭上自己侄子這條線,隨后連上晉王李治。
此時的大家一定會說,李孝恭可是一位唐初重要將領,平定南方半壁江山,而且還是皇親,他的子嗣不會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吧...!
怎么說呢...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不太可能,但是卻不會有太多的進步空間,畢竟李孝恭雖然是皇親,但是他效忠的對象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淵。
并且李孝恭的功勞也太大,大唐的天下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另一半就是李孝恭打下來的,你說這樣的人,李世民會不小心的提防著。
貞觀六年的時候,李世民就和尉遲恭兩人玩了一招高級的杯酒釋兵權,有人一定會驚訝,什么時候李世民也玩杯酒釋兵權,這杯酒釋兵權不是趙匡胤玩的?
就是在貞觀六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李靖直接將突厥給滅了,大唐最危險的敵人沒有了,這個時候,李世民就要收兵權了。
一次李世民大宴群臣,尉遲恭也在其列。其實在貞觀年間,李世民曾經很多次和群臣飲宴,大概既是因為皇家禮儀,也是想和這些功臣們溝通一下感情。
但是這次吃飯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意外。
尉遲恭參加這次宴會的時候,發現有個人坐在他之上。尉遲恭自認為是唐朝的開國功臣,當年在玄武門事變當中又是首功,本應該更加坐的更加靠前。所以,尉遲恭當場就大發雷霆,借著酒勁,在酒宴上破口大罵。
而當時坐在尉遲恭下首位的,就是唐朝的另一位功臣,同時也是出身皇族的李道宗。李道宗見狀,肯定出來拉架。結果李道宗勸沒勸成,反倒自己引火上身了。尉遲恭直接把火撒到他身上,差一點把李道宗的眼睛給打瞎了。
當時面對這種情況,李世民終于忍不住了,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讀《漢書》,發現漢高祖的功臣能夠保全自己的很少,心里常常責怪漢高祖。因此登基以后,一直想保全功臣,讓他們子孫平安。但是你做了高官之后不斷觸犯國法,才明白韓信、彭越遭到殺戮,不是漢高祖的過失。治理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只有獎賞與處罰。分外的恩惠,不能給得太多,要嚴格要求自己,別做后悔不及的事。
李世民說了這樣一番話后,尉遲恭的酒勁一下子就被嚇過去了。從此之后一下子就變得老實了,再沒了之前的驕縱氣焰,得以善終,活到了七十六歲。
這件事情,看起來似乎是一位明君,格外開恩,善待功臣。就算尉遲恭再怎么驕狂,李世民始終都只是在言語上責備,并沒有真的做出什么殺害功臣的事情。
但是如果細究起來,這件事情的背后,其實水特別的深。
根據史書推斷坐在尉遲恭上手位置的人就是李孝恭。
尉遲恭在這場御宴上的發作,從后人的角度來看,有數種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其實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是一致的。
很可能就是當時尉遲恭的發作,背后其實是有著李世民的授意,是這對君臣做的一個套。
為的就是李世民隨后的處理,當時尉遲恭大鬧御宴之后,李世民當場將尉遲恭比作漢朝的韓信和彭越,可謂是極其不給面子。而且,他所比的這兩個人,非常耐人尋味。
歷史上在唐朝之前,開國功臣驕狂者比比皆是,為什么李世民非要拿這兩個人舉例子呢?這兩個人其實有一個共同點,當年都曾在漢朝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漢朝建立后,都手握重權不放,給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最關鍵的是,這兩人都是以謀反罪被殺,但又沒有真的謀反。
以這兩個人舉例,李世民當時的意思,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當時他這話不只是對尉遲恭說的,也是對其他參加這場御宴的功臣說的。
他是溫和的提醒李孝恭:你應該交軍權了!
好在李孝恭聽懂了,很快就軍權交了出去,跟著僅僅在朝堂上擔任了一些虛職,然后開始在家里醉生夢死開始自污,他主動向皇帝索要百名歌姬,將府邸變成徹夜笙歌的“長安第一樂坊“。醉態朦朧間,他吟出“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狂句,刻意塑造出“紈绔王爺“形象。
所以是河間王府也有很大的麻煩,現在李孝恭還沒有死,但是遺憾的是李孝恭離死也不遠了,李崇敬需要借力了,可是沒有人愿意給他們借力,要是等李孝恭死了,李世民忌憚他們直接將他們給派到外面,那么河間王府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