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1. 我兒時記憶里的爺爺

老屋的槐樹下總坐著個人,穿件洗得發(fā)白的灰布衫,領(lǐng)口磨出毛邊,卻熨得平平整整。他膝頭攤著塊藍(lán)布,手指在黃銅槍栓上蹭來蹭去,陽光從葉縫漏下來,恰好落在他左額那條寸許長的疤上——像道永遠(yuǎn)合不上的舊傷口,橫在泛黃的歲月里。

這是我的上校爺爺。說是上校,不過是街坊們背地里的稱呼。打我記事起,他床頭就擺著個牛皮匣子,里頭壓著褪了色的領(lǐng)章,還有枚五角星磨得發(fā)亮的勛章。有回我偷摸去翻,冷不丁被他攥住手腕,那雙手糙得像老樹皮,卻在觸到勛章時突然輕了,仿佛捧著個易碎的夢。“娃子,”他喉嚨里像塞著把鋸子,“這玩意比命沉。”

他教我打槍是在屋后的竹林。握的是桿老套筒,槍管生了銹,準(zhǔn)星歪得厲害。“三點一線?”他突然笑了,笑紋里盛著經(jīng)年的硝煙,“老子當(dāng)年在臺兒莊,槍管打紅了就往雪地里按,哪管什么準(zhǔn)星——子彈夠多,總能撞著個東洋鬼的。”說這話時,他眼里燒著兩簇火,可等火滅了,又只剩竹林沙沙響,像誰在偷偷哭。

夜里常聽見他在天井里踱步,布鞋碾過青石板,咯嗒咯嗒,和掛鐘的滴答聲絞成一團。有回我裝睡,見他摸黑從枕下掏出個鐵皮盒,借月光數(shù)里頭的子彈殼,一顆,兩顆,數(shù)著數(shù)著就不動了,只把殼子貼在額頭上,像在貼某個戰(zhàn)友的臉。母親說,爺爺?shù)倪B隊全埋在孟良崮,就他被炮彈掀進死人堆,硬是扒開半人高的雪爬了三天。“所以他總說腿疼,”母親望著天井嘆氣,“雪水早滲進骨頭縫里了。”

解放后爺爺成了“舊軍人”,領(lǐng)章摘了,勛章收了,每天扛著鋤頭去公社種地。他褲腳永遠(yuǎn)卷得老高,露出小腿上深淺不一的彈痕,像張被炮火炸爛的地圖。孩子們笑他是“疤瘌爺爺”,他也不惱,蹲在田埂上抽煙,看天邊的云聚了又散,像在看當(dāng)年的軍旗,看那些再也回不來的弟兄。

去年秋天他病了,躺在竹床上喘氣,忽然抓住我的手,指甲縫里還嵌著沒洗凈的機油——他總愛鼓搗那桿老套筒,說“槍是軍人的第二命”。“小虎,”他忽然清楚起來,“幫爺爺把領(lǐng)章縫上……閱兵式要開始了……”我低頭看他胸前,洗得發(fā)白的布衫上,分明還留著當(dāng)年別領(lǐng)章的兩個小洞,像雙永遠(yuǎn)望穿秋水的眼睛。

如今槐樹下空了,只有那桿老套筒靠在墻角,槍管對著天,像根不會說話的煙囪。我常摸著槍托上的刻痕,那是爺爺用刺刀刻的“殺”字,筆畫里填滿了半個世紀(jì)的風(fēng)霜。有時恍惚聽見天井里的腳步聲,咯嗒咯嗒,轉(zhuǎn)兩圈又沒了,只剩掛鐘在墻上,一聲一聲,數(shù)著那些被槍聲打斷的年月。

暮色漫上來時,老房子的影子越來越矮,像爺爺當(dāng)年在隊列里慢慢彎下的腰。而那枚五角星勛章,此刻正躺在牛皮匣底,鍍著層薄暮的光,像他沒說完的半句話,永遠(yuǎn)懸在舊時光的半空里。

爺爺?shù)恼聊鞠淇傇诿酚昙竟?jié)泛出陳年的木香。我蹲在老房子的青石板地上,看他用白手套反復(fù)擦拭那套洗得發(fā)白的舊軍裝,肩章上的金線早已磨得發(fā)毛,卻依然筆挺地趴在他削瘦的肩上。

第一次摸到爺爺后腰上的傷疤是在我七歲那年。他洗澡時被我撞見,古銅色的皮膚上蜿蜒著三條蜈蚣似的疤痕,從肩胛骨一直爬到尾椎骨。“子彈從這里進去,“他指著右腰的凹痕,“從左邊肋骨下穿出,醫(yī)生說再偏半寸就見馬克思了。“我摸著那些凹凸的紋路,突然覺得這個總板著臉的老頭身上藏著比連環(huán)畫更驚險的故事。

爺爺?shù)能姽φ卵b在紅絨布盒子里,共五枚。最顯眼的是枚五角星徽章,邊緣刻著“解放西南“的小字。他從不讓我碰,卻會在每年建軍節(jié)那天戴在胸前,對著陽臺外的梧桐樹敬禮。有次我偷偷把徽章別在自己衣服上,鏡子里的小丫頭晃蕩著勛章傻笑,被他撞見時,老爺子眼里竟閃過一絲柔軟:“等你能把腰板挺得像旗桿一樣直,爺爺就教你敬標(biāo)準(zhǔn)的軍禮。“

十歲那年,我因為弄丟了學(xué)校新發(fā)的紅領(lǐng)巾哭鼻子。爺爺沒哄我,反而翻出他的舊軍裝讓我試穿。寬大的衣擺拖在地上,袖口能塞進我的整只手,他卻認(rèn)真地幫我系好每顆銅扣:“當(dāng)年我們連隊的小通訊員才十三歲,穿的是繳獲的國民黨軍裝改的軍服,打了三仗才領(lǐng)到合腳的布鞋。“他說話時手指劃過衣襟上的補丁,我忽然覺得眼淚沒那么咸了。

去年深秋陪爺爺回云南烈士陵園,他在戰(zhàn)友的墓碑前跪了整整四十分鐘。墓碑上的照片停留在二十歲,而我的爺爺已經(jīng)七十二歲,鬢角的白發(fā)比軍功章上的星星還要亮。他用竹筒裝了新土放在碑前,低聲說:“老張頭,你愛吃的云腿月餅我每年都帶,今年多帶了份你嫂子腌的酸豆角。“風(fēng)掠過松林時,我看見他悄悄抹了把眼角,卻依然把腰板挺得像村口那棵百年老松。

上個月整理爺爺?shù)倪z物,樟木箱最底層壓著本泛黃的筆記本。最后一頁用紅筆寫著:“小滿今天學(xué)會打背包了,像模像樣的。她把我的舊皮帶系在腰上,說長大了要當(dāng)女兵。“字跡歪歪扭扭,大概是他手抖得厲害時寫的。那條牛皮皮帶此刻正躺在我宿舍的床頭,磨出包漿的扣環(huán)上,還留著他常年握槍磨出的凹痕。

窗外的梧桐葉又開始落了,我摸著校服上的校徽,突然想起爺爺教我的第一個軍禮。那時他握著我的小手,讓中指緊貼帽檐:“目光要像刺刀一樣鋒利,心里要裝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現(xiàn)在我站在教室前的升旗臺上,晨光里的國旗獵獵作響,恍惚間又看見那個穿著舊軍裝的身影,在時光的褶皺里,永遠(yuǎn)筆挺地站成一棵樹。

大二那年暑假,我終于穿上了夢寐的軍裝。授銜儀式前夜,我把爺爺?shù)呐Fて翟谘g,扣環(huán)卡進他磨出的凹痕時,突然聽見窗外蟬鳴都變作了當(dāng)年他擦槍的聲響。新兵連的戰(zhàn)術(shù)訓(xùn)練里,我在鐵絲網(wǎng)下匍匐前進,碎石硌得膝蓋生疼,恍惚間又看見七歲那年摸到的傷疤——原來每道褶皺里都藏著沒說出口的灼熱,像他總在深夜對著樟木箱發(fā)呆時,指間反復(fù)摩挲的那枚“解放西南“徽章。

第一次隨部隊去西南演習(xí),大巴車碾過盤山公路時,我懷里抱著爺爺?shù)墓P記本。翻到中間泛黃的紙頁,他用藍(lán)鋼筆寫著:“1952年冬,三連在老禿山守防,小李子把最后半塊壓縮餅干塞給我,自己啃凍硬的玉米粒。后來他掉下山崖,兜里還裝著給老娘攢的子彈殼頂針。“字跡在顛簸中暈開墨點,像那年烈士陵園的松針落在他肩上。演習(xí)結(jié)束后,我?guī)еB隊的新兵去了小李子的墓,學(xué)著爺爺當(dāng)年的樣子,用竹筒裝了邊疆的紅土,放在墓碑前的搪瓷缸里。

去年深秋陪母親整理老屋,樟木箱的銅鎖突然“咔嗒“松開。除了疊得方正的舊軍裝,竟掉出個鐵皮盒,里面整整齊齊碼著我從小學(xué)到高中的獎狀——每張邊角都仔細(xì)粘過,像他當(dāng)年修補軍裝補丁時的認(rèn)真。最下面壓著張泛黃的信紙,是我十歲那年寫的“給解放軍爺爺?shù)男拧埃嵬崤づさ淖舟E問他“子彈真的會拐彎嗎“,他用紅筆在旁邊畫了顆五角星,注:“子彈不會拐彎,但軍人的信仰能擊穿所有黑暗。“

此刻我站在國境線的哨所前,帽檐上的國徽閃著和爺爺軍功章一樣的光。新兵小張摸著我腰間的皮帶問:“排長,這扣環(huán)的印子怎么這么深?“我望向遠(yuǎn)處層疊的山巒,想起爺爺教我認(rèn)地圖時,手指劃過國境線說的那句話:“每寸土地都要刻進骨頭里。“風(fēng)掀起帽檐的瞬間,仿佛看見他就站在云靄深處,白手套擦過步槍的動作,和當(dāng)年擦舊軍裝時一樣鄭重。

哨所外的梧桐是新栽的,樹干還沒碗口粗。我把爺爺?shù)墓P記本放在觀察臺上,讓每頁紙都能曬到邊疆的太陽。當(dāng)暮色漫過界碑,忽然懂得他為什么總對著陽臺的梧桐樹敬禮——原來有些身影,早已在時光里站成了永恒的坐標(biāo),讓后來者的每一步,都踩著他留在人間的月光。

霜降那天,哨所迎來了十年不遇的暴風(fēng)雪。我?guī)е埲ノ逄柦绫畵Q崗,風(fēng)卷著雪粒子打得面罩噼啪作響,他忽然指著石縫驚呼:“排長,有東西!“半埋在積雪里的是枚生銹的子彈殼,尾端刻著模糊的“53“字樣——和爺爺筆記本里寫的、當(dāng)年他們用的蘇制步槍彈一模一樣。

我蹲下身用手套扒開凍土,金屬的涼意透過指尖,突然想起爺爺臨終前攥著我的手,掌心的老繭刮得我生疼。他說:“小滿啊,以后走到哪兒,都記得替爺爺看看咱們的邊界線。“那時我不懂他眼里的火為何燒得那么亮,直到此刻握著這枚子彈殼,才明白有些東西早已嵌進骨血,像他腰上的傷疤,像國境線上永不傾斜的界樁。

暴風(fēng)雪停后,我把子彈殼放在爺爺?shù)墓P記本旁。月光漫過窗臺時,翻到某頁褪色的鋼筆字:“1960年春,在班公湖巡邏,王班長為救掉進冰窟的牦牛犢子,腿上凍掉塊肉。他卻笑著說,牦牛是牧民的半個家,咱們守邊,就是守著牧民的炊煙。“字跡被水漬暈染過,大概是他回憶時落的淚。我摸著紙上凹凸的筆痕,忽然懂得為何他總把軍功章看得比命輕,卻把每寸國土看得比命重。

新兵下連時,我?guī)麄冊谏谒蟮男∑律戏N梧桐。小張挖坑時挖到半截皮帶扣,銅制的八一徽記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不知是哪位前輩留下的。“把它埋進樹根吧。“我拍了拍他沾滿泥土的肩膀,“每棵樹都是守邊人的碑,根須扎進凍土多深,心就貼著祖國多近。“風(fēng)掠過新栽的枝椏,發(fā)出細(xì)碎的沙沙聲,像極了那年爺爺在烈士陵園,對著戰(zhàn)友墓碑說悄悄話時的松濤。

去年休假回老房子,樟木箱被母親漆成了新的棗紅色,卻仍留著當(dāng)年的銅鎖扣。我打開時,發(fā)現(xiàn)里面多了串鑰匙——是爺爺當(dāng)年守倉庫時用過的,每把都系著褪色的紅布條,上面用蠅頭小楷寫著“被服庫““彈藥箱““機密柜“。母親說,這是整理遺物時在他枕頭底下發(fā)現(xiàn)的,鑰匙齒痕里還卡著沒掉的鐵屑,像他這輩子都沒松開過的軍禮。

此刻我站在哨所的暸望塔上,看著小張帶著新兵在月光下練習(xí)持槍姿勢。他的腰板挺得筆直,帽檐投下的陰影里,眼睛亮得像界碑上的反光漆。遠(yuǎn)處傳來駝鈴聲,是牧民趕著羊群經(jīng)過邊境線,爺爺筆記本里寫的“牧民的炊煙“,此刻正化作地平線處的幾點暖黃。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子彈殼,冰涼的金屬早已焐熱。原來有些傳承從不需要大聲訴說,就像爺爺?shù)膫涕L進了我的骨血,他的軍禮融進了我的脊梁,而那些被歲月磨亮的故事,終將在每個清晨的升旗禮中,在每個夜晚的巡邏路上,在每代軍人握緊鋼槍的手心里,永遠(yuǎn)鮮活,永遠(yuǎn)滾燙。

梧桐又抽新枝了,細(xì)小的嫩芽在寒風(fēng)里倔強地舒展。

我知道,終有一天它們會像爺爺陽臺那棵老樹般參天,就像終有一天,會有更多年輕的身影,踩著我們的腳印,把忠誠與信仰,刻進祖國每寸發(fā)燙的土地。

為你推薦
輪回樂園

蘇曉簽訂輪回契約,進入各個世界執(zhí)行任務(wù)。他曾目睹一個世界崩滅為塵粒,也曾與被遺忘的王者持刃而戰(zhàn)。暗鴉在低語,黑淵下巨獸咆哮。歡迎來到,輪回樂園……

那一只蚊子 776萬讀過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xù)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我吃西紅柿 36.2萬讀過
遮天

遮天動畫,每周三10:00騰訊視頻火熱播出,VIP搶先看兩集;葉凡、女帝、無始等將以立體的形式和你相見,等你一起來看。冰冷與黑暗并存的宇宙深處,九具龐大的龍尸拉著一口青銅古棺,亙古長存。這是太空探測器在枯寂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極其震撼的畫面。九龍拉棺,究竟是回到了上古,還是來到了星空的彼岸?一個浩大的仙俠世界,光怪陸離,神秘?zé)o盡。熱血似火山沸騰,激情若瀚海洶涌,欲望如深淵無止境……登天路,踏歌行,彈指遮天。

辰東 776萬讀過
茍在初圣魔門當(dāng)人材

呂陽穿越修仙界,卻成了魔門初圣宗的弟子。幸得異寶【百世書】,死后可以重開一世,讓一切從頭再來,還能帶回前世的寶物,修為,壽命,甚至覺醒特殊的天賦。奈何次數(shù)有限,并非真的不死不滅。眼見修仙界亂世將至,呂陽原本決定先在魔門茍住,一世世苦修,不成仙不出山,奈何魔門兇險異常,遍地都是人材。第一世,呂陽慘遭師姐暗算。第二世,好不容易反殺師姐,又遭師兄毒手。第三世,第四世……直到百世之后,再回首,呂陽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魔道巨擘,初圣宗里最畜生的那一個。“魔門個個都是人材,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這里的!”

鶴守月滿池 2296讀過
青山

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吾不識青山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會說話的肘子 47.8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湟中县| 万安县| 梧州市| 马山县| 浪卡子县| 维西| 香格里拉县| 河曲县| 云浮市| 湘潭市| 永宁县| 玉林市| 哈尔滨市| 乌兰察布市| 德昌县| 青龙| 宝坻区| 山西省| 徐汇区| 交城县| 阿巴嘎旗| 古交市| 保靖县| 龙江县| 霸州市| 赤峰市| 新竹市| 昭觉县| 南昌市| 宝兴县| 永昌县| 乐昌市| 泊头市| 九龙县| 百色市| 罗江县| 科尔| 吴旗县| 城市|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