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公正”的老太太
書名: 四合院:淮茹退婚?反手娶婁曉娥作者名: 花園城小隊長本章字數: 2000字更新時間: 2025-05-04 18:05:00
看著傻柱這副“護花使者”的模樣,凌兵心里冷笑一聲。這傻柱,真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典型。秦淮茹那眼淚,值錢得很,總能釣到傻柱這條魚。
凌兵目光平靜地掃過眼前的幾人,賈張氏的蠻橫,秦淮茹的“柔弱”,易中海的“公正”,傻柱的“仗義”,構成了一副生動的眾生相。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賠錢?可以。不過,咱們得先把賬算清楚。”
他頓了頓,眼神犀利地看向易中海:“一大爺,您剛才說棒梗吃了我家的東西進了醫院。那我倒想問問,他為什么會吃到我家的東西?是我請他吃的嗎?”
易中海被問得一滯,眉頭皺得更深了。他當然知道棒梗是偷吃的,這孩子手腳不干凈,在院里是出了名的。
但賈家現在這情況,賈東旭常年臥病在床,秦淮茹一個女人拉扯三個孩子不容易,他總想著能幫襯就幫襯一把。
“這個……”易中海試圖和稀泥,“孩子還小,不懂事,看到好吃的嘴饞,也是有的……”
“嘴饞就可以去別人家偷東西吃?”凌兵直接打斷了他,語氣帶著一絲嘲諷。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以后誰家孩子嘴饞了,都可以隨便進別人家拿東西吃?吃出毛病了,還得讓被偷的人家負責?”
這話一出,周圍看熱鬧的鄰居們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偷東西總歸是不對的。
凌兵沒理會周圍的議論,繼續說道:“我家的兔子肉,是準備自己吃的。”
“棒梗不請自來,偷我家的東西吃,吃壞了肚子,這責任怎么算,也算不到我頭上吧?要說賠償,那也是賈家,賠我的兔子肉錢!”
他這話擲地有聲,邏輯清晰。偷東西還有理了?偷了東西吃壞了,還要失主賠錢?這叫什么道理!
“你放屁!”賈張氏尖利的嗓音猛地拔高,像一把錐子刺破了院里的空氣,“什么偷吃!明明就是你故意在肉里下藥!想害死我孫子!你好狠的心啊!黑心爛肺的玩意兒!”
她一邊罵,一邊試圖沖上來撕打凌兵,被旁邊的秦淮茹和易中海連忙拉住。秦淮茹還在低聲啜泣,肩膀一聳一聳的,看起來委屈極了。
凌兵看著撒潑打滾的賈張氏,眼神冷了下來。跟這種人講道理,純屬浪費口舌。但他今天偏要把這理掰扯清楚,不能讓這歪風邪氣在院里占了上風。
“下藥?賈張氏,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凌兵聲音沉穩,“你說我下藥,證據呢?”
“醫院的診斷報告怎么寫的?你可看清楚了?”
賈張氏被噎了一下,她哪里知道什么診斷報告,醫生就說是吃壞了肚子,讓她交錢。她只知道孫子是在凌兵家吃了東西才進的醫院,那凌兵就必須賠錢!
“我不管!我孫子就是在你家吃了東西才病的!你必須賠錢!十塊!少一分都不行!”賈張氏伸出一根手指頭,唾沫星子都快噴到凌兵臉上了。
十塊?凌兵挑了挑眉。系統給的泄藥,頂多就是拉幾天,輸點液,開點藥,兩塊錢都打不住頂天了。這賈張氏,真是獅子大開口,訛人訛上癮了。
“十塊?一分沒有。”凌兵斬釘截鐵地說道,“再說一遍,棒梗偷吃在前,責任不在我。不僅我不會賠錢,你們賈家,今天必須把我那兔子肉錢賠了!”
“不然,咱們就去找街道說道說道,或者直接去派出所,問問他們,小偷去別人家偷東西受傷了,到底該誰賠償!”
提到派出所,賈張氏氣焰明顯弱了一點,但依舊嘴硬:“你敢!你個殺千刀的!那么惡毒,難怪娶不到媳婦!活該打一輩子光棍!”
這話罵得惡毒,周圍的人聽了都皺起了眉頭。就算凌兵不賠錢,這么咒罵人家也不太合適。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但威嚴的聲音響了起來:“吵吵什么呢?大晚上的,讓不讓人睡覺了!”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聾老太太拄著拐杖,在易中海的攙扶下,慢慢從后院走了出來。老太太雖然眼瞎,但心不瞎,在這院里輩分最高,說話也最有分量。
易中海連忙湊到老太太耳邊,低聲將事情的經過解釋了一遍,當然,他的解釋自然是春秋筆法,略過了棒梗偷竊的細節,只強調了孩子吃了凌兵家的東西進了醫院。
老太太聽完,沉默了片刻。她渾濁的眼睛轉向凌兵的方向,心里也是一聲嘆息。
這凌兵,自從幾年前來了院里,性子就獨,跟院里大部分人關系都不算熱絡。尤其因為當年的一些事,更是讓易中海他們心里存了疙瘩。
但老太太心里跟明鏡似的,這事兒,根子還是在棒梗偷吃上。賈家這孩子,手腳確實不干凈。
以前沒少去傻柱家廚房摸吃的,只是傻柱大大咧咧,加上易中海時常幫襯賈家,也就沒人深究。
“棒梗偷吃東西,這肯定是不對的。”老太太緩緩開口,聲音不大,卻讓院子里瞬間安靜下來。
賈張氏一聽這話,臉上頓時露出不忿,但礙于老太太的威嚴,她張了張嘴,終究沒敢吭聲。
老太太頓了頓拐杖,繼續說道:“但是,凌兵啊,話又說回來,孩子畢竟是在你家吃了東西才出的事。”
“他年紀小,不懂事,你一個大人,多少也得擔待點。這樣吧,醫藥費,你多少出一點,算是可憐孩子,這事就這么過去了,鄰里鄰居的,別傷了和氣。”
老太太覺得自己這話說得極為公允。既點明了棒梗的錯,又給了凌兵臺階下,還照顧了賈家的面子,全了鄰里情分。
在她看來,凌兵賠點小錢,展現一下“大人不記小人過”的風度,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周圍的鄰居們也紛紛點頭,覺得老太太說得在理。到底是院里的老祖宗,看問題就是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