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孔子很少談利,卻贊美命與仁。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有人說:孔子非常偉大,知識淵博到無法用那一個專業來突顯他。孔子聽到后對弟子們說:我沒有什么專長?趕馬?射擊?我認為還是趕馬。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孔子說:祭祀時戴麻冕,是一種禮節,現在改成了綢緞,我服從大家。但祭祀規矩是現下拜,再進行上拜。如今人們卻嫌麻煩,直接上拜。孔子說有些規矩不能改,我不會隨著大家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說要杜絕四種壞毛病:不能主觀臆斷,不能絕對,不能固執,不能自我。
太宰icon問于子貢icon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問子貢:孔子是圣賢?什么都會?子貢說:上天讓他當圣賢,卻又多才多藝。孔子聽說后,說:太宰了解我?我是小時候家窮,所以需要做很多事。君子需要很多藝能?不需要。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子說:都說我知道,其中我不知道。有個人問我,我不知道,我只能在他問的事始末找答案來回答。
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牢說:孔子說,我不斷嘗試,所以懂得就多一點。
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孔子說:鳳凰不來,黃河不出圖,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
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孔子見到哀悼的人,德高望重的人及盲人,只要見到,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行禮,就算路過,也要同樣行禮。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顏淵感嘆說:孔子的學問,仰望非常高,鉆研起來深不可測,看視就要追趕上,其實遠遠在后面。孔子在教育方面循循引導,用博大的學問讓我學習,用禮來約束,讓我欲罷不能,只能盡自己最大的本領去學習。感覺自己快學習到了,但一用,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于臣之手也,無寧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疾病,子路準備安臣禮來治喪。病好的期間孔子說:子路你這樣安排是欺詐!我沒有當官你卻安官的標準,讓我欺誰?欺天?與其按臣禮,難道不能安師禮?難道不大葬,我就只能埋在道路上?
子貢icon曰:“有美玉于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貢說:我有一塊美玉,是收藏?還是賣?孔子說:賣了吧,賣了吧,我也在等好的商家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想搬到九夷地方,就有人說:那地方陋俗,如何住啊孔子說:君子居住過地方,有何陋俗?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說:我從衛國返回魯國icon后,修正樂,是得《雅》《頌》各得其所。孔子說:在外把公事辦好,在家把父母兄弟姐妹處好,遇到喪事盡心盡責,喝酒酒好,我全做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在河邊感嘆說:“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說:我未見過喜歡品德如同喜歡好色一樣!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孔子說:例如堆山,就差一筐,卻停止了,是我半途而廢。例如在平地,雖然就只倒了一筐,但堅持,是我持之以恒。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聽我話而不懈怠的人,應該是顏回icon吧!
孔子談到顏回就說:可惜了(英年早逝),他是我見求只知進步,未曾看見過停止。
孔子說:禾苗不開花的有,開花不結果也有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孔子說:后生可畏,誰能知道后生不如現在人?到了四十、五十還沒有什么作為,那就不足畏了。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說:正直之言,能不服從?能改是最好的,婉轉之言,能不高興?能思考是最近的。光高興卻不思考話的意思,光服從而從來不改,我也不知道怎么辦。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做人一定要以忠信為本,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就不要交往了,自己忠信方面做不到位,一定及時改正。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三軍主帥容易搶奪,但人的志向是不容易搶奪。
子曰:“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穿寒衣與貂絨站在一起,而不感自卑,也只有子路!不嫉妒,不貪欲,有什么不好?子路天天唱這兩句,孔子說:道理是道理,天天唱,就不好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孔子說:寒冷時節,才知道松樹是最后才凋零。
朋友,只有遇到事才知道真正朋友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孔子說:智者不疑惑,仁慈不憂愁,勇者不畏懼。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孔子說:一起學習,但每個人明白道理不一樣,明白道理一樣,但每個人執行不一樣,執行一樣,但變通卻不一樣!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唐棣花非常鮮艷奪目,搖搖晃晃非常吸人,我也想去看看,但離的遠。孔子說:還是不想去,真的想去沒有什么遠不遠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