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六兩賬面
- 穿成下堂婦?不怕,她有金手指!
- 一口十二個餃子
- 2497字
- 2025-05-11 18:37:29
“賬面上怎么只有六兩?快讓你家娘子來,這賬有問題!”
妙香翻了翻最新的賬簿,當見到賬面上余額時,兩眼一黑,立即告知給周端宜。
周端宜一看這數目,篤定有問題,心里陡生對南引枝的不滿。
虧她還想著敬南氏如姊,如今南氏貪了伯府的銀兩,留下一筆爛賬給她。
讓她拿嫁妝來填嗎?
“也派人去請伯爺、老夫人、小姑和小叔。”周端宜坐在賬房里,面上仍是柔柔的,但心里憋了股氣。
南氏的這副嘴臉,一定要讓伯府眾人知曉。
人陸陸續續到齊,江子義最先來,周端宜將賬本給江子義看。
江子義看了臉黑如墨。
六兩?南氏就是這樣管的家?
“南氏怎么還沒來?”
江子義端坐在檀木椅上,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
小寧微微欠身:
“回伯爺的話,諸位主子們若有疑問,問小寧即可。
眼下娘子失憶,過往的賬目,小寧應當比娘子要清楚。”
江子義冷哼一聲,將賬本直接砸向小寧,
“你自己看看賬面上剩的六兩銀子。”
妙香譏諷道:
“你家娘子這是心虛才不敢來,只敢派你一個侍女來答話,扯什么失憶,裝的吧!”
小寧側身避過賬本,面色一冷,瞥一眼妙香,
“我倒不知說話的這位姑娘是誰?這通身的綾羅綢緞,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位姑娘才是新夫人呢。”
妙香面色一凝,周端宜眼底閃過一抹不悅,“妙香,退下。”
又道,
“小寧姑娘?賬面銀子只剩六兩,還希望你可以替你家娘子解釋一番,以免產生誤會。
若是不小心挪用了,只要及時歸還,念在過往南娘子對伯府的付出,本夫人也不會追究的。”
周端宜甫入府第二日,已經拿起一副當家主母的派頭。
陳氏眼底閃過一抹嘲諷,江聽雪默不做聲,只雙手捧著白瓷盞喝茶。
江子安不耐煩坐這聽這些。
反正伯府是大哥的,六兩銀子關他何事?
但他看大家都在,只能暫且留下。
既是新嫂嫂請來,總得給個面子。
江子義正深情凝視周端宜。
宜娘如此貼心,今早發現他膝蓋有傷,愣是自責掉淚許久,還輕柔幫他抹了藥。
如今又這么善良,即便枝娘的賬目有問題,也愿意給枝娘一個解釋的機會。
小寧撿起地上賬本,翻了幾頁,疑惑問道:
“請問夫人是否查出賬目有誤?”
周端宜正和江子義眉目傳情,此時回過神來,眉間不解:
“賬面上只有六兩,這不就是最大的問題嗎?
瓊都哪戶貴族人家的賬面上只有六兩銀子?
再說,若不是做了手腳,決計不會這樣。”
“也就是說,夫人您連查都未查,只見了賬面的數額,就來問責我們娘子對嗎?”
小寧不可置信。
周端宜意識到這話有些不對,眉頭微蹙。
但她往日在家中,素日都讀詩書,家里賬目有大嫂在。
大嫂雖說要教她,但也沒細細教。
只得將求助的目光投向劉嬤嬤。
劉嬤嬤斜撇一眼小寧:
“若你們都做了假賬,我們查豈不是白查。”
“冤枉啊!”
小寧還未辯解,候在一側的兩位賬房先生,忍不住為自己辯駁。
其中沒辯駁的賬房主管劉先生,冷笑一聲,朝江子義拱手:
“伯爺,自老伯爺還在時,我們就一直在伯府任賬房一職。
若您不信任我們,大可辭退。
只是我們三位也讀過經義,明白禮義廉恥,萬萬做不來坑害主家的事。
現下這位跟著新夫人一同來的嬤嬤,查也不查,就這樣往我們身上潑臟水,恕在下實在不能茍同,受此折辱。”
劉嬤嬤頓時臉青,沒想到這伯府的賬房先生,居然不同于周府的賬房先生。
江子義心里也有些不滿,這幾位賬房先生都是府里的老人了。
這嬤嬤這樣說他們,萬一他們撂挑子還真不好說。
只是說起假賬一事,江子義心里也多了幾分懷疑。
但宜娘身邊的嬤嬤,也過于急躁。
周端宜見江子義臉色不對,連忙使眼色給劉嬤嬤。
劉嬤嬤同三人道歉,這三人臉色才好一些。
妙言輕扯妙香的衣袖,用眼神示意,妙香不得不行禮道:
“伯爺,怪婢子先前魯莽,不曾查實就來稟報。
實在耽誤主子們的時間,還望諸位主子見諒。”
江子義發話饒過,江聽雪和江子安不愛找茬,自然輕輕放下。
陳氏派人回娘家昭明侯府,去查陳嬤嬤行蹤,眼下對府里的中饋也沒那么上心。
不過,她自然樂見周端宜和南引枝杠起來。
她和善道:“宜娘才剛入府,對府里事務不清楚,這很正常,宜娘切莫自責。”
又道,“小寧,如今府里宜娘當家,你和枝娘住在府里,還需多給宜娘幾分顏面,切不能再如此頂撞。”
小寧聽了心堵,但想起自家姑娘的話,還是福身道:
“受老夫人教,剛是我語氣著急了,還請夫人莫怪。”
周端宜聽了這話,輕嗯一聲,又謝過陳氏。
陳氏臉上笑著,眸中閃過一抹自得。
周端宜心里卻和陳氏越發親近。
只覺自己嫁進府里,幸福極了。
上有婆婆疼愛,又有夫君鶼鰈情深。
小姑子和小叔子,也不是愛找麻煩的。
只是還有人礙眼,還給她找事,給她設陷阱。
周端宜輕聲道:
“宜娘初來乍到,要接府里中饋,難免心焦,定當好好查清賬。
這六兩銀子的賬面定然有問題,還辛苦各位稍等片刻。”
妙言看眼色給諸位主子添茶。
幾人也愿意給周端宜這個面子。
劉嬤嬤先前失了一局,著急扳回一城。
帶著妙香,速速翻找賬簿,想著先挑出錯來,先下下眼前這侍女的威風。
十個檀木箱子,擺得整整齊齊,攏共有七箱明賬、兩箱密賬和一箱契冊。
劉嬤嬤率先拿起大和元年的一本賬。
瞇著眼睛,忽然逮到一處“錯誤”,揚聲道:
“你看看這處!你家娘子用修祠堂的名目,向‘玉葉齋’這家鋪子設的‘族親應急貸’借款兩千貫,月息二分,期十二月。”
“先不說修祠堂怎么要兩千貫,光月息二分,每月伯府就就要付這家鋪面四十貫利錢,一年就是四百八十貫利錢。
這家鋪子‘玉葉齋’應當是你家娘子的陪嫁鋪子,如此,你還敢說你們沒挪用公賬?”
小寧面色如常:
“這利錢,伯府沒出一分,全都是‘玉葉齋’鋪面平的賬。”
“怎么可能?”
劉嬤嬤質疑,又往后翻,果然沒見到府里有這筆支出。
“但借款兩千貫是事實,不付利錢又如何?這兩千貫總要還吧。”
劉嬤嬤咬牙,目光狠厲。
她不信有人會心甘情愿,拿兩千貫出來平賬,還不讓府里人知曉。
陳氏火上澆油,訝異道:“我記得大和元年,祠堂沒有大翻修,根本用不了兩千貫。”
“小寧姑娘,這定有隱情對嗎?這兩千貫若南娘子有事挪用,只要還了便是。”
周端宜端著大方的笑容。
江子義卻有些不能忍,宜娘還是太溫柔了。
他沉聲道:
“伯府一年的收入也才九百貫,這兩千貫去哪里了!”
小寧心里冷呵一聲,去哪里了?
大和元年的賬有多難平?
府里連辦兩場喪事,本就所剩不多,偏偏朝廷還收回對兩位男主子的賞賜,伯爺也未襲爵。
處處都需要花錢打點,內侍省收燈油錢和冰炭敬,收得流油,銀錠都瞧不上,還得金鋌。
想到這些,小寧恨不得啐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