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
- 一人之下:我的內景通萬界!
- 玄宸道君
- 2047字
- 2025-06-02 18:45:07
“接下來請您欣賞相聲《論捧逗》,表演者蕭霄、孟堂!”報幕聲響起,臺下掌聲動。
不多時,蕭霄和另一個人鞠躬上臺,臺下頓時響起一片叫好聲。
蕭霄一身深色大褂,眉眼清秀,嘴角含笑,往臺上一站,那股子靈氣便透了出來。
只見倆人同時抬手一拱,笑道:“相聲界的兩位小學生,蕭霄、孟堂,向我們的家鄉父老、衣食父母致敬!”
這段貫口明顯是學得老郭。
說罷,兩人又是一鞠躬。
然后蕭霄才道:“各位老少爺們兒,今兒個咱們哥倆伺候各位一段《論捧逗》,您多捧場!”
搭檔一抖袖子,接茬道:“沒錯,咱這活兒講究的就是一個默契,就比如說我們哥倆現在多有默契啊!”
兩人聲音清亮如泉,從嘴里說出話來,就跟遞到你耳邊那么清楚,定然是用了某種手段。
韓云微微瞇眼,他注意到,蕭霄的每一個動作看似隨意,實則暗合某種呼吸節奏,體內的炁更是隨著語言節奏起伏,極有規律。
“有點意思……”韓云心中暗忖。
“捧哏的,講究的是接得住、遞得巧。”
蕭霄一挑眉,語氣陡然一轉,“可有些人啊,捧哏捧得跟砸夯似的,哐當一下,能把逗哏的砸臺下去!”
臺下哄堂大笑。
相聲表演漸入佳境,蕭霄的節奏把控極佳,包袱一個接一個,場子熱得不行。
而韓云的目光卻始終鎖定在他的呼吸和動作上,那分明是某種吐納之術,與相聲的節奏完美融合,若不仔細觀察,根本難以察覺。
等到蕭霄幾次返場后,才終于到下一個節目。
口技!
沒錯,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功課,一人之下世界的德蕓社要比前世的會的多得多,并且每個弟子都有一門精通手段。
隨著蕭霄和孟堂鞠躬下臺,舞臺燈光漸暗,只留下一束追光打在中央。
“接下來請您欣賞口技《百鳥朝鳳》,表演者——郭寶坤!”報幕聲剛落,臺下頓時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只見一位身材微胖的年輕人快步上臺,圓臉上帶著憨厚笑容。
他站定后也不廢話,雙手一拱:“各位衣食父母,寶坤今兒給您學個鳥叫!”
韓云眉頭微挑,注意到這郭寶十指關節異常靈活,指腹上隱約有炁的流動。
“啾啾——”
一聲清脆的鳥鳴突然響起,竟真似有黃鶯落在舞臺中央。
緊接著,布谷、畫眉、百靈……數十種鳥叫聲此起彼伏,更驚人的是這些聲音分明來自不同方位!
“這是……”
韓云眉頭一挑,常人看來是口技表演,但他分明看到郭寶的炁化作無數細絲,在場館內織成一張無形的網,遠近高低各有不同。
每根絲線末端都在微微震顫,將聲音精準傳遞到不同角落,形成鮮明的層次感。
這不由得讓韓云想起了一篇文章:“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突然,所有鳥鳴聲戛然而止。郭寶坤深吸一口氣,胸腔膨脹,喉結處亮起只有異人可察的淡淡藍光。
“鏘——!”
一道穿云裂石的鳳鳴直沖穹頂,震得玻璃窗嗡嗡作響。
“好!”
叫好聲幾乎掀翻屋頂。韓云卻盯著郭寶發紅的耳垂,方才那聲鳳鳴分明消耗了那人不少的真炁。
節目一個接著一個,可謂是異彩紛呈。
表演結束后,觀眾掌聲雷動。
韓云沒有急著離開,而是等場子散得差不多了,才起身往后臺走去。
后臺,蕭霄正卸著大褂,忽然感覺背后有人,回頭一看,見是個陌生年輕人,眉頭微皺:“這位先生,后臺不對外開放,您是不是走錯了?”
韓云微微一笑,掌心一翻,先天一炁流轉,一張桌上的茶杯憑空浮起,穩穩落在他手中。
蕭霄眼神一凝,隨即笑道:“喲,原來是圈里人。”
韓云將茶杯放回,淡淡道:“德蕓社的‘口吐蓮花’,怕不是真的能吐出來吧?”
蕭霄笑意更深,卻并未接話,只是做了個“請”的手勢:“這位朋友,不如咱們找個安靜的地方聊聊?”
韓云點頭。
兩人一前一后,走進了后臺深處的一間靜室。
門一關,喧囂隔絕。
蕭霄終于卸下表演時的輕松神態,目光銳利如刀:“閣下是哪家的?來廣德樓,總不會只是為了聽段相聲吧?”
韓云也不繞彎子,直接道:“剛剛德蕓社的表演極好,手段繁復多樣,看得我心里直癢癢,所以想領教領教德蕓社的高招,長長見識。”
蕭霄眼睛一瞇:“僅僅是想領教?”
韓云厚顏一笑道:“要是能有所得,被德蕓社的班主指點指點,學個一兩手就更好了。”
學百家藝,除了自身是個好材料之外,還得有個厚臉皮,不然你張不開嘴,人家憑什么傳你啊?
韓云之所以將第一目標放在德蕓社,是因為它傳承雜亂,什么都有,功法數目繁多。
早些年,相聲其實是下九流的行業,甚至屬于下九流中的下九流,其地位比傳統定義的戲子更低,主要依靠撂地賣藝為生,生活境遇接近乞丐。
職業分類上,相聲與評書、江湖雜耍等同屬不入流的范疇,甚至被類比為乞丐、娼女同流。
別反駁,這可是馬志明等相聲名家自己說的。
而在異人門派里面,相聲這些傳承比起那些名門大派而言,也就更不入流了。
這就形成了一種什么局面呢?
家里有傳承的異人,根本不愿意學這些,當初德蕓社的班主在創立初期,只好一個個的在民間搜攏有煉炁資質的弟子,當做兒徒在家里培訓。
后來德蕓社搞得有聲有色起來,不少相聲名家看到了相聲這一行業和煉炁傳承起來的希望,于是紛紛慷慨解囊,給出了傳承,希望自家手段別失傳了。
也是為了好歹也有個人能傳下去,更想著能興盛起來。
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德蕓社的每個弟子大多只精通一門,這也就形成了,德蕓社的異人傳承比練的人還多的情形。
想來以后會擴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