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臭名昭著的詔獄
書名: 大明:開局鎖定朱標,朱元璋慌了作者名: 江東趙括本章字數: 2284字更新時間: 2025-05-05 01:23:26
兵部尚書唐鐸出列啟奏:“陛下,當務之急,是盡快修復邊關,防敵侵擾。
至于藍大將軍,正統率大軍,班師回朝,待其回京,再行定罪。”
朱元璋緩緩坐下。
他瞬間便明白唐鐸的意思,藍玉手中有十五萬大軍,若貿然定罪,怕會激起軍中嘩變。
朱標等人也明白此中的利害關系,皆沉默不語。
朱元璋壓下心頭的怒火,道:“唐尚書言之有理,兵部盡快派人修復邊關,一切所需,戶部及工部全力協助。”
他不怕藍玉兵變,區區十五萬叛軍,他還不放在眼內。
但此等叛亂之事,影響極壞,稍有不慎,會引發內亂。
能免則免。
至于藍玉,他咬了咬牙,秋后算賬也不遲。
散朝后。
朱標失魂落魄地步出大殿,李景隆連忙跟了上去。
......
陸家貨鋪后院。
陸瀾抬頭看了看天空,喃喃道:“申時將過,太子為何還沒消息?”
解縉再三勸說他,盡快去兵部報到,否則,延誤時間,那是抗旨大罪。
但陸瀾想起昨晚太子的囑咐,決定靜候通知。
既然選擇了太子,便要堅信其言。
解縉急得在院里走來走去。
眼見日漸西斜,解縉硬拉著陸瀾,往東宮而去。
東宮門口。
侍衛進去通報,不久,常升便走了出來。
他拉陸瀾到一邊,說了今日朝堂之事。
說太子回到東宮之后,心亂如麻,一直與諸位屬官商議藍玉之事,無暇接見陸瀾。
陸瀾記起,史書確實記載了藍玉此事,但后來朱元璋并未深究,只是在其丹書鐵券上,特別加入了一句警示之語:
“爾縱兵毀關,擅辱守吏,非人臣禮。朕念爾功,姑宥不究。爾其省之!”
常升擔憂道:“我等都很擔心,舅舅不會英年早逝吧?”
陸瀾這才記起,當日說過霍去病英年早逝之事。
藍玉是英年早逝,但不是現在,而是五年后。
他微微一笑:“常兄,你轉告太子,此次藍大將軍之事,不會被嚴懲,請放心。”
“真的?”
常升滿臉驚喜。
陸瀾肯定地點了點頭。
常升大喜,用力一拍陸瀾肩膀,拔腿便跑。
才跑出十數步,他卻跑了回來,一臉歉意道:
“陸弟,方才只顧著說我舅舅之事,竟忘了你的事情。太子特意吩咐,兵部報到之事,暫且擱置,待他將舅舅之事妥善處理,自會為你謀劃妥當。”
陸瀾這才放下心來。
......
次日午時。
陸瀾正在陸家貨鋪的賬房看著賬冊。
忽然,一隊錦衣衛沖了進來。
為首一名百戶喝道:“你就是陸瀾?”
陸瀾疑惑答道:“正是,請問......”
“帶走!”
那名百戶大聲喝道。
陸瀾大叫:“我乃皇上親封的指揮使,你等帶我去何處?”
那人拱手行禮:“陸指揮使,你抗旨不遵,在下奉命緝拿!”
陸瀾心中一驚。
他知反抗無用,只得對陸添道:“速去告知太子!”
當陸瀾被錦衣衛帶到皇城西南側的錦衣衛衙署時,他不禁心中一沉。
錦衣衛獄即詔獄,便在錦衣衛衙署內。
所謂詔獄,就是皇帝直接詔令拘禁犯人的監獄,是錦衣衛的直屬監獄,在明朝歷史里,臭名昭著。
明初的詔獄,在應天府,關押過“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等涉案人員。
到了永樂帝時,詔獄位于北京北鎮撫司,關押過解縉、楊溥、楊漣、左光斗等著名人物。
他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慌亂,進來這等地方,只怕免不了受罪。
剛走下幽暗的長廊,一股夾雜著血腥味、腐肉味、糞便味的惡臭,撲鼻而來。
陸瀾抬手捂住口鼻,暗暗打量。
兩邊的監房,約十五尺見方,三面石墻,正面是碗口粗的鐵柵。
長廊兩邊,墻上每間隔二十米,才點有一盞油燈,白日如夜。
幸得前后的錦衣衛提著燈籠,才不至于摸索而行。
朦朧的燈籠光,照不清監房里的情況,陸瀾只聽到一陣陣鬼哭狼嚎般的哭叫聲。
毛骨悚然。
左彎右拐,行了約兩三百米,忽然眼前一亮,前面是一條五十米左右的甬道。
甬道光線十足,兩邊每隔一米就掛有燈籠。
甬道兩邊,是兩排牢房。
每個牢房門上,都開了個一尺長、半尺寬的孔,孔里豎著四根鐵棒。
獄卒打開右邊第一間牢房的門,錦衣衛百戶面無表情道:“陸指揮使,請。”
陸瀾剛走進牢房,身后傳來“哐”的關門聲。
他打量著這間牢房。
寬約五米,深六七米,近門的墻角,吊著兩個燈籠。
中央擺有一張四方木桌,兩張木凳子,里面左邊墻角,擺放著一張木床。
桌上擺著一盞油燈,一個茶壺,兩個茶杯。
陸瀾心里詫異,這是詔獄的貴賓房?
房間彌漫著一股發霉的味道,卻較為清涼,可能因為是地下室的緣故。
倒是個消暑好去處。
比起剛才所見的監房,天差地別。
他坐在桌前,看了看茶壺,竟裝了半壺水。
也不管這水放了多久,倒出一杯,喝了下去。
還好,沒有異味,甚至有點甜。
他腦海里,細細捋了捋被抓入詔獄之事。
罪名是抗旨,的確,昨日自己沒去兵部報到。
但那是太子吩咐......
算了,不找理由,確實抗旨了。
他迅速確定了兩件事:
其一,這是朱元璋下令抓他的,太子應不知情。
其二,朱元璋不打算殺他,否則哪有這般待遇?
朱元璋沒有殺心,太子又會出手相救,何來性命之憂?
他便安定下來。
朱元璋既不想殺他,為何又抓起來?
是教訓他,還是警告太子?
他正在思索中,房門“哐”一聲,被人推開。
陸瀾抬頭。
只見兩名錦衣衛,推開房門,站在兩邊,一名身穿戎裝的中年人,緩步而入。
此人闊額長臉,一臉濃密的絡腮胡子。
那人踱步至陸瀾面前,目光如刀,盯住陸瀾。
陸瀾起身,與他對視,毫無懼色。
那人嘴角蕩出一絲笑意,道:“陸指揮使,此處可好?”
陸瀾不卑不亢道:“尚可。請問將軍是......?”
“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
陸瀾忙拱手行禮:“原來是蔣都指揮使,失敬。”
他心里嘀咕,這個便是讓百官喪膽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史書記載,他后來也被朱元璋殺了。
蔣瓛擺擺手,當即落座,隨后示意陸瀾坐下。
“陸指揮使可知,為何至此?”
“抗旨。”
蔣瓛目光一凝,厲聲道:“為何抗旨?”
陸瀾一愣,神色遲疑。
是太子讓他別去兵部報到的。
他腦中快速衡量,說出來好,還是不說為好。
說出事實,算不算出賣太子?
但這是實情,太子知道,解縉知道,朱元璋最后也會知道。
不說出來,將責任往自己身上推,會不會被太子認為有義氣?
蔣瓛冷冷道:“如實招來,否則,欺君是大罪!”
陸瀾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