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道爾國際地緣政治叢書·目標中國:華盛頓的“屠龍”戰略
- (美)威廉·恩道爾
- 1217字
- 2025-05-19 11:33:20
矛頭直指中國
2007年2月,為應對中國在非洲如火如荼的能源外交,小布什政府下令組建非洲司令部,其使命不但包括“以軍事行動為美國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與53個非洲國家建立軍事關系”,還包括密切配合美國駐非洲使館及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工作,“對于國務院在非洲的一切活動,非洲司令部將提供人員和后勤支持,以更好地提升非洲國家的安全能力”。
2008年,在對非洲8國展開12天的國事訪問之前,胡錦濤主席宣布對非洲提供為期3年的30億美元優惠貸款,同時擴大對非洲援助,這是他2003年上任以來第三次訪問非洲大陸。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胡錦濤主席曾宣布為非洲提供30億美元貸款和20億美元出口信貸。
華盛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讓美國非洲司令部展開行動已是燃眉之急,地緣戰略意義非同小可。2008年10月1日,該司令部正式開始運行,總部駐地設在德國斯圖加特。
2008年10月27日,非洲司令部司令沃德將軍在華盛頓對國際維和組織發表演講,他把自身使命概括為“與美國政府和其他國際伙伴充分協調,加強對非洲的軍事交往及相關軍事行動,促進非洲的安全與穩定,從而為美國的非洲政策提供支持”。
這一表態鋒芒畢露,針對的就是中國在非洲經貿領域不斷擴大的影響力。事實上,正如華盛頓公開表示的那樣,組建非洲司令部,就是要把矛頭對準中國在非洲的存在。
中國政府對此明察秋毫、從容應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非洲的援助不但條件苛刻,而且最終給受援國留下的都是爛攤子。中國從不這樣做,不但提供優惠貸款,而且幫助修建公路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因而贏得了當地政府和民眾的尊敬。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下旬,也就是該司令部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剛果叛軍首領洛朗·恩孔達指揮人馬包圍了北基伍省的戈馬市,要求與總統約瑟夫·卡比拉談判,條件之一就是讓總統取消一項與中國簽訂的90億美元的合同。合同規定中國為剛果完成價值60億美元的道路、水電、醫院、學校等基礎建設,并修建通往加丹加省和馬塔迪港的鐵路,另外30億美元中國用來開發剛果授權的銅礦和鈷礦。
彼得·范博士是華盛頓的內幕人士,與新保守派的保衛民主基金會來往密切,也是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顧問。他公開承認,非洲司令部的任務之一就是“……確保獲取非洲豐富的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包括保證這些資源的安全,不讓中、印、日、俄等國壟斷或獲得特別待遇”。
在2007年組建非洲司令部的國會聽證會上,彼得·范博士說道:“中國經濟充滿活力,過去20年的年均GDP增速達9%,為保持高增長,中國對石油和其他資源貪得無厭。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中國對此覬覦已久。中國所需原油的一半都要進口,現日均進口原油260萬桶,其中約1/3來自非洲,尤其是蘇丹、安哥拉、剛果。由此可以判斷,中國海外戰略利益的重點就在非洲。去年,中國政府發表了關于非洲政策的第一份白皮書。”
當前美國在全球的真正競爭對手是中國,雙方都力圖擴大影響,同時確保對資源的獲取。非洲,尤其是富含石油的非洲西海岸,將在美中戰略競爭中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舞臺,這已經成為眾多分析人士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