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道爾國際地緣政治叢書·目標中國:華盛頓的“屠龍”戰略
- (美)威廉·恩道爾
- 1293字
- 2025-05-19 11:33:19
真相何在?
從1944年至今,美元對黃金的比價已經下降了97%。美元對世界其他貨幣的貶值每年在30%左右,華盛頓這樣做僅僅是為了一己私利。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美聯儲更是故伎重演,印鈔機馬不停蹄,為了粉飾太平,還美其名曰“量化寬松”。
美國過去是,現在仍是真正的匯率操縱者!
1985年,美國迫使日本簽訂《廣場協定》,降低了美元對日元及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此舉讓日本陷入著名的“泡沫經濟”時期。1990年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長期通縮,經濟衰退。1989年,華盛頓對韓元如法炮制。通常這種做法都被冠以“同舟共濟”的旗號,但問題是華盛頓從來都是把包袱強加于人。
美國對匯率操縱最著名的一次是在1973年。為了挽回美元的頹勢,華爾街和國務卿基辛格沆瀣一氣,精心策劃了“贖罪日戰爭”,國際油價飆升4倍,美元地位驚天逆轉,世界經濟卻深陷衰退。
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無休止地印發美元,為的就是控制匯率的天平。只要美元仍保持世界核心貨幣的地位,華盛頓和華爾街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利用貨幣政策來支撐美國的金融霸權,中國學者把美元的浮動匯率稱為“掠奪機器”,可謂一針見血。
2009年,中國已持有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難怪溫家寶總理當年公開對這些國債的安全性表示擔憂,暗示中國將借助歐元等將外匯儲備多元化。話音未落,華爾街金融大鱷和華盛頓聯手在希臘引發了“歐元危機”,美元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
上述行為不是匯率操縱又是什么?
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指出,華盛頓要求中國采取浮動匯率是不折不扣的陷阱,這會讓中國把人民幣的定價權拱手相讓,外國資本就有機會干預中國市場。
2011年2月,美國財政部的報告千呼萬喚始出來,盡管沒有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但其立場較前更為強硬,稱人民幣被“大幅低估”,并警告說“目前的升值還不夠,中國需要加大步伐”。當年12月的報告中,美國財政部再次對中國施壓。進入2012年,中國的出口明顯下降,5月,美國財長蓋特納又拿人民幣匯率老調重彈。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帷幕初啟,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就放言,如果他當選,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羅姆尼有一部競選宣傳片,其中公開講道:“羅姆尼將在經貿問題上毫不退讓,會迫使中國按規矩出牌。”
2012年初,美聯儲轉嫁通脹的做法讓東盟與中、日、韓各國叫苦不迭,難怪它們決定建立有別于西方的資本交易平臺,推進域內各國資本市場一體化。6月,新加坡證交所和馬來西亞證交所率先連接,泰國證交所會在年底前加入。中國和亞洲相關國家也在推動使用雙邊貨幣來進行貿易結算,以此規避以往用美元結算帶來的風險。
就像美國采取的諸多地緣戰略一樣,華盛頓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真正目的并不僅限于此,它是想借此一步一步使人民幣成為美元及歐元那樣的全球流通貨幣,最終迫使中國完全開放資本市場,為華爾街的資本大鱷們開辟一片風水寶地。如果中國按照美國財政部、美聯儲以及華爾街的資本大鱷的要求去做,那么最終結局將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泰國相似。
盡管如此,美元對人民幣的貨幣戰爭只是華盛頓“屠龍”之術的一招而已。美國發動貨幣戰爭,就是想讓中國未來的經濟安全四面楚歌。為阻止中國經濟增長,華盛頓及其北約盟友還有第二招,那就是控制中國的海外石油來源。
- 即將到來的地緣戰爭
- 特朗普家族“逃稅門”(紐約時報特輯)(紐約時報特輯)
- 分離運動的政治學:亞齊、魁北克、南蘇丹和瑞士的比較分析
- 中外應對危機100例
- 美國百年全球戰略: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全球霸權的歷史演進
- 現代文明的密碼:破譯全球經濟危機
- 論歐洲
- 看世界2:百年變局下的挑戰和抉擇
- 抽簽與民主、共和
- 大變局下的南高加索地區
- 國外學者視角下的格魯吉亞
- 日本社會觀察(2015)
- 激進視野中的希臘左翼政黨與社會主義運動
-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之間能源合作問題研究(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Governance in Anglophone West Africa: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西非英語區國家公共治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