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采訪
- 我踢球的,影帝系統什么鬼
- 起點一級保護廢物
- 2177字
- 2025-05-14 21:57:50
在朱劍峰眼中,這群國米巨星們的吃相屬實不怎么好看。
比如托爾多,仗著身高臂長噸位大的優勢,一個人占據小半張的桌子,那雙在球場上撲出無數次絕殺的雙手,在大盤子里上下翻飛,邊吃邊流眼淚;
比如維埃里,這位名震歐洲的延平寧坦克,干脆連殼斗不吐,小龍蝦整個塞進嘴里,把腦袋往外一拽,嘎巴嘎巴一嚼,仿佛猛獸在啃噬骨骼,邊啃還邊流眼淚;
比如戴維斯,把青光眼鏡往額頭上一推,嘴叼一個,手拿一個,眼里還盯著一個,被小龍蝦辣的嘶嘶哈哈,當然也是一邊嘶哈一邊流眼淚;
比如馬特拉齊…
比如科爾多巴…
“張俊,是這里的廚師?”朱劍峰疑惑的問道。
平克里尼配合著雙手五指向上的手勢說道:“不!那家伙,他只是這群混蛋們的廚師,來來,一起嘗嘗張俊的手藝!”
拽著朱劍峰幾個人快步來到桌子前,眾人一愣。
“這位是龍國來的記者朋友,專門為了采訪張俊而來的!”
張俊趕緊在圍裙上擦了擦手,繞過桌子上來握手:
“你好,朱先生!”
“您好,張俊!”
“這些都是我的隊友朋友,托爾多,我們的門將,馬特拉齊,科爾多巴,全歐洲最好的中衛組合,維埃里,意大利最帥的前鋒…”
朱劍峰瞬間轉換角色:“是的,很高興能在這種情況下跟大家見面,嗯…我可以隨便問大家幾個問題么?非正式的,聊天?”
維埃里:“只要別問他們有多少個女朋友就沒問題。”
此時,平克里尼已經從托爾多的懷里搶了兩個小龍蝦,輕輕啜上一口,頓時露出滿足表情。
朱劍峰的想要問的問題,無非就是對張俊的印象如何啦,對龍國的印象怎么樣啦,張俊的優點和趣聞啦之類的。
畢竟這些人都是吃人家的嘴短,并且在隊內與張俊的關系還算不錯,所以這些問題基本上都變成了花式吹捧。
半個小時之后,國米的接待室,已經布置好了燈光、攝像機等設備。
張俊和朱劍峰相對而坐。
一名美女化妝師正在給張俊整理發型。
一般來說,這種針對球員的采訪,所有的問題都需要俱樂部公關部提前過目篩選一遍,因為要劃掉那些有歧義、有損球員和俱樂部形象、涉及到運營機密等等之類的問題。
并且,在采訪過程中,俱樂部的公關人員,球員本人的經紀人都必須在場,一旦發現球員回答的越界,或者媒體的提問不合適,就會隨時打斷或終止采訪。
工作人員遞過來一張紙,上面的原本準備了一頁紙的問題,被劃掉了一半。
朱劍峰沖著身后的工作人員點點頭。
隨后開始倒數:‘
“5!”
“4!”
“3!”
“2!”
“1!”
…
“張俊先生,您好,我是體壇周報的記者朱劍峰,很高興能跟您做這次采訪,請先跟國內的球迷打個招呼吧?!?
“體壇周報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張俊?!?
簡單寒暄過后,采訪進入正題。
“在融入海外俱樂部的戰術體系和更衣室文化的過程中,您遇到最具挑戰性的環節是什么?能否分享您克服語言障礙或足球理念差異的具體策略?”
燈光師仔細調整著打光角度,張俊面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適應的過程的確存在多重挑戰!首先意甲的攻防轉換速度和對抗強度非常高,比賽的節奏非常快,教練對于每一名球員的無球跑動、有球接應的都有更高的要求,為此,我幾乎每一天都會主動加練、復盤、學習,關于這些,平克里尼先生對我幫助特別大?!?
“另一重考驗是來自生活方面,國米的隊員來自五湖四海,意大利人,塞爾維亞人,阿根廷人,巴西人,還有我,龍國人,太多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但是大家都非常好,我們通過大量的訓練、比賽培養默契,通過泡茶、美食等非正式互動增進彼此感情,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現在我都能指揮維埃里跑位了。”
張俊回答完畢,攝像機后面的公關部工作人員比了一個OK的手勢,隨后攝像機啪的暫停。
化妝師趕緊過來補妝,工作人員飛速給朱劍峰和張俊送上熱咖啡。
休息了5分鐘后,機器和燈光再次對準張俊,朱劍峰微微點頭,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基于您在國米青訓營的訓練,以及在意甲比賽的經驗,您認為,在體能儲備、比賽節奏,或者青訓與成年隊銜接這三個方面,當前的龍國球員,最需要提升哪個方面的儲備?”
事實上,朱劍峰之前準備的問題,遠比現在這個問題要尖銳一些。
但是,被張俊考慮良久之后給刪除了。
他就是一個穿越者,一個踢球的,肩膀上承擔不起那么重的擔子,也不可能因為踢了幾場漂亮比賽就能在鏡頭前指指點點,也根本不可能改變歷史。
但是,作為一名龍國球員,接受龍國媒體采訪,就必然不能避免回答關于龍國足球的問題。
所以張俊就選擇了一個相對沒那么嚴肅的問題來回答。
“俱樂部在訓練時,要求我們平均每90分鐘。需完成50-70次,強對抗條件下的傳球選擇,期間還有不少于10次的30秒沖刺,20次3人小組循環傳接球等訓練,只有高強度、系統化的訓練,才能增強高強度比賽中的穩定性?!?
“此外,歐洲這邊的訓練方式一直都是博采眾長,比如有些球隊會采用南美那邊的‘空間壓縮’演練,就像現在比較流行的傳控足球,強調球員在更小空間更短時間完成最正確的觸球選擇。我的意思是,足球發展每隔兩三年就會完成一次飛躍,我們得向前看,不能老守在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里?!?
“只有知道什么是好的,然后才能讓自己變好,如果閉門造車,就算是練的再好,最后也是永遠落后別人好幾個時代?!?
“咔!”
工作人員再次叫停。
化妝師過來擦汗補妝、遞水。
張俊被燈烤得滿頭是汗。
朱劍峰發出一聲輕呼,甚至給張俊鼓起掌來。
這個少年,雖然只有19歲,對于足球的理解和看法或許也略顯稚嫩,但思想性、條理性顯然已經超出了19歲這個年齡范疇。
假以時日,這小子說不定能當個足協秘書長或者國家隊主教練…
呸呸呸!
我和他無冤無仇,為什么會冒出這種坑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