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捕蛇者說
書名: 大漢:吾絕不為?;韬?/a>作者名: 獅子的小迷弟本章字數: 2205字更新時間: 2025-05-15 22:51:56
這一年劉賀也開始蓄須了。胡須不僅是成年男人的標志,還是帥哥的標志。
高祖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身長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
太祖高皇帝真人劉賀沒見過,不知道他有多帥,更不知道他左邊大腿上有到底有沒有七十二顆黑子。
但霍光的確挺帥,一米七的身高,膚色白凈,胡須飄然,氣度非凡,儒雅而不失威嚴。
無論放在今朝還是后世,霍光都是妥妥的帥哥一枚。年輕的時候是奶油小生,年紀大了則是霸道總裁,還沒有那股油膩味。
如今的劉賀就是昔日的霍光,雖然容貌可能差上幾分,但差的絕對不多。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劉賀兩指捋著胡須,眉頭緊鎖。少府乃是皇室的財源,開國之初少府所獲之利甚至在大司農之上。即便孝武皇帝拆封少府,每年所獲得的之利也在二十億上下,與大司農四六開。
如今丙吉卻告訴他少府錢財不足,僅供維持今年所需,這不是開玩笑嗎?
他繼位之后可什么享樂的事都沒干,一沒采選天下佳麗,二沒興建宮殿擴充樂府。
說實話,劉賀有時候都都挺佩服自己的。論取節儉,他可能比不過常年穿粗絲黑袍,衣不曳地,帳無文繡的漢文帝,但絕對要超過爺爺漢武帝一大截。
按理說他勤儉節約,少府之錢應該每年遞增才對,怎么會越來越少了呢?
他即位還兩年不到,就把便宜爹漢昭帝十三年積攢的家底揮霍沒了。
難不成面前這位濃眉大眼,在史書上以正直厚道留名的丙吉是一位巨貪,還是說他口袋里的錢被大將軍挪用了?
劉賀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丙吉,說道,“朕初入京時,少府有錢二十五萬萬。如今天下太平,朕并無享樂奢靡之舉,怎會如此?”
丙吉很清楚劉賀的言外之意,叩首道,“自陛下即位以來,風調雨順,天下太平,少府所獲之利比往年高了兩成。”
“然陛下德心仁厚,愛民如子。在關中各地設胎養倉。”
“皇后設接生醫坊,花費亦是億萬錢以上?!?
“陛下大婚,賞賜朝臣,擴太醫署,購買農具良種耕牛.....”
“等等。”劉賀聽出不對勁,詫異的問道,“農具,良種,耕牛應是大司農負責,為何由少府出資?”
“典農都尉開墾荒地配流民,有大司農供給。”丙吉拱手淡淡道,“然上林苑耕地屬陛下所有,當由少府出資。上林苑昔日奴仆除籍為民,乃是陛下恩德,所需農具,良種,耕牛也應有少府供給?!?
“此外還有.....”
丙吉像是一位資深的老會計,如數家珍般將少府所有花費一一上奏,“上述種種皆記錄在冊,陛下可派人查驗。”
劉賀聽的嘴角直抽搐。他突然明白不怕二代享樂,就怕二代創業是什么意思了。
和他所做的事相比,享樂好像真的不花錢。
數億錢,除非他大興土木廣建宮殿,要不然單純享樂能享樂好幾年。
“不必,朕信卿不會欺瞞于朕。”劉賀擺擺手問道,“卿來此,可是勸朕縮減宮中用度?”
丙吉伏身再拜,語氣誠懇道,“少府之困非在奢靡,而在陛下愛民安民之心。“
“如今百姓富足,豈有天子節儉之理,且宮廷用度關乎朝廷體面大國氣象,臣豈敢如此行事?!?
劉賀好奇的問道,“若不縮減宮中用度,難道少府有開源之法?”
丙吉搖頭道,“少府之利乃孝武皇帝所立,多年未曾更改,臣不敢破例。再者,開源必損百姓,恐傷陛下愛民之心,臣萬死不敢為。”
劉賀一頭霧水,“不可節儉,又無開源之法,卿到此所謂何事?”
“臣掌少府以來,陛下所行皆利國利民之舉,無半點享樂之心。能奉明君如此,臣三生有幸,亦是天下百姓之幸。”丙吉拱手一波彩虹屁呈上,說著話鋒一轉,“然,少府諸多花費中,有一項與國無利且勞民傷財,百姓因此而死數百人?!?
“臣百思不得其解,望陛下示下?!?
劉哥此時也意識到丙吉想說什么,眉頭緊鎖,但很快又恢復常態,“卿所言,莫非是朕廣收硝磺之事?”
丙吉像是沒感受到一樣,離坐跪于劉賀面前,“臣所言正硝磺之事?!?
“陛下即位以來廣收硝磺,如今上林苑已有硝石五萬四千斤,硫磺三萬一斤,木炭十萬斤。僅此一項便耗錢五萬萬。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百姓因此而死者數百人?!?
“臣妄自猜測,陛下欲聚硝磺,其志或在燮理陰陽。五行曰,水,火,木,金,土',今陛下獨取火金二物,恐致五行失序恐致?!?
“且硝磺采煉有三危:一曰奪農時——隴西硝洞皆在險峰,每征千夫則少收粟二十萬石;二曰損圣德——楚王戊昔遣刑徒采朱砂,未及三載而國中歌謠'赤巖白骨,王冠染血';三曰啟奸邪——膠東王寄聚硫磺煉丹,方士借機蠱惑宗室,終有祝祖詛咒之禍?!?
“若陛下必欲得此物,可效文景舊制——令西域都護以'貢異方物'之名,歲輸硝石十車、硫磺五車,如此不費漢家一錢一卒,反彰四夷賓服之盛?!?
“臣聞《詩》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今蜀中百姓因硝石而死者數百,老幼輕田畝而重硝石,此絕對長治久安之策?!?
“伏惟陛下垂憐!”
火藥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所需最多的就是硝石,按照劉賀的實驗,以如今的純度硝石占七成為最佳。同樣開采難度最大的也是硝石。
若是刮墻土,必定浪費民力,只能找硝石礦和從民間收集。
收集暫且不論。大漢唯一穩定的硝石礦在蜀中,開采不易,運輸更為不易。
但也沒辦法,這是他的底牌。如今有硝石五萬多斤,若是全部配成火藥,足以把未央宮前殿夷為平地,單從底牌上說已經足夠了。
但還關系到日后的征伐,所以劉賀一直沒有中斷。
“朕未強行讓百姓開采,乃是少府出資購買,為何會如此?”劉賀不解的問道。
丙吉拱手道,“上有所好,下必效之,且百姓皆趨利。”
“自陛下廣收硝石以來,硝石之價已增數倍。百姓采硝兩月抵耕田一年,是故蜀中老幼寧采硝而死,也不愿躬耕田畝?!?
劉賀聞言面色復雜,沒想到出資收購也會連累數百人因此喪命。這讓他不由得想起了柳宗元的《捕蛇者說》。
“朕之過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