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三十,業立家成,卻總覺人生苦長,不得半點清閑。工作中上級不滿意下級不知足,生活上惡語相向,家庭內耗。
近日外出游學,見了各地的同齡人,有的負債比我多,壓力比我大,卻仍陽光樂觀。有的進步快,有的進步慢,有的也有各種各樣的煩惱!
接觸的這些人和事,讓我認識到:人生之困厄,非生活所致,皆由心生。陽明先生說的心外無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一、見人見事見自己
青年時,曾去名山勝水旅游幾次,只覺山水各異,再無其他驚奇。便認為:行萬里路其實并不如讀萬卷書。現在才明白,走馬觀花并非行萬里路,旅游不是只看看風景,而是通過見人見事而看清自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一)人各有不同
法國唯物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提出“人是環境的產物”。馬克思進一步修正說“人和環境相互作用”。不論怎樣,環境地域,確實對人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我的東北同學不踩井蓋,白族同學認為河南人重男輕女,女方嫁給他之后,得不到娘家一半家產。
認知和觀念的不同,是長期積累形成。作為成年人,不要試圖改變別人的認知,因為這是在改變客觀規律,既然是客觀規律就不會隨著人的意志而改變。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就如同打碎他幾十年來的所有的價值觀,除非他自己有所覺悟。
(二)事有正反兩面
有些人能力出眾,卻進步較慢。有些人能力平平,卻進步沒落。有些地方工資很高,卻高原缺氧,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有些地方環境宜人,卻工資平平,競爭激烈。
年過三十才明白,選擇大于努力。以前有人說過:“人生要走好關鍵的幾步路”,原來這里的路說的是轉折選擇時候的路口啊!
而往往我在做選擇的時候,投入的精力卻很少,不愿意張開金口多方打聽。了解的不是很詳細,就匆匆做了決定。
(三)不以出身為借口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想要看清自己,就需要了解更多的人。想要了解別人,答案是:人心叵測,只看他怎么對你結果就行了,無需直視人心。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物質需求沒有解決的時候,更談不上精神的強大。從窮鄉僻壤走出來的我,總是帶著一些孤傲和自卑,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窮單位小地方,往往也是勾心斗角最多的地方,自然這里的人際交往也是關系比較緊張的,工作氛圍的心情也不是很美麗。
知道自己的觀念,與環境有關,但不以此為借口,放縱自己的想法,強加他人身上或者自己的身上,否則它就成了自己的偏執。
承認自己環境的不足,但不能否定自己的能力。高山雪原也可以長出雪蓮,肥沃的土壤也會滋生雜草。
二、思前思后思因果
曾國藩有云“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過去的事,無需懊悔。現在的事,隨緣即可。未來的事,還沒有來到,何須焦慮。
(一)思前之錯
有時因為考試或者是未來的一件事,而在考前焦慮萬分。有時因為領導的苛刻,而認為自己不行,甚至覺得現在的苦難,是因為當初自己選擇結的果,因是自己起,果肯定自己受。有時一個念頭,覺得很不錯,就給自己定下來當做目標,結果需要完成任務越來越多,總是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很多事情都不能按計劃完成。
這些自我設定枷鎖,以前總覺得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能一個個打開釋放自己。殊不知制作枷鎖的人就是自己,自己那顆偏執的心。
我認識一個人,雖然她也經常抱怨工作的無語,但她從不把這些事情歸咎于自己的問題。每當聽她說完,再來一句國粹,就能把上班的事,拋之腦后,從不影響下班的休息。
(二)思后之措
外國人說中國人是最焦慮的,因為中國人往往是帶著愧疚感在放松嬉戲。稍微休息幾天就想著要去上班,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哪些工作還沒有做。大部分人茫然過了一輩子,卻沒有踏踏實實地過好一天。因為他們不是在追憶過去,就是在憂慮未來。從來沒有活在當下。
不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煩惱,不拿別人的偏執來懲罰自己,更不給自己增加無謂的枷鎖。
有自己的人生大目標,也有自己的階段小目標。但不拘泥于過程是否完美,不執著于任務完成是否完全按照領導的要求,分毫不差。允許前進路上變道,接受偶爾一時懈怠的偏航。
如果一切的過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現,那么自己就是神,然而自己不是。因此允許事物的發展,不與自己的想法一致,不執著追求完美,這也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三)思快樂之本質
十幾年前我認識一個人,他去超市買牙膏牙刷,買的是最好的牙膏,和非常一般的只有一兩塊錢的牙刷。我好奇地問道:為什么不買一個能和你的牙膏配得上的,好一點的牙膏。他說:再貴的牙刷也都那個樣子,除了外形沒有多大的區別,而牙膏不一樣,里面成分和功效有很大區別。
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在吃穿用度這方面,不因價格高而去買,買它只為剛好需要它而已。不追求物質上的享受,但也不過分節儉自己的生活。
精神上的快樂也是如此。為了對抗空虛,而尋找的短暫快樂,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有很多的快樂只是放縱的快樂,而事情的本身并沒有帶來快樂。越是高級的快樂,越需要自律,需要經過一番努力之后才能得到。
三、修身修性修本心
人的放縱是本能,自律才是修行。低級的欲望放縱即可獲得,高級的欲望,只有克制才能達成!
(一)保持清爽的外在
來到這所學校,天南海北的同學都有,我給他們的感覺,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聽了他們的評價以后,我才知道相由心生,多年來的工作壓力,糾結于下級人員的自由散漫,恐懼于上級檢查的雞毛蒜皮。讓我終日嘴角下彎,自己感覺正常的表情,其實是愁苦之相,自己感覺愉悅的表情,其實是平淡之情。不知不覺間,自己失去了笑容。
外在的形象,是一個人行走的名片。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把自己收拾的干凈利落,對自己的形象負責,往往能看出一個人自律積極的人生態度。
清爽,不只有儀容和穿著,更在于內在與談吐。得體的儀容,能讓人有乍見之歡,而清爽的言行,更能讓人久處不厭。言為心聲,語為心境。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往往知道言語的力量,懂得顧及他人的感受。把別人放在心上的人,走到哪里都會如沐春風。
(二)培養愛好陶冶情操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場孤獨的旅行,一程山水,一個路人,一段故事。迎來送往,沒有誰可以一直陪著誰。相聚短暫,孤獨綿長。
在獨處的時光里,有一個愛好,可以填補內心的空虛,可以平靜煩躁不安的欲望,可以讓自己享受寧靜的快樂。
選擇跑步鍛煉,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同時,能夠塑造較好的身材。
選擇讀書學習,讓自己出口成章、口吐芬芳的同時,見識廣闊的天地,紛繁的人生,讓自己更加沉淀平靜。
選擇琴棋書畫,讓自己有一技之長的同時,寄情于山水之間,忘情于物外。
(三)問心無愧坦蕩人生
楊絳先生曾說“開始讓人舒服的,一定是言語。后來讓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生活不全是利益,更多的是相互成就,彼此溫暖。人與人的關系一定是: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終于人品。
人生一路走來,可以不優秀,但要善良不虛偽,再潦倒不坑害朋友,再愁苦不去良知,再困難也不暗中算計。做人,不需要人人都喜歡,但一定要坦坦蕩蕩。做事,不需要人人都理解,但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希望我們都能夠成為真實的人,都能夠擁有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和站在陽光下的坦蕩!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玄鑒仙族
陸江仙熬夜猝死,殘魂卻附在了一面滿是裂痕的青灰色銅鏡上,飄落到了浩瀚無垠的修仙世界。兇險難測的大黎山,眉尺河旁小小的村落,一個小家族拾到了這枚鏡子,于是傳仙道授仙法,開啟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家族修仙,不圣母,種田,無系統,群像文)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