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歸鄉·囤貨狂潮
- 末世重生:逆襲億萬空間
- 藍衫依人
- 2327字
- 2025-05-12 23:50:16
清晨,林婉剛推開家門,便看見蕭伯牽著一位老婆婆的手,靜立在她家門前。老婆婆另一只手還捧著一束嬌艷的粉紅玫瑰。見林婉出來,兩位老人笑容可掬地迎上前來。
“小姑娘,“老婆婆慈祥地說,“聽我家老頭子說,他昨天來找過你了。我都跟他說了沒關系的!你家日夜趕工裝修,肯定是有急事,真是不好意思啊!“
“婆婆,是我考慮不周,打擾到您休息了!本該我登門道歉才對!“林婉沒想到昨日蕭伯已經如此通情達理,今日婆婆竟還親自來致歉,心中更覺愧疚。
老婆婆輕輕擺手,示意此事就此揭過。她遞上手中的玫瑰:“這是我自己種的花,開得正好,采些給你?!傲滞癫辉偻妻o,接過花束,暗自決定改日定要回禮。
林婉的別墅位于山頂,右下方便是蕭伯家,左下方那棟尚未售出,其他住宅都離得較遠。在這末世將至的時節,人心難測,林婉本不愿與鄰居過多往來。即便是常碰面的保安,她也鮮少寒暄。但這對老夫婦卻不同——他們由內而外散發著真誠的善意,與林婉曾經為了博得好名聲而強裝的“好人“形象截然不同。他們的善良是歷經滄桑后沉淀出的本真,而非刻意為之。
中午時分,林婉取出一壇腌肉送往老夫婦家。在盛情邀請下,她第一次踏入他們的居所。令她驚訝的是,盡管庭院花團錦簇,室內卻擺滿了精密醫療儀器。交談中得知,蕭伯夫婦原是生物科學研究院的院長和副院長,退休后在此頤養天年。年輕時獻身科研,膝下無子;退休后蒔花弄草,偶爾指導學生,生活恬淡而充實。
生物科學研究院院長!疫苗!林婉猛然想起前世的新聞報道——疫苗正是由南城生物科學研究院退休的院長夫婦帶隊研發。莫非就是眼前這兩位?
想到這里,林婉心中涌起更深的敬意。正是這些偉大的人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他們比誰都清楚病毒的致命性,卻依然前赴后繼。前世那支疫苗,是以無數科研精英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其中想必有不少是二老疼愛的學生吧?望著眼前笑容慈祥的老人,林婉心頭一陣酸楚。
可惜她對疫苗研發一無所知,既不清楚最終突破的關鍵,也不了解最難攻克的技術壁壘。重生一次,卻依然無能為力,這種無力感令人窒息。
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蕭家后,林婉立即聯系多家公司,訂購了十萬套高密封防護服、面罩和手套。她清楚記得,前世許多醫護人員因防護裝備不足,不得不反復使用同一套防護服,最終因老化漏氣而感染。這,或許是她唯一能做的了。
時光悄然流逝,轉眼已至九月。
別墅的改造工程終于完工??紤]到末世極寒與酷暑的極端氣候,林婉將所有塑料下水管道全部更換為厚實的不銹鋼圓管,確保不會因溫度驟變而破裂。
這段時間里,她一刻也沒閑著,將各類物資查漏補缺,囤得滿滿當當——
電器類:加濕器、抽濕機、空氣炸鍋……
日用品:紙巾、毛巾、浴巾、衛生巾、洗臉巾……
蔬菜類:青菜、蓮藕、茄子、南瓜、竹筍……
工程機械:挖掘機、吊機、鏟車、越野車……
照明儲備:煤油、蠟燭、酒精燈、手電筒……
但凡能想到的,無論常用與否,她都備齊了。畢竟,末世之下,多一分準備,就多一分生存的底氣。
汽油和柴油更是重中之重。她以“加油后抽存”的方式,悄無聲息地囤積了數百噸燃料。至于儲水,她更是不敢馬虎——盡管空間內已有泉眼,但前世因缺水而瀕死的恐懼仍讓她心有余悸。為此,她特意用新買的挖掘機和推土機在空間內挖了一座巨大的水庫,確保水源充足。
算算日子,再過幾天就是約定好的木材交付時間。林婉不再耽擱,驅車駛向農村老家……
剛到家門口,林婉就看到女兒從田埂上飛奔而來。小家伙手腳沾滿泥巴,臉蛋曬得紅撲撲的,整個人精神煥發,比兩個月前結實了不少。她不再像從前那樣畏畏縮縮,而是自信又活潑,像只歡快的小鳥。
“媽媽!你看,這是我剛挖的雞樅!”女兒興奮地舉起兩只肥碩的野生菌,眼睛亮晶晶的。
“知道你喜歡吃,熙兒一大早就去林子里找了。”母親跟在后面,笑吟吟地補充道。
林婉心頭一暖。原來,她一直被這么多人愛著。
夜晚,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吃著女兒親手采的雞樅,頭頂是璀璨的星河,耳邊是此起彼伏的蟲鳴蛙叫。夏風裹挾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輕輕拂過臉龐。重生以來,林婉第一次感到如此愜意。
飯后,一家人清點著這段時間囤積的物資。為了安全,他們從未在電話或聊天軟件上提及空間的事。當林婉告訴大家,空間已進化成無限容量,不僅能種植,還能容納人和動物時,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弟弟和熙兒迫不及待地讓林婉帶他們進去參觀。望著堆積如山的物資,大家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些——他們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唯一遺憾的是,空間的時間限制確實只針對人類。即便林婉不進去,其他人進入也會消耗時間。不過,幸運的是,無論進去一個人還是一群人,時間流逝的速度都一樣。
第二天,林婉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采購狂潮。
她帶著父母進山,挖了各類竹子、樹苗移植到空間;又去水庫泉眼,把之前準備的儲水桶全部灌滿。空間新挖的水庫引入了泉眼的水源,讓它自行慢慢蓄滿。
接著,她直奔鎮上的農具店,開啟了“掃貨模式”——
機械類:無人播種機、翻土機、采收機、收割機、柴油脫谷機……每樣10臺。傳統工具:鐮刀、鋤頭、鋸子……每樣100把。加工設備:碾米機、打粉機、榨油機、米漿機、自動包餃子機、自動和面機……每樣10臺。漁具:漁網、魚鉤、魚籠……每樣100套。
看著空間里一望無際的黑土地,林婉擔心之前買的種子不夠,又沖進種子店,把花生、玉米、稻子、麥子、菜籽、魚草籽……每樣囤了1000包。
在農村老家瘋狂囤貨幾天后,終于到了收木材的日子。林婉特意在遠郊縣城租了幾間大倉庫,方便村民們運送木材。
然而,她萬萬沒想到,木材的數量遠超預期——即便村民們已經將細枝樹葉拿回家當柴燒,剩下的木頭依然堆成了一座巍峨的“山”。
“這要是當柴燒,幾百輩子都用不完吧……”林婉喃喃自語。難怪沒有家具廠能一次性吃下這么多木材。
囤貨以來,她第一次覺得——自己可能,真的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