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愚人癡鹽

江南水鄉的清晨總是裹著層薄霧,張阿牛蹲在青石碼頭邊收拾漁網,手指被露水浸得發紅。這個三十出頭的漁民生得五大三粗,偏偏長了對倒八字眉,看誰都像欠他三吊錢似的。村里人都知道,阿牛打小就認死理,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阿牛哥!“清脆的喊聲驚飛蘆葦叢里的白鷺,里正家的小廝提著紅漆食盒小跑過來,“我家老爺請晌午去吃全魚宴哩!“阿牛搓著漁網上的浮萍哼道:“前日送去的鱸魚可還新鮮?““新鮮得緊!老爺特意請了醉仙樓的廚子,說是要燉什么...什么...“小廝撓著后腦勺,“對了,莼菜鰣魚羹!“

日頭爬到柳樹梢時,阿牛踩著吱呀作響的木屐進了里正家的朱漆大門。庭院里飄著勾人的鮮香,八仙桌上擺著青花瓷碗,琥珀色的魚羹冒著熱氣。他舀起一勺送進嘴里,濃眉卻皺成了麻花:“這羹淡出鳥來了!“

屏風后轉出個穿綢衫的胖老頭,正是里正王守仁。他捻著山羊須笑道:“阿牛兄弟舌頭真靈,這莼羹講究的是清鮮本味...“話沒說完就被粗聲打斷:“王老爺莫哄我!上月趕集在縣里吃的魚羹,那叫一個鮮!定是你家廚子舍不得放鹽!“

廚子老趙從灶房探出頭來,額角還沾著柴灰:“客官這話差了!上等的青鹽放了整三錢...“阿牛把瓷勺往桌上一磕,震得碗碟叮當響:“當我沒吃過好物事?再加兩勺鹽準保鮮掉眉毛!“王守仁擺擺手:“給阿牛兄弟另盛一碗,多擱些鹽罷。“

當泛著鹽花的魚羹入口時,阿牛瞇起眼睛,喉結上下滾動。咸鮮在舌尖炸開,順著喉嚨滑進胃里,暖得他腳指頭都蜷起來。“這才叫吃食!“他抹著嘴嚷嚷,“鹽才是真神仙!要我說,就該把鹽罐子抱來...“

暮色染紅窗欞時,阿牛晃著空酒壺往家走。月光把石板路照得發白,他盯著手里攥著的粗布鹽包——這是臨走時硬問王守仁討的。夜風掠過蘆葦蕩,他忽然站定,渾圓的月亮倒映在水洼里,像塊發光的鹽晶。

“鹽啊鹽...“他對著月亮喃喃,“原來世間至味不在魚蝦,全在你這白花花的小東西。“路過村口土地廟,他對著斑駁的神像拜了拜,“明兒我就把腌魚的粗鹽都換成細鹽,壇子要是不夠...把西廂房騰出來...“

三個月后的清晨,阿牛媳婦翠娘掀開米缸,抓出來的卻是滿手鹽粒。她沖進堂屋,正撞見丈夫把最后半袋鹽倒進腌菜缸。“你瘋魔了不成!“翠娘扯著藍布圍裙直跺腳,“米缸里藏鹽,醬缸里腌鹽,連給娃熬粥都撒鹽!前日劉郎中來把脈,說你這是...“

“婦道人家懂什么!“阿牛把鹽袋摔在條案上,震得供著的觀音像晃了三晃,“沒聽王員外說?宮里貴人都喝鹽水養生!昨兒我還見渡口的苦行僧,人家七天不吃米面,光靠鹽水...“他突然噤聲,渾濁的眼珠泛起異樣的光。

當天晌午,阿牛把八仙桌搬到院中央。青瓷碗里堆著雪白的鹽山,在日頭下閃著細碎的光。他盤腿而坐,抓起鹽粒就往嘴里塞。咸澀瞬間刺破舌尖,激得他太陽穴突突直跳,卻硬是梗著脖子往下咽。

“你作死啊!“翠娘哭著來奪鹽碗,被他一把推開。鹽粒卡在喉頭火辣辣地燒,阿牛卻咧嘴笑了:“你們...咳咳...不懂...佛經說斷食...得道...“話沒說完就栽倒在地,手指還死死摳著桌縫。

夜半三更,阿牛在草席上疼得打滾。喉嚨像塞了炭火,胃里翻江倒海。月光透過窗紙漏進來,照見墻上歪歪扭扭的“佛“字——那是他月前用鹽粒粘的。恍惚間,木門吱呀輕響,飄進個灰袍僧人。

“施主可知鹽從何來?“老僧的聲音像山澗清泉。阿牛張著潰爛的嘴嗬嗬作響,只見僧人從袖中摸出個陶缽,舀了瓢井水。“古時海濱有村,村民見海水曬鹽,遂日日捧咸水痛飲,未及旬日皆腫亡。“水珠順著陶缽邊緣滾落,在月光下碎成銀星。

老僧將鹽粒撒入水中:“鹽本無過,過在執取。《中阿含經》有云,樂著欲樂便墮貪溺,勤行苦行則入邪見。“他攪動陶缽,鹽粒消融無蹤,“恰如佛法,不著二邊,中道而行。“

阿牛盯著缽中清水,突然淚如雨下。檐角銅鈴輕響,驚起枝頭寒鴉,撲棱棱的振翅聲里,他仿佛聽見二十年前母親臨終的話:“牛兒啊,齁死的咸魚游不回海里...“

讀后感:故事通過張阿牛的經歷,告誡人們在面對欲望和追求時,應保持理性和適度,遵循中道,珍惜眼前,避免因貪婪和過度執著而走入歧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余姚市| 皋兰县| 望谟县| 房山区| 竹山县| 台中市| 阳信县| 民丰县| 清水河县| 南澳县| 彭州市| 奎屯市| 万荣县| 恩施市| 平遥县| 博野县| 漾濞| 玉屏| 阿坝县| 乐至县| 鄂州市| 潜江市| 大安市| 环江| 蓬溪县| 钟祥市| 台安县| 赫章县| 武夷山市| 昌图县| 兴宁市| 绥滨县| 巍山| 泰兴市| 景泰县| 天柱县| 依安县| 上林县| 偏关县| 永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