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陳昭診瘟疫 竹筒聽音驚群醫
書名: 黃巾漫卷作者名: 云夢澤祭者本章字數: 2006字更新時間: 2025-04-22 18:54:55
晨光刺破薄霧,巨鹿村頭的老槐樹下早已聚滿了人。陳昭握著自制的青霉素溶液,正準備前往隔離區,卻被人群攔住了去路。為首的是個白須飄飄的老者,身后跟著幾個挎著藥箱的郎中,個個面色不善。
“張角!”老者拄著棗木拐杖,聲如洪鐘,“聽聞你用妖法惑眾,老夫特來討個說法!”
陳昭挑眉看向對方胸口繡著的“杏林堂”字樣,認出這是方圓百里最有名的醫館。他不動聲色地將陶罐藏在身后,拱手笑道:“老先生誤會了,在下不過是用些尋常醫理治病救人。”
“尋常醫理?”老者從袖中抽出竹簡,“你教人焚燒秸稈、隔絕病患,分明是巫覡之術!還有這用井水混艾草的‘神藥’——”他突然湊近,嗅了嗅陳昭身上的酒精味,“這刺鼻的氣味,莫不是用了五石散?!”
人群頓時炸開了鍋。東漢時期,五石散被視為禁藥,濫用者會神志癲狂。陳昭意識到事態嚴重,環視四周,目光落在墻角的一根粗竹筒上。
“諸位且看!”他抄起竹筒,大步走向一名正在咳嗽的患者,“這位老伯持續咯血,按傳統醫理當是肺癆。但我不用把脈問診,僅憑這根竹筒,便能說出他的病癥!”
眾郎中哄笑起來:“拿根竹筒裝神弄鬼,張某人真是越發荒謬了!”
陳昭充耳不聞,將竹筒一端貼在患者后背,另一端湊近自己耳際。嘈雜的人聲瞬間被隔絕,胸腔內粗重的呼吸聲和痰鳴音清晰可聞。他閉眼凝神,根據記憶中的醫學知識判斷病灶位置。
“老伯左肺下葉有實變。”陳昭放下竹筒,“若不及時醫治,三日內恐有性命之憂。”
老者冷哼:“一派胡言!脈都不把,就敢妄下定論?”他親自上前,為患者搭脈、觀舌,臉色卻漸漸凝重起來。幾個年輕郎中見狀,也紛紛上前診斷,最后皆是面色發白——陳昭所言,竟與他們的診斷完全一致!
人群中爆發出驚呼。陳昭趁機舉起陶罐:“這并非神藥,而是從霉菌中提取的精華。昨夜已給五位重癥患者服用,此刻諸位可隨我去驗證!”
眾人跟著陳昭沖進隔離區。原本昏迷不醒的孕婦此時已能坐起進食,高熱的少年也退了燒,正捧著稀粥大口吞咽。老郎中顫抖著抓住患者的手腕,感受著平穩的脈搏,眼中滿是不可置信。
“這......這怎么可能?”他轉向陳昭,“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陳昭正要開口,突然聽到急促的腳步聲。張寶滿頭大汗地跑來:“大哥!鄰村派人求救,說是全村人都染上了怪病!”
“備馬!”陳昭毫不猶豫地說道。轉身時,他瞥見老郎中欲言又止的模樣,“老先生若不嫌棄,可隨我同去?”
半個時辰后,一行快馬疾馳在黃土路上。陳昭騎在馬背上,看著兩側荒蕪的農田,眉頭緊鎖。連年的苛政導致百姓流離失所,衛生條件極差,瘟疫自然容易蔓延。
“張先生,”老郎中驅馬靠近,“方才那竹筒......究竟是何原理?”
“此乃聽診之法。”陳昭解釋道,“聲音在竹筒中傳播,可放大體內聲響,幫助醫者判斷病癥。”見對方仍是一臉困惑,他索性摘下腰間酒囊,“就像酒囊堵住耳朵,外界聲音會變悶;而竹筒卻能讓細微聲響清晰可聞。”
老郎中若有所思地點頭。抵達鄰村時,眼前的慘狀讓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街道上橫七豎八躺著病人,不少房屋已被焚燒,空氣中彌漫著腐臭味。
“他們說這是‘惡鬼索命’,要把村子燒光!”村民哭訴道。
陳昭跳下馬來,用布條蒙住口鼻:“這不是鬼病,而是疫病!立刻停止焚燒房屋,將患者集中安置!”他轉頭吩咐張寶,“去砍些竹子,越多越好!”
當張寶帶著村民們扛著竹子回來時,陳昭已經教會幾個郎中使用聽診器。他們分成小組,用竹筒為患者診斷,場面蔚為壯觀。
“左肺濕啰音,典型的肺炎!”
“心律不齊,心脈受損嚴重!”
郎中們一邊診斷,一邊驚嘆于聽診器的神奇。陳昭則忙著指導村民制作簡易防護服,用煮沸的艾草水消毒器具。
“張先生,此人脈象微弱,怕是......”一名年輕郎中搖頭嘆息。
陳昭接過竹筒,仔細聽了聽患者的心肺音,突然眼睛一亮:“他是重度脫水!快,用鹽水灌服!”
“鹽水?”老郎中皺眉,“鹽乃貴重之物,豈可隨意飲用?”
“相信我!”陳昭親自調配鹽水,“腹瀉患者丟失大量電解質,唯有鹽水能救命!”
奇跡再次發生。原本奄奄一息的患者喝下鹽水后,漸漸恢復了意識。老郎中激動地抓住陳昭的手臂:“張先生,老夫行醫四十年,今日方知山外有山!懇請收老夫為徒!”
此言一出,眾郎中紛紛跪地。陳昭望著這些曾經的“對頭”,心中百感交集。他伸手扶起老郎中:“老先生言重了。若想真正戰勝疫病,需得眾人齊心協力。”
夕陽西下時,鄰村的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陳昭站在村口,看著忙碌的人群,突然想起實驗室里的培養皿。那些在現代看似簡單的醫學知識,在東漢卻成了改變命運的“神術”。
“大哥,刺史府又派人來了。”張寶匆匆跑來,神色緊張,“這次帶著五百精兵,說是要‘平定義軍’!”
陳昭握緊了腰間的竹筒。看來,治病救人的路,遠比想象中更艱難。但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既然穿越成了張角,那就不僅要當醫病的郎中,更要做醫國的大賢!
“通知所有人,”他沉聲道,“今夜轉移病患,準備迎敵!”
夜色漸濃,巨鹿村的燈火在風中搖曳,仿佛在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而陳昭手中的竹筒,不僅是診斷病情的利器,更將成為點燃太平道火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