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太平歷問世 旱澇先知驚州郡
- 黃巾漫卷
- 云夢澤祭者
- 1509字
- 2025-04-22 21:56:23
凜冽的北風拍打著巨鹿村的瞭望塔,陳昭裹緊披風,望著天際翻滾的鉛云。馬鈞改良的鐵器雖提升了農耕效率,但即將到來的春荒仍是懸在百姓頭頂的利刃。他摩挲著袖中一卷泛黃的氣象典籍,突然轉身疾步走向許攸的書房。
“許先生,可有辦法將二十四節氣與農事結合?”陳昭推門而入,驚得伏案疾書的許攸筆尖一顫,“如今百姓靠天吃飯,若能預知旱澇,便可提前綢繆。”
許攸推了推自制的竹框眼鏡,目光落在墻上的星象圖:“張某曾研究過《太初歷》,但其中多有謬誤。若要精準預測......”他突然眼睛一亮,“或許可讓馬鈞打造觀測日影的圭表,再結合曹半仙的氣象口訣......”
三日后,村頭空地上豎起三丈高的青銅圭表。馬鈞蹲在地上調試刻度,嘴里嘟囔著:“這玩意兒比我的投石機還難搞!”曹半仙手持羅盤繞著圭表踱步,突然指著天邊的積云喊道:“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響!張角,這云勢不妙!”
陳昭抬頭望去,只見西北方云層如萬馬奔騰,壓得人喘不過氣。他立刻傳令:“張寶,帶人加固堤壩;張梁,組織村民轉移糧草!”
當夜,百年不遇的冰雹驟降。但因提前防范,巨鹿村僅損失了少許牲畜。反觀鄰縣,未做防備的農田被砸得滿目瘡痍。消息傳開,周邊百姓蜂擁而至,跪求太平道庇護。
“是時候了。”陳昭展開新繪制的歷書,竹簡上“太平歷”三個朱砂大字鮮艷奪目,“許先生,你看這歷書如何?”
許攸逐字研讀,激動得聲音發顫:“妙!妙啊!不僅標注了二十四節氣,還附上‘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等農諺,連孩童都能看懂!”
“不僅如此。”陳昭指著歷書角落,“馬鈞在圭表旁設了‘晴雨計’,曹半仙改良了觀云口訣。以后每月初一,我們公開播報氣象。”
半月后,冀州各郡縣的城門口,太平道弟子敲響銅鑼。“太平歷問世!預知旱澇,保境安民!”隨著吆喝聲,印著太陽、雨滴、麥穗圖案的歷書被分發到百姓手中。
“這上面說‘驚蟄未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可如今還沒驚蟄呢!”一名老農將信將疑。
話音未落,天空突然烏云密布,驚雷炸響。瓢潑大雨中,百姓們高舉歷書歡呼:“張天師真是活神仙!連老天爺都聽他的!”
消息很快傳到冀州刺史王芬耳中。他拍案而起,將歷書狠狠摔在地上:“妖言惑眾!立刻派人去收繳,膽敢私藏者,以謀反論處!”
然而,當官兵趕到巨鹿村時,卻見家家戶戶門口都掛著歷書。陳昭站在村口,身后是手持農具的百姓,目光如炬:“王大人,這太平歷不過是教百姓春種秋收的冊子,何罪之有?”
“你......”王芬正要發作,一名士兵匆匆來報:“大人!常山郡因未聽太平歷預警,被山洪沖毀半數農田,百姓正往巨鹿逃來!”
陳昭趁機高聲道:“王大人,與其禁止百姓求生,不如讓太平道開倉放糧,安置流民。”他轉向圍觀百姓,“鄉親們,可愿與我等共渡難關?”
“愿隨張天師!”山呼海嘯般的回應震得官兵們面色發白。王芬恨恨地一甩袖:“張角,你別得意!朝廷大軍一到,定將你們這群妖人......”
“報!”又一名士兵滾鞍下馬,“洛陽急報!十常侍張讓彈劾大人‘治下不力,縱匪成患’,命您即刻進京述職!”
王芬臉色驟變,踉蹌著扶住戰馬。陳昭看著他狼狽的背影,對許攸低聲道:“張讓這招借刀殺人倒是巧妙。不過,我們的太平歷,才剛剛開始改寫這亂世。”
當夜,巨鹿村燈火通明。馬鈞在工坊內調試新制的渾天儀,曹半仙帶著弟子觀測星象,許攸則在修訂下一版歷書。陳昭登上瞭望塔,望著漫天繁星,喃喃道:“要讓這太平之道,如歷法般,精準地刻進每個百姓的心里。”
而在洛陽皇宮,張讓把玩著繳獲的太平歷,冷笑道:“有趣,真是有趣。張角,且讓你再蹦跶些時日......”他轉頭對心腹低語,“通知并州刺史,此次出征,務必將太平道的歷法、器具連同人,統統化為灰燼。”
風雪漸急,巨鹿村的梆子聲準時響起。新的一年,將在這亂世中,隨著太平歷的腳步,悄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