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隱宮射鈴
- 三國:董卓逆子,貂蟬說我太壞了
- 王老師
- 2095字
- 2025-05-12 18:44:29
董順找到隱宮之主張謙,聽說他是當年十常侍張讓的義子,繼承了十常侍殘留的人脈,不過在洛陽肯定混不下去,就來了河內。
張謙看上去斯斯文文,面皮白凈無須,當然也不可能有須,他是個太監。
董順坐在首位,笑道:“張統領看起來倒想個文士。”
張謙神態謙卑,說出來的話卻是不卑不亢:“太守是不是想告訴我,并沒有隱宮的人在杏花村偷盜,器材也是他們自己毀壞的,一切不過是楊豐找茬的借口而已?”
董順奇道:“張統領都知道了?那就好辦了。”
張謙搖頭,態度很堅決:“不好辦,別人都打到我家門口了,不管是什么理由,我們面子丟盡!必須牢牢記住這一天,然后狠狠地報復!親手報復!否則以后都沒法在河內立足了!”
重點在于親手報復這四個字,董順已經答應對付杏花村,但張謙想自己來,這是典型的黑幫思維。
倒也不能全怪他,大漢朝廷這幾年鬧的什么破事兒,黃巾之亂、三輔之亂、十常侍之亂……亂成這樣,朝廷還有什么公信力?他憑什么相信朝廷會做主?
之前的太守也不會給隱宮做主,甚至恨不得這些民間組織全部死光光。
董順終于親身體會到“漢統衰落”的影響了。
不對啊,漢統衰落,你們宦官有一部分責任吧?那你憑什么埋怨?
董順道:“你不怕河內郡的三足鼎立之勢被打破嗎?”
張謙笑了笑:“如果我們在河內無法立足,那么河內的形勢跟我們還有什么關系呢?”
確實有道理,但我不允許。
董順道:“你是鐵了心要親手報復?”
張謙道:“我要殺楊豐!如果太守被人這樣欺負,太守會親手報復嗎?”
會,而且我報復的力度會比你更大。
董順嘆了口氣:“這沒法談了。”
張謙面無表情,他知道這樣會得罪董順,但他沒有退路,不過是拼死一搏罷了。
董順起身道:“我生平不好斗,惟好解斗!既然如此,此事成與不成,全看老天!”
董順指著對面屋子檐角的風鈴道:“我就站在廊上,拿弓射對面的風鈴,如果射中了,你就按兵不動,如果沒射中,你就去殺楊豐,如何?”
張謙估算了一下風鈴的距離,大概一百五十步,神色大定,心道:這董太守是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我如此拒絕他,他面子上不好過,就說讓老天裁決,這是他給我的讓步。
“就依太守所說。”張謙笑道。
董順對周倉道:“取弓來。”
周倉連忙遞上弓箭,董順站在廊上,跨了個弓步,瞄準一百五十步外的風鈴。
見董順煞有介事,張謙有些好笑,不過是找臺階下而已,不用演得那么認真吧?
董順也回頭笑了笑:“你知道靜止不動的目標有多好瞄嗎?”
說罷,崩的一聲弓弦響,弓箭如流星般急速射出,一百五十步外的風鈴應聲而落!
董順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張謙張大了嘴愣在原地,嘴里仿佛能塞下一個雞蛋。
這也行?
旁邊幾個太監都看傻了,不怪張謙中了圈套,這不合理啊!
可以想象,從明日起,“隱宮射鈴”必將成為流傳河內郡乃至整個司隸的典故。
張謙回過神來,急忙三步并作兩步去追董順。
董順已經走到門外上了馬,聽到張謙的呼喊聲,便停住馬側目道:“怎么?張統領后悔了?”
張謙道:“焉敢在太守面前出爾反爾?只不是死了三個兄弟,隱宮內部群情激憤,我威望不足,只能穩住半個月。若是半個月后太守沒能把事情解決,我也不能保證會發生什么事。”
董順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轉身策馬離去。
半個月肯定夠了,但我偏不親口應允。
董順仗著有神級騎術,在大街上騎著馬趕路,周倉和龐德可不行,他們倆不得不放慢速度。
回到太守府,董順正在吃香菱加餐的蛋炒飯,周倉和龐德便在旁等候。
“有話就說。”董順邊吃邊道。
龐德道:“君侯,現在怎么辦?”
董順的思路很清晰:“隱宮已經穩住了,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將作大匠來河內之前,盡量把偽錢的事情查清楚!”
周倉意外道:“不對付杏花村嗎?”
董順道:“當然!查偽錢,和對付杏花村,本來就是同一件事。”
龐德面露恨意:“這楊豐野心勃勃,心狠手辣,我一時不察,竟著了他的道!”
傷雖然被靈泉治好了,但臉上那道刀疤時時刻刻都在提醒龐德受刑時的痛楚!
董順放下筷子道:“楊豐確實稱得上是黑道梟雄,要對付杏花村,必須帶軍隊,可我們兵力不夠了。”
龐德道:“君侯,士兵們雖辛苦,但現在是火燒眉毛的時候,只能讓他們堅持!”
香菱見董順放下了筷子,急得一跺腳道:“你們這些人,有什么話不能等少爺吃完再說?把少爺餓壞了,誰來扛他身上的重擔?”
龐德面露尷尬,他沒法和一個小丫鬟置氣。
而且香菱說得沒錯,董順在河內郡的地位是無人能替代的,他是眾人的主心骨。
董順笑著三大口扒完飯,正欲議事,香菱又獻上一只雞腿,并虎視眈眈地看著。
董順不得不把雞腿吃完,拍了拍肚皮道:“吃飽了,有力氣了。”
香菱這才放下一塊抹嘴的布,端著盤子退下。
董順拿布抹了抹嘴,對龐德和周倉道:“要對付杏花村,絕對不可以忽略典韋的存在,現在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楊豐所做的事情典韋并不知情,乃是楊豐專斷獨行,這種情況最好辦。”
“第二種情況,反過來,楊豐所做的事情全部都是出于典韋的授意,這種情況要做好惡戰的準備。”
“第三種情況,楊豐所做的事情,典韋也是剛剛才知道,但他同意楊豐的做法!”
“兵者無小事,我們要先商量出一個大概的預案,怎么應對這三種情況,然后才能出兵。”
周倉和龐德七嘴八舌的說著,但方案都不妥,不能讓董順感到滿意。
周倉覺得頭都大了,太難了!我這輩子就當個沖鋒陷陣的先鋒吧,不用想事兒,砍人就行了!